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自由之名拯救世界!大洋丑小鸭,二战英雄船——自由轮

 自由自在8888lw 2022-07-03 发布于山东
激烈的二战中,同盟国和轴心国双方都诞生了许多明星武器,如虎式坦克、T-34坦克、P-51野马、喷火战斗机、埃塞克斯级航母等等。
然而正如美国前海军部长约翰·莱曼所说:“外行谈战略,内行看后勤”。在这些冲锋陷阵的军事大佬身后,还有许多决定胜败的关键人物,包括成千上万辆军用卡车、运输机以及纵横五湖四海的货轮和油轮。
正是这些军用驮马,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海量物资供应,将子弹、炮弹送到每一个战场,帮助盟军打败了法西斯。这其间最著名的明星,当然少不了穿洋越海,以自由之名拯救世界的自由轮。
它就像一只丑小鸭,外表朴实无华,但却用吃苦耐劳的行动征服了所有人,成为历史造就的伟大产物,也是美国工业的奇迹。
约翰·布朗号,美国自由轮博物馆

丑小鸭诞生

一战后,各国损失惨重精疲力竭,所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纷纷转入和平生活休养生息。美国造船业也急剧下降,很长时间没有扩张,1922-1937年十五年间总共造了几十艘油轮和干货船。
1929年经济大萧条更让全球一地鸡毛,海运业大受打击。人们买不起好船,付不起运费,所以英国汤普森造船厂决定顺应市场,设计一种造价便宜、运费低廉的万吨货轮。继续使用技术落后的燃煤锅炉和三胀式蒸汽机,功率1500马力,最大航速10节,每天只需16-17吨煤炭就能维持。
1935年,第一艘汤普森式货轮“使命”号在桑德兰市下水。它与姊妹船“多灵顿宫廷”号、“帝国自由”号后来一起成为自由轮的蓝本。
使命号货轮
时间转眼来到1936年,贫穷、混乱和绥靖政策使世界局势再次动荡。美国惊觉自己已躺平太久,所以通过《第二次商船法案》振兴经济国防,鼓励航运公司对旧商船队更新。
政府出一部分钱补贴,资助航运公司建造符合海军战时征用标准的C1、C2、C3型货轮,装备蒸汽轮机或柴油机,航程远、速度快、质量好,但建造周期较长。
C3型货轮,许多后来被改成航母
这种军民结合方式在各国都很普遍,当时东方的日本也在积极搞这个。资助船东建造高速客轮或油轮,预留海军接口和空间,战时经过简单改造就能快速变身为航空母舰与水上飞机母舰,日本称之为特设军舰。飞鹰级、大鹰级轻型航母,香久丸级、神川丸级水机母舰等都是如此。
隼鹰号航母,由橿原丸号豪华邮轮改建
美国原本计划每年造50艘商船,到1946年底建成500艘,外加100艘远洋油轮。然而人算不如天算,1939年9月二战爆发了,美国一开始虽然没有参战,但也暗暗在海运护航、物资援助等方面站了队。
1940年5月法国投降,老欧洲沦陷了大半个江山,只剩下英伦小岛偏安一隅,借海峡天险之力勉强苟活。美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抓紧实施造船计划,数量一下子从50艘增加到200艘。
为了逼英国投降,小胡子海空齐下使出看家本领。邓尼茨狼群仅1940年就击沉了超过1000艘英国货船,逼得英国人弹尽粮绝,眼看就撑不住了。
英国船厂拼尽全力也无法弥补商船损失,于是想起远方亲戚美国,希望其帮助建造60艘货轮。
1940年10月,西里尔·汤普森和驻美采购团携带“帝国自由号”图纸到达美国,连续拜访35家船厂希望安排生产。可惜大部分船厂不愿接单,因为担心英国战败收不到货款。只有后来被称为“美国造船之父”、“造船狂人”的亨利·凯撒急人所难,愿意接受订单并和英国人合作建厂。
十个月后,第一艘结构简单、使用煤炭燃料的(英国本土缺油,煤炭资源丰富)“海洋先锋”号万吨货轮在加州里士满造船厂下水。后续货轮名字也都以“海洋”开头,遂称为海洋级货轮。
亨利·约翰·凯萨
美国当时也在快速扩充商船,C型货船性能好,但生产速度太慢,也缺少足够的大功率引擎。海事委员会觉得海洋级货轮制造快捷,所以提议以其为蓝本,快速建造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生产、预期使用寿命只有5年的紧急货船,优先满足数量需求。
海军刚开始不太满意,觉得慢速货船不利于护航。海事委员会主席兰德少将也觉得性能落伍,不如C型货轮好,但世界形势紧迫由不得挑挑拣拣,最后还是同意提议,向国会呈报了“紧急货轮建造提案”。并结合美国情况提出了一些重要改进,如燃煤改燃油锅炉,油舱取代煤舱,以及用水管锅炉取代圆锅炉等等。
国会讨论后按下通过按钮,认为这种货轮虽不适合和平时期远洋航运要求,但在快速生产和大量建造方面非常优秀,紧急情况下可以生产,等和平时期或许能担任沿海运输任务。
它被赋予EC2-S-C1编号,E代表“紧急”,C2代表长度,S代表蒸汽机,后两位从C1-C5分别代表基本型、坦克运输船、油船、运兵船和飞机运输船。
自由轮使用的140吨三胀式蒸汽机
由于在海洋级货轮建造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凯撒成为首批200艘紧急货轮总承包商,在俄勒冈造船厂和伯利恒-法菲尔德造船厂生产。
此后这个数字不断攀升,从200到1000再到2000,直至二战结束前美国18家船厂共建造了2751艘紧急货轮!
它全长134.6米、宽17.3米、吃水8.5米,满载排水量14474吨。装备2台燃油锅炉和1台三胀式蒸汽机,2500马力,单轴单桨,最大航速11.5节,续航20000海里。
全船有4-5个货舱,3台吊车,可以满载9300-10500吨货物,相当于几百节火车车厢。宽敞的货舱可以容纳2840辆吉普车、260辆中型坦克或440辆轻型坦克,2.3亿发子弹,甲板上还可以系留飞机、坦克、火车头等大型装备,足以武装一个轻型装甲旅或摩步旅。
更难得的是还为船员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设施和环境,包括不太起眼的,但水手们非常重视的带有隔间的厕所。

