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器典藏 | 李寒勇 ' 景舟满瓢壶 漫漫抟砂路,一瓢舀起百般心得

 靜蘆 2022-07-03 发布于中国澳门
文章图片1

正器紫砂

文章图片2

李寒勇

李寒勇,业界素有“石瓢王”之誉称,中青年实力派,善制手工筋纹器

1975年生于宜兴。1992年入紫砂工艺厂。
1997年受台湾紫砂壶商的赏识,合作设计改良传统壶型。历经严谨的基础训练,善于手工筋纹器与光素器紫砂之传统创作。


2004年进南京艺术学院深造,使其创作思路更深䆳辽阔,作品妙筑屡出。

2009年拜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曹婉芬女士为师,执着与坚守的抟砂艺者。

李寒勇 | 紫砂壶 · 拍卖品

文章图片3

李寒勇 蜀隐壶 中金国际(香港)拍卖有限公司 成交价:RMB 803,344 元

文章图片4


李寒勇 铎镜套组 王翔铭江苏观宇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成交价:RMB 713,000 元

正器典藏 | 李寒勇 · 《景舟满瓢》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文章图片7

始于明朝正德年间的紫砂,至今五百年,如同孙大圣被压在五指山下的等待。 李寒勇有一把壶,非常写意,叫做「七十二变」,创作灵感来自《大话西游》的孙悟空。壶身椭圆,嘴是猴头,把是猴尾,的子是一个金紧箍,身上装饰一圈祥云纹。 作为中青辈里鼎鼎大名的“瓢王”,李寒勇其实与猴王孙悟空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文章图片8

漫漫抟砂路,亦是不断地修行之路。 他的“水帘洞”叫聚水堂;跳出三届外,入行不考职称,在世俗眼中,岂非“弼马温”?以石瓢之名,征服紫砂界,“齐天大圣”是玉帝的敷衍之举,“瓢王”却是市场对他技艺的真实反馈。

文章图片9

一瓢舀起百般心得。 泼洒出去,散发着潇潇飘逸的灵动。大道至简,无可挑剔的作品,其中的付出,如同一把壶出窑前的千锤百炼。

文章图片10

几百年的紫砂史,说起石瓢,人们只记住了曼生、子冶、顾景舟。作为紫砂的入门壶型,会做石瓢的匠师何止万千。

文章图片11

李寒勇之所以出类拔萃,在于他做出了自己的气韵,既有早期顾壶的肥美,又有现代审美的骨感,在肥与瘦之间找到了恰到好处的平衡。

文章图片12

李寒勇与吴东元、范建军合作制成的「霸王满瓢」,在2012年翰海春拍被北京藏家以36万拍得,2015年,以高价转手被宜兴本地藏家收入囊中,2017年9月,云南藏家以150万最终成交价完成了这一把壶的成交。

文章图片13

李寒勇的这件「景舟满瓢」,协调、饱满,张力十足,型、态、气、神俱佳,制作于2008年,也是它的石瓢收官绝响。

文章图片14

曾有人三次携重金请其再做石瓢,皆被其以“我做过的东西不会再做”拒绝。 以石瓢成名,却公开宣称此后不再做瓢。正如同孙猴子大闹天宫成为齐天大圣,然后戴上紧箍咒,成为孙悟空。

文章图片15

“我们一旦开始做壶,就应该回归最原始的纯真。”李寒勇说。 一盏茗,悟道;一笔墨,遗世;一丸泥,境迁;一念间,归来。 取经之路,哪有终南捷径。好的作品,也只能是久练成器。

文章图片16

正器紫砂,馆藏名家作品,由作者亲自鉴定,证书齐全,给壶友终身保真的承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