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有奖征文】戎马一生功勋在 \崔小龙

 扬美文化 2022-07-03 发布于广东

本公众号所发文字、视频和图片欢迎转发、分享、赞赏、评论和转载(纸媒刊发请联系我们并注明出处)

“深圳文学杯”第七届“田青打工文学奖”应征稿

戎马一生功勋在

——忆我的老八路父亲崔阜升

崔小龙\深圳市福田区

1945年10月抗战胜利后,八路军南下支队排长崔阜升在湖北省阳新县留影。阳新县属黄石市管辖,1965年以前归咸宁市管辖。当年南下支队在这里建立了湘鄂赣根据地。

小时候父亲常教育我们说,他小时候家里没钱读书,不识字,让我们珍惜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努力上进。渐渐长大,知道父亲是老八路、军队干部。而当我走进社会有些阅历之后,越来越觉得有个问题萦绕着自己:没有文化知识,一个文盲,怎么带兵打仗、率领部队?

直到他老人家去世前撰写了回忆录,我才豁然开朗!原来是老一辈革命家教会他读书写字,明白革命道理;共产主义信念支撑他英勇向前。

19382月,16岁的父亲还在当长工,刚刚过了正月十五,一支八路军宣传队在村口搭台唱戏宣传抗日救国。父亲和小伙伴们被这支队伍深深吸引,他回到家里与父母商量后,就去报名参加了八路军。

入伍后,由于父亲年纪小,被派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彭真书记身边做勤务员。彭真书记知识分子出身,北平学生运动组织者,抗战全面爆发以来,主持晋察冀边区政府工作。彭真书记特别重视身边战士的政治文化教育,听说新来的小战士不识字,他指定秘书每天晚上给父亲上课,一天要认识5个字,一年要认识1500个字。不仅要识字,还要弄懂革命道理,什么是革命?为什么革命?为谁革命?

19388月彭真从晋察冀到延安,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一天,毛主席来到彭真住处,看见我父亲问,小鬼你是哪里人啊?父亲回答河北任丘。主席说任丘出土匪,你是不是小土匪啊!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毛主席和蔼可亲的形象,父亲终生难忘。

在彭真书记身边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父亲不仅摘掉了文盲帽子,更重要的是政治思想觉悟提高了,树立了无产阶级革命信仰。19392月经彭真书记秘书介绍,父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入党的这一天,父亲一直都没有忘记。还有,在彭真书记身边亲眼目睹了,他是怎样研究战事、怎样解决问题、怎样指挥战斗。这些无形中学到的东西,对父亲以后的成长,受益匪浅、帮助很大。

1940年日寇对晋察冀边区大扫荡,为充实部队战斗力,父亲被派到359旅燕北支队24连,担任连长的通信员。通讯员的任务是向各排传达连长的指示和战斗命令,要完成这个任务,记忆力要强、口齿要清晰。在晋察冀抗战的两年多时间,与日本鬼子战斗20多次,经常冒着枪林弹雨在敌我之间穿插传递信息。在八路军著名的“涞灵战役”中,359旅雁北支队协助晋察冀军区部队打敌增援,消灭500多日军,炸毁了30多辆汽车,缴获大量枪支弹药。战斗中一片炮弹皮擦伤父亲腹部,父亲轻伤不下火线坚持完成任务,受到连长嘉奖。

经过战斗一线炮火硝烟的洗礼,父亲逐渐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战士,不久后20岁的父亲提升为班长。部队回到延安搞大生产运动,父亲又成为开荒能手、劳动模范。当年,描写他所在部队一曲《南泥湾》的歌声让359旅名扬天下,流传至今

1944年中央决定由359旅组建南下支队,长驱直入到湘粤赣的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由于战事复杂多变,南下支队被数倍于我的国民党十万大军重重包围,父亲当时是一名排长,他们没日没夜长途跋涉,2天一小仗3天一大仗,经常多日吃不上一口饭。在荆紫关战斗中,部队伤亡惨重,连长、副连长相继牺牲,队伍被打散。父亲凭着坚强的革命信念,召集余下的战士们组成党员突击队,冲破敌人封锁圈,翻山越岭挖野菜充饥返回延安。

