分享

“不写稿子的时候做什么”之二:沉淀

 花间一酒壶 2022-07-03 发布于浙江

本来“复盘”篇好了以后,就准备着手写“沉淀”,但因为手头上稿子任务有些多,就搁置了。第一篇推出后,有网友后台留言问,为什么不是“积累”而是“沉淀”。其实两者基本一个意思,但我总觉得“积累”有些侧重存量增加,而“沉淀”则有岁月参与,显得更有生命感。

今天主要讨论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沉淀?答案肯定有很多,我个人则是信奉以下三句话:

第一句是“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总有人讲,我们单位的大笔杆,上午接到稿子,下午就交稿了。这种事当然可信,但你只看到了大笔杆洋洋洒洒、下笔万言的样子,没看到他剪刀+浆糊、复制+粘贴的辛苦。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笔杆子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所有的一蹴而就都是平时积累的最终表现,一切信手拈来的从容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

第二句是“平时不慌,战时必忙。”一场疫情,让我们知道了平战结合、平战转换的重要性。在一个快速迭代的时代,存量经验贬值很快,就算你已经是身经百战的大笔杆,如果不把功夫花在平时,到了战时可能一样会乱了阵脚。只有平时用力,才能战时给力。

第三句是“再小的质变,也来自量变。”每一个新入行的材料狗都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发出灵魂之问——“我写了这么久,为何还没长进”。一棵小树经过时间的沉淀,慢慢长成了大树,但它到底是哪一天成为大树了呢?没有人知道,也并不重要,只要每天都能成长一点就足够了,大树肯定是从小树长起来的。

第二个问题,怎么去沉淀?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觉得沉淀可以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

所谓有形沉淀。就是看得见的积累,通常表现为资料库。怎么建库,各有各的方法,但关键是管用实用好用。这个“库”至少要具备三个特点:

一是自成体系。不管是按照“条”来分,还是按照“块”来划,但必须有规律、成系统,这样所有的积累才能实现系统兼容,实现规模效应。不要小看这一点,没有标准化,就没有规模化,更谈不上数字化。

二是快速检索。有句话叫“检索能力等于起草能力”,对于自己库里的素材都不能以最快速度调用,那就未免太可惜了。为了能够快速检索,除了分类要统一,还要统一文件名和标签,形成一套标准化流程。记住,别偷懒,省事必定费时。

三是方便浏览。资料库不能只用于检索应急,更要便于闲时浏览。放进文件夹中只是占有,而不是拥有,关键要经常浏览、时时回顾,经过提炼、归纳、总结、演绎,尽快让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那么哪些素材有资格进库呢?我手头上有两本书,一本是谢亦森老师的《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他的观点是重点收集四大类:大政方针、格言佳句、典型案例、业务工作;另一本是东方亮老师的《功夫最好下在前面》,他的观点是则是重点收集三类素材:知识、观点、语言。


两位老师的观点其实是一体两面,各有侧重且互相认同。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原因还是那句重复了多次的老话:稿子写到最后,值钱的是观点。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太崇拜了东方亮老师了。

另一种是无形沉淀。什么是无形沉淀?我也给不出精准的解释,但有一句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我们一生要吃很多饭,但你能告诉我,到底是哪顿饭变成了骨骼,哪顿饭变成了血液。”吃下的饭就相当于每天的积累,一天两天看不出什么,当时间轴被拉长,价值才会慢慢凸显。

毛竹在生长的头5年全部在地下,但当它钻出地面,就可以一个半月猛蹿20几米。那么前五年它在做什么?在不停地向下扎根!写稿子是慢功夫,没有时间表,也没有进度条,我们能做的就是争取每天都有进步,慢慢逼近成功。


沉淀贵在坚持。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荷花效应”:“荷花开满池塘需要30天,但开满半池的时间却不是15天,而是第29天。”沉淀不会马上给我们带来回报,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像荷花一样,一夜间开满池塘。


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所有的积累沉淀,每一步都算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