造船狂魔

EC2-S-C1货轮满足了战争的基本需求,就是外观太朴素了,在美国这个腐朽的、以貌取人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然吃了大亏。
连一向风度翩翩的罗斯福总统也着了相,对着图纸连连摇头,表示“这东西看起来真糟糕”。各媒体轮番挖苦,《时代》杂志直接称它为“丑小鸭”。不过我倒没觉得它丑,中规中矩挺好看啊,鄙视他们的审美~~
然而丑小鸭不是鸭,人家终将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所以只需让时间发酵,朴素的自由轮也会变成万众瞩目的大明星。
帕特里克·亨利号下水场景
1941年9月27日第一批14艘紧急货轮下水,首船命名为“帕特里克·亨利”号。罗斯福在下水仪式上致辞,引用开国功勋帕特里克·亨利的名言“不自由,毋宁死”,高呼这些船将为世界带去自由,因此被称为“自由轮”。
战争紧迫急需物资,各盟国都在焦急地等待《租借法案》的支援,于是民主国家兵工厂动员全国力量,倾全力转入军工生产。“造船狂人”再一次挺身而出,带领全美造船业大刀阔斧改革:
铆接复杂费时?改!换成新的、快捷便利的焊接方式。
整船建造太慢?改!引进福特汽车流水线生产模式,把几万个零件分散到不同工厂生产,合成120个预制件再送到船厂总装。
人手不足,新技术没人会?那就在各地设立培训班,组织工人培训100-200小时后上岗。
美国参战,大量男子被征召入伍?那就招募大量女工代替。
各项措施轮番齐下,一艘以前要一两年时间完工的万吨巨轮,现在只需244天(帕特里克·亨利号)就行。而且建造速度越来越快,各船厂铆着劲儿比赛,你造一艘100天,我就敢用80天,到1944年时平均工期只需42天。
惊人的速度
1942年10月,俄勒冈船厂的“梯尔”号10天下水。一个月后里士满造船厂的“罗伯特·皮尔里”号从铺龙骨到下水,仅用4天15小时零29秒!后续舾装、试航花了3天,然后船长就带着水手接船了,船板上的油漆都没干透。这空前绝后的纪录,恐怕再没人能打破了。
当然热火朝天的生产中也有意外,当时人们还不知道焊接中会产生一种由氢原子渗入导致钢材变脆的氢腐蚀现象,导致1500多艘自由轮船体在应力和低温环境下产生大量裂纹,有一些船体甚至从中间断成了两截。
这种现象引起一些恐慌,人们不明白问题的原因,但所幸找到了解决办法——用钢板在裂缝处修补加固,取得了良好效果,保障了正常运输。
一艘从中间断裂的自由轮