当他们回到延安时,毛主席亲自接见南下支队官兵,并发表讲话说:南下支队的同志们,你们辛苦了!我们胜利了!这一趟是二次长征,你们是革命的宝贵财富,虽然牺牲了不少同志,但是,你们光荣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将来,你们要带领队伍把革命的旗帜插到北平的城头上

1946359旅扩编,派干部到山东渤海军区组建教导旅,父亲担任1824连连长。渤海湾是革命根据地,当时已经进行了土改、乡亲们有了自己的耕地,招兵时很多青年疑问,自己已经过上好日子还要不要参军打仗。父亲就像当年彭真同志教导他那样,把革命的思想传播到渤海青年当中。父亲说:为什么参军?为什么打仗?渤海这地方已经解放,渤海的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全国很多地方没有解放,还有很多农民没有翻身,等着我们去解放他们,等着我们建立新中国。一番话说得青年们热血沸腾,纷纷报名参加解放军。

4连组建起来,父亲一手抓操练、射击、投弹等军事训练;一手抓文化、思想教育,开办识字班、讲革命道理。战士们白天训练晚上学习,思想明确、斗志昂扬,积极自觉、互帮互学。经过几个月训练,在大比武竞赛中,4连获得全团第一名,父亲也被评为模范连长。

1947年末,教导旅由渤海军区转交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番号第二纵队独立六旅,当时第二纵队下辖359旅、独立4旅、独立6旅,王震是纵队司令员。从此,这只由渤海区翻身农民组成的部队,义无反顾地开赴收复延安、解放大西北的战场。

运安战役:我军攻打运城,安邑守敌连夜逃窜,独六旅轻装兼程,跟踪追击,全歼逃敌。首战获胜,新兵们经受战火洗礼,鼓舞了克敌斗志,士气大振。

宜瓦会战之瓦子街战斗:19482月独六旅强渡黄河禹门口,冒雪急行军到陕北瓦子街,与国民党王牌整编师激战三昼夜,坚守阵地未让一个敌人突围,创造了西北战场抗击战的典范

西府战役之荔镇战斗:19485月西北野战军突袭胡宗南老巢宝鸡,解除了延安之围,延安重回人民怀抱。恼羞成怒的蒋介石调集胡宗南和马步芳,组成20万胡马联军向只有5万的西北野战军疯狂反扑。当彭总的指挥部沿西兰公路即将到达荔镇时,马继援的骑兵团突然冲到荔镇,担任警戒彭总指挥部的独六旅一营来不及构筑工事即投入战斗,顽强抵抗马家军的冲锋。由于敌众我寡一营阵地频频失守,危急时刻独六旅18团团长亲自率领侦察排、通讯排冲向前去夺回阵地,并牢牢地钉在那里。下午待父亲所在的二营赶到一起击退这伙马家军后,发现团长以及部分营、连骨干壮烈牺牲。傍晚夕阳如血,彭总指挥部及纵队指挥部通过荔镇时,彭总下马抱拳说:“解危救急,你们六旅是救命恩人哩!这个部队要多出干部。”

