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款非常烧脑的拼图,快来看看,你拼得出来吗?看你的认知层次哦

 菲菲读书369 2022-07-03

最近网上很多人被这拼图给难住了。

拼图名为红点(red circle),需要把所有的拼图块,放进框中。

这个解谜人尝试无数摆法,都无法拼出一个圆框:

既可以放下红点,也可以让绿拼块全部容纳。

此时,他突然发现自己跌进一个思维困局:

为什么我看到红点是圆形,就下意识要给它找圆框呢?

解谜人终于发现原来正解是这个。

原来拼图的弧形凹陷是对外。

而它们的四个直角,是对内构成一个正方形的框。

圆点放进去,刚好。

为什么有时候问题无法解决?

因为答案根本不在那个位置。

若人站在原地,不从多角度看,就无法找到破局关键。

人这一生,都是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人最大的危机,就是认知不升级。

非常赞同一句话:“认知不到位,所有努力都白费。”

01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由认知水平拉开的

《人世间》电视剧中,周秉昆预感到酱油厂的没落。

从未来大局出发,他放弃了有编制的工作,去经营报社的饭店,并大获成功。

有时候,一个人的行动力由他的认知力支配。

认知力越强,看得越远,他的行动就越迅速。

之后出版社希望周秉昆复制现有的模式开分店。

周秉昆去现场考察后提出反对,因为周边太荒芜了,没有人愿意来吃饭。

他提出做书店。

出版社忧虑店面太小,没法展示所有的书目。

周秉昆再次跳出常规思维,提出只做一种书:教育相关的书。

由于此时大众开始重视学习,以其改变命运。

专营教育的书店一下大获成功。

大赚一笔的周秉昆带领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周秉昆的飞跃成长,是因为他没有被框架套住。

而是认真分析问题的底层逻辑,并给出了破局的关键:

这不是开饭店会不会旺的问题,这是地段适合做什么的问题。

这不是书店太小的问题,而是一个书店做什么可以获利最大的问题。

而他的前同事曹德宝留在酱油厂,看着收入越来越少,但从没想跳出这个安逸的圈子。

因为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在酱油厂内,墙内的范围是他思维的疆域。

最后曹德宝由酱油厂办公室主任变为无业游民。

一样的起点,不同的境遇。

《破局》一书中有句话:“认知水平低,是一个人最致命的短板。”

人可以逆天的前提是突破思维的牢笼,改变固有的观念。

走熟悉的老路,固然舒服,但是最怕老路变绝路。

很多时候,比贫穷更可怕的是,认知不升级。

认知,不仅是提高行动力的关键,也是掌握未来的钥匙。

02

走出思维框架,才能得到生活的嘉奖

电影《教父》有句台词:

在一秒钟内看到事情本质的人,和半辈子也看不清事情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作家刘同讲述一个90后女孩苏铁的故事:

苏铁大学毕业就入职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那时还是新生事物,公司内部要求每个员工,无论新老,必须每月完成拉人注册的任务。

有的同事在街上拉人注册。

有的选择找亲戚朋友帮忙。

而苏铁一个人三天,完成了别人一个月的任务量。

刘同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

苏铁说她专门攻克协会,每个协会两三百人,只要搞定两个协会就完成任务了。

成功者的秘诀就是:花点心思去做正确的事,而非劳劳碌碌正确地做事。

有时候,不是生活对我们太苛刻,是我们着眼点太局限。

任正非讲述创业时,因为缺少人才,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但是技术人才都是企业的宝贝,怎么可能让任正非可以随便接触到。

当他听说邮电部要举办一个程控交换机学习班时,任正非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前去参加的都是各个企业派去的技术骨干。

这是挖人的好机会!

于是任正非也派自家技术人员参加。

白天听课,晚上挖人。

后来在华为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骨干,现为董事的徐文伟、华为副总裁毛生江就是在此次活动中挖过来的。

诗有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生活中的很多种可能,要在高处,才可饱览。

一叶遮目,只会导致一筹莫展。

那些让人觉得无计可施的难关,只需跳出无解的死循环,便可拾取谜底。

不拿圆框套圆形。

答案就在框外。

事不顺,是因所处高度不足以看全局。

人烦恼,是因跳不出思维的框架。

03

如何升级认知?

《逻辑思维》中有一段话:

“低水平勤奋靠努力,中等水平勤奋靠方法论,高水平勤奋靠选择目标。”

如何可以提升眼界,选择到正确的目标呢,开启人生的起飞阶段呢?

1、换位思考

知乎最近有个很火的话题:“有哪些事情使你意识到思维的局限性?”。

获得高赞的是@徐三石讲述的关于座位表的故事:

初中时他被评为生物科代表,老师希望他可以制作一份座位表,方便课堂点名用。

这是徐三石制作的座位表:

老师看了很不满意,因为他希望的座位表是这样的:

这样的点名表从老师在讲台出发,面对学生。

而徐三石的点名表是从学生的角度看向讲台,老师要倒着才可以找到学生对应的名字。

这件事对徐三石触动很大。他发现自己太习惯在“我”的视角里看问题,而没有走到别人的世界里。

自己的思维是局限的,有时候需要走出去,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许三石说:“一旦做出了这个行为,我就会发现,自己看到的一切更加立体了。”

很多时候我们高度不够,是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事物的单一面。

只有学会换位思考,多维视角,才能发现打出完美一击的角度。

2、狐狸思维

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提出这个概念:

“刺猬是一个专家,能把所有事情都跟重大核心概念联系起来;狐狸是个多面手,对各种方法抱持开放心态,对彼此矛盾的观点也能理性处理。”

狐狸思维,代表一个人不需精通,但掌握了大量的信息。

知道每一领域大概的知识点。

《迁跃》一书指出:

“信息时代的必需技能——知道知识在哪儿,比知道知识是什么更重要。”

古罗马有个职业叫“助记员”。

当演讲者在元老院进行辩论时,助记员会提供需要的数据作为支撑。

但是前提是,演讲者需要知道自己要问什么问题,才可以得到答案。

在信息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得知各种信息。

网络就是我们的“助记员”。

我们要做的是明白要输入什么样的关键词,才可获得最好的答案。

信息太过局限,在搜索时连关键词也没法表达。

就像一个没有钥匙的人,苦守宝库,取不出财富。

3、多读书

读书可以最快接触优秀的思想,达到最短时间的付出,收获最大。

樊登讲过为什么要读书:“你遇到的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在书里。为什么要读书?可以少走弯路。”

很多时候,这个世界上最残酷的事就是:你的顿悟,是别人的常识。

读书,是最快可以弥补和别人在见解和观点上差距的方法。

你读书的厚度,将会是你看世界的高度。

作家水木染在《深层认知》中说:

认知就像一座监狱,我们的思维被牢牢地禁锢其中。人的思维被禁锢,人的视野就会变得狭隘。而人的认知一旦被打开,思维就会彻底打开。”

愿你做人生的自由人,不被思维的牢笼所捕获。

用更大的视野去欣赏世界。

思维会转弯,做事不为难。

与你共勉。

————完————

作者:白兰,愿你操劳半生,归来还是少女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