以自由之名拯救世界

几千艘自由轮在大洋中穿梭,将亿万吨物资送到每一个抗击纳粹的战场。似甘霖之于久旱,如热炭之于大雪,将盟友从垂死边缘拯救出来。
遥远的旅途充满危险,除了面对骇人的狂风巨浪,还要和德国潜艇斗智斗勇。50-60艘货轮组成大船队,在盟军接力护航下横穿大西洋,平均单程耗时15天。
装载弹药和油料的货轮最危险,它们被安排在船队中央,被普通货船和军舰保护起来。商船水手不愿意在这些船上工作,他们有两次选择货船的机会,但第三次必须登船。
水手们分成几组盯着海面上的一举一动,有时会把一只海豚当作鱼雷航迹,有时会把一段朽木当成潜望镜而惊呼不已,直到双脚踏上陆地,他们一直狂跳的心才能平静下来。
为了加强自卫力量,1942年初自由轮上安装了武器。船首1门3英寸高平两用炮,船尾1门3-5英寸火炮,舰桥位置有12.7毫米双联装机枪和20毫米防空炮。因此45名商船水手之外,船上又增加了24-35名海军官兵操纵武器。
船尾3英寸火炮
他们用这些火炮驱逐潜艇,吓退飞机,“斯蒂芬·霍普金斯”号甚至还击沉了德军全副武装的“斯蒂尔”号辅助巡洋舰。每成功穿越一次大西洋,就相当于节省了200万美元军费(自由轮成本)。尽管如此,仍有200多艘自由轮被德军击沉。
许多自由轮加入盟国,英国获得182艘,数量最多,苏联43艘,挪威19艘、希腊13艘,比利时7艘,荷兰、法国、南斯拉夫等也得到不少其他货船。中国获得4艘,分别是中正号、中山号、中统号和孙逸仙号。
在盟军船队浴血奋战下,到1943年初各国武器装备已基本能够自给,自由轮又将重点转向物资和人员运输。盟军反潜力量也大大增强,货船建造速度超过击沉速度,邓尼茨的狼群已经被判了死刑。
船厂的繁忙景象
没有自由轮,盟军不可能赢得战争。虽然是作为消耗品生产,预期使用寿命只有5年,但其实际表现远超预期。和风漫谈原创,禁止抄袭。
得益于坚固耐用、简单经济,自由轮在战后重建中依然贡献巨大。2000多艘幸存货轮中,美军保留了一部分备用,改成电子船、雷达船作技术研究,其余大量被打折出售。
它们经济实惠,在许多国家眼中成了香饽饽。希腊一口气买了526艘,成为复兴航运的大“福船”。意大利买了98艘,英国、法国、苏联都买了一些,中国也买了十艘。它们又在海洋上航行了很久,连后辈胜利轮退休了它们还没退休,直到七十年代后期才慢慢报废。
苏联新罗西斯克号,航行到1974年
如今还有4艘自由轮存世,其中3艘变成海事博物馆,停泊在美国巴尔的摩港、旧金山和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以永远纪念这个拯救了世界的“丑小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