崔阜升(1964年于青海省西宁市)。

扶眉战役之五丈原战斗:19496月全国形势一片大好,胡宗南部偷偷沿陇海铁路向宝鸡、汉中撤退,西北野战军准备抓住时机,插进陇海铁路的扶风县、眉县一带阻击敌人。父亲担任二营营长,负责攻击渭河南岸的五丈原,因敌人在塬上,我军在塬下,二营两次冲锋都遭到敌人猛烈反击。父亲分析形势,敌人在塬上探头打我们,我们在塬下全部是暴露的,这个地形我们的机枪对敌人火力压制效果也不好。他立刻命令暂停进攻,让通信员联系团部炮兵支援,当一阵炮击之后,趁着硝烟未散之时,父亲带领全营一起向五丈原发起冲锋,突然父亲感到周围山都在旋转,然后什么也不知道了。待醒后已经躺在后方医院里,听通信员说,他负了重伤,流了很多血,上衣全部被血浸透。医生告诉他,是脖颈贯穿伤,幸好子弹没有打到骨头或动脉,只打断几根静脉血管,血流过多需要休息治疗。父亲伤愈归队,受到团长嘉奖,原来他们营冲上五丈原后歼敌一百多名、俘虏了三百多名,还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

扶郿战役历时五天,共歼灭4.4万敌人,胡宗南主力基本被打残,余部退守秦岭汉中。同时,乘汽车从山西到达咸阳的华北野战军18兵团先遣队,组织重机枪连横扫马家军骑兵,彻底打垮了马家军横冲直闯的嚣张气焰,迫使马家军退缩兰州。19497月之后,整个西北战场态势发生扭转,我军从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

进军兰州、青海、新疆:扶郿战役之后,西北野战军大扩充,部队番号也进行了改变,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独立六旅的番号改为第一野战军第二军第六师。二军从宝鸡出发一路向西,解放兰州、西宁,翻越祁连山到达酒泉。在酒泉广播里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布成立。听到毛主席的讲话全军沸腾了,大家欢呼跳跃,互相拥抱,热泪盈眶。在欢乐的同时,又传来一个好消息,国民党驻守新疆的部队宣布起义,新疆也解放了。

此时,原先准备进攻新疆的十九兵团从酒泉返回华北,而一直跟随二军的担架队也在庆功会后返回关中老家。二军有些同志说:“二军是几次保卫延安的老部队,毛主席会把我们调到北京去保卫党中央”。有的则说:“全国解放,革命胜利了,马放南山、弃甲归田”。105日二军召开团以上干部大会,王震宣布:进军新疆、开发新疆,并要求各团做好动员工作。消息公开,不少同志曾一度不适应,认为新疆沙漠戈壁,太荒凉、太遥远。父亲在酒泉已经是六师18团政治处主任,那段时间天天组织大家政治学习,深刻领会毛主席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等著作,全团官兵牢记,我们的队伍“永远是一支战斗队,是一支工作队”,坚定了大家去建设新疆、保卫新疆的决心。

经过八年抗战、四年解放战争,父亲16离开家乡时,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毛孩子,12年后28岁,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干部、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这段人生历程,只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才能赋予。

解放后,父亲被选送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去朝鲜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在西安第一炮兵学校(现为火箭军工程大学)进修,之后奔赴大西北执行“两弹一星”基地建设和试验任务,曾任基地三部一处处长、五部部长等职,在基地工作期间父亲多次受到嘉奖,还曾经去北京受到毛主席接见。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他在山东招的兵陆续从新疆来看他,感谢父亲引领他们参加革命,这些当年的渤海青年有些已经是农二师的营、团级干部。

图为1958年志愿军回国前在朝鲜桧仓郡志愿军烈士陵园合影。第一排左三为杨勇司令员、左四为王平政委,第三排左三为崔阜升。

父亲戎马一生身经百战,负伤三次(三级甲等残废军人),立一等功两次,立小功数十次,获得八一解放勋章,抗美援朝纪念章,1955年上校军衔,1964年大校军衔(正师职),1980年离休(副军职),2010年因病于西安去世,享年88岁。

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也是他老人家诞辰一百周年。抚今追昔,脑海里不由地浮现出缅怀革命先辈的名言:“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

红旗飘飘、江山秀丽,我们的党和人民继续着改革开放的事业,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本期首席义务摄影师:李智杰
    注:歌曲《家总在不远处》作词、 作曲、 演唱:孙琪(深圳市文学学会理事、青年歌唱家)

(注:本平台所发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念与立场。如涉嫌抄袭及语句不当等行为由作者承担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