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肚里有几根梁柱

  平凡的人 2022-07-03 发布于内蒙古

〖经典与修持5〗

明道先生在澶州日,修桥,少一长梁。曾博求之民间。后因出入,见林木之佳者,必起计度之心。因语以戒学者:心不可有一事。——原载《二程遗书》卷三,收录于《近思录》卷四。

​明道先生就是程颢,如果说周敦颐是理学的奠基人,程颢和他的弟弟程颐就是理学的真正开山者。

程颢一生仕途不顺,只做过一些小官,都没超过七品吧。不过仕途的失意倒是成就了他潜心做学问,堪称因祸得福。一千年后的我们读他的书,受益于他的理论和方法,谁会在乎他官至几品呢?

程颢资性过人,修养水平很高,“和粹之气,盎然于面”。据说,他的一些弟子、朋友与之相交数十年,都未曾看见他有急躁、严厉的表现。老师曾经跟我说,程颢的悟境,超过程颐,也超过其他几位理学大家。他的理念和方法,也启发了后来陆王心学的发展。

但就是这么一位修养功夫极高的大儒,也有挂碍之时。《近思录》转摘自《二程遗书》的这个故事很有趣,相信很多人有过类似经历。翻成白话大意如下:

程颢在澶州做官的时候,要修桥,少一根长梁。当时程灏负责此事,曾经到民间广泛寻求。后来他但凡因事外出,看见林木之中有好的木料,不由自主地就想去丈量一下。他就此告诫学生:人的心里不能存有一事。

澶(读禅)州,在今河南濮阳,当时是镇宁军所在地。《近思录》原注说:熙宁初,程颢为签书镇宁军判官,驻澶州。熙宁是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1068至1077年。军是北宋的军事行政单元,当时的管辖权类似州。查网上资料,程颢是熙宁四年(1071)担任镇宁军签书判官,准确地说是熙宁中期,他在澶州待了一年多。

《朱子语类》卷96载,李德之(朱熹弟子)就此公案问:某窃谓,凡事须思而后通,安可谓心不可有一事?朱熹答:事如何不思?但事过则不可留于心可也。明道肚里有一条梁,不知今人有几条梁柱在肚里。佛家有“流注想”。水本流将去,有些渗漏处便留滞。

翻成白话是:

李德之问:我私下里觉得,凡事都是认真思考才会想明白,怎么能说心里不能有一点事呢?

朱熹答:遇事怎么能不思考?但事情处理完了,过去了,就不可留在心里了。明道先生肚子里尚且存有一根梁,不知今天的人有几条梁柱在肚子里啊!佛家有“流注想”的说法,就是思绪像流水一样不间断。河水本来是一直向前流的,但有的地方出现了渗漏,就有水留滞下来,成了积水。

白日多烦恼,夜间多乱梦,皆因心中有多根梁柱。朱熹问的好:不知今人肚里有几条梁柱?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