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徽因对徐志摩有真爱吗?病重执意见张幼仪,3个细节揭露了真相

 古稀老人赵 2022-07-03 发布于北京

1947年,一间病房内,一个躺在病床上、神色有些虚倦怠的女人正在打量着病房内的女人以及女人的儿子,相顾无言。

“终于得见了,幼仪,我欠你对不起,但我不后悔。”

张幼仪愣愣地站在床前,不知回答些什么。

这两个因徐志摩而有联系的女人,在徐志摩死去十六年后终于得见,但也只剩下无言

林徽因于十六岁之时见到了徐志摩,他们谈天说地,讲文豪论学识。两人彼此赏识,互相敬重。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炙热且轰轰烈烈,既高调又浪漫。

他向全世界宣告了“我爱林徽因”。为了林徽因,甚至逼迫为自己生了两个孩子的张幼仪离婚,从而成了公认的渣男。

但林徽因选择了远离这个浪漫而又炙热的疯子,与梁思成成婚。

难道林徽因不爱徐志摩吗?

如果不爱,她为何执意在病重之时约见张幼仪,仅仅是因为愧疚?

但如果林徽因爱徐志摩,那她为什么要在徐志摩为其离婚之时离开他,与梁思成成婚?

想要知道这位集才貌于一身的女人是否爱过徐志摩,我们可以从三个细枝末节入手,窥探其的真情实感。

张幼仪初见林徽因

林徽因身染重病。在病房躺着的时候,请朋友给张幼仪捎去了话,表明她想见张幼仪和她的孩子。

恰逢张幼仪在北京参加别人的婚宴,而且又想知道那个让徐志摩坚定离婚信念的人长什么样,她便去了。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场景。

“我想她当初之所以想见我,是因为她爱徐志摩,想看看他的孩子。尽管她嫁给了梁思成,她还是爱着徐志摩。”

这是晚年的张幼仪对与林徽因会面的记忆。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张幼仪认为林徽因是爱徐志摩的。

张幼仪本来以为这次见面是林徽因为了看自己的笑话而约的,见面之后才发觉事实并非如此。

这一次见面虽然时间很短,但多多少少都让两个人之间的遗憾少了一些。

有人据此推测出了林徽因对徐志摩有爱。

如果不爱,怎么会在病重之时执意面见林徽因呢?

但这也许只是林徽因为了不留遗憾而发起的一个朋友之间的见面,并不足以证明其对徐志摩的爱。

徐志摩之死

1931年的一天,一架由南京开往北平的飞机正在天空上飞行着,空中迷雾遍布。

飞机内,徐志摩在飞机内查看着自己的资料,满怀期待,准备去见那个让他一生都难忘的女人--林徽因。

因大雾的影响,飞机的飞行越来越困难。

随着“轰隆”一声,飞机撞上了党家庄开山。

“手脚被烧焦,头部有一个大洞。”

这是当时有关徐志摩的报道。

也是这一刻,人们才知道浪漫、多情且崇尚自由的大才子徐志摩就这样殒命,死状极惨。

另一边,集才貌于一身的林徽因不知此事,正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生动形象地讲述着自己对建筑学的见解,座无虚席。

随着徐志摩的去世事件的发酵,这件事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在得知此事后立即前往飞机失事之地,为徐志摩处理后事。

在徐志摩的后事处理好了以后,梁思成面带悲伤地将徐志摩逝世飞机的残骸递给了林徽因。

自此之后,这块飞机残骸在林徽因的卧室安了家,与她弟弟的一起,直至林徽因逝世,都没有被取下来过。

1934年即徐志摩逝世的第三年,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在返回上海的路途中,恰巧经过了徐志摩的家乡,林徽因在火车停靠站台的短暂的几分钟内,默默地下了火车,在站台上流泪。

林徽因对徐志摩有爱吗?

不爱又为何要收藏徐志摩所乘坐的飞机的残骸,并将之与弟弟逝世前所乘坐的的飞机残骸放在一起?

有人说,这也许只是一种纪念。

但我们可以从林徽因的文字寻找到其的爱意。

给徐志摩的信

文人的世界当中,文字是最美妙也是最令人感动的情话,每一句话、每一首诗都包含着写信人的真情实感,林徽因也不例外。

“我怕,怕您那沸腾的热情,也怕我自己心头绞痛着的感情,火,会将我们烧死的。”

“我走了,可是我真的能消灭在您生命里的一切吗?又真的奉还了您留在我心里的一切吗?”

这是一封1921年林徽因决定与其父一同回国时写下的信。

信中字字真切,阐述了情窦初开的林徽因在这一段感情中的徘徊与彷徨。

在这一封信中,林徽因用了一半的文字来写徐志摩与张幼仪相处时的细节,也表达了其对徐志摩的不舍。

害怕分别时的见面,怕炙热的火将他们烧死。

如果林徽因不爱,又怎么会有炙热的火呢?如果仅仅是将徐志摩当作普通的朋友,那为何不敢在分别时好好的的告个别呢?

而且林徽因留下的是一封紫色的信,一封在她心中是忧郁的信、哀愁的信、代表着悲剧的信。

朋友间的分别是忧愁的、悲伤的,但是不是悲剧的。因为朋友终会再次相见。

在这封信的末尾还写了一句“我还会再见到你吗?”

这也证明了其害怕见不到徐志摩,既是普通朋友又怎么会见不到呢?

由这一封信可以看出林徽因对徐志摩存在爱。但并不足以证明其的爱。

“深夜的房间里,我正在呼呼大睡,不知道哪来的琵琶声将我惊醒,它时常响起,是谁用它美妙的手指在弹奏它呢?使其的思年如秋风、落雨、残花一样悲伤?”

这是徐志摩于1926年五月写的一首名为《半夜深巷琵琶》的诗。

而林徽因也曾在1931年发表了一首名为《深夜里听到的乐声》,诗里描绘了这样一幅情景:

“深夜里,我听到了一阵阵乐声,这一定是你,在用你的手指轻轻的弹奏着,你浓烈的愁思,声声都弹到了我的心里,我该怎么回应你?你跟我都希望拨动那根弦。”

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在深夜听到乐声的场景,都体现了思念之感。

徐志摩问,林徽因答。一来一去之间,互动十足。

诗的最后,林徽因写了我懂得你的感受,但是我无法回应,也许只有在梦里,我们才可以共同拨动那根弦的场景。

以此来表达其对徐志摩的情感。

这首诗虽与徐志摩的诗互相呼应,但是诗文中也没有明确表示林徽因对徐志摩的爱,因此也不能直接证实其对徐志摩存在爱。

而真正的爱是无法隐藏的。

林徽因与胡适的书信则直接证明了其对徐志摩的隐藏的爱意。

1927年,远在美国的林徽因给胡适寄来了一封信:

“请你告诉志摩,这三年来寂寞我早就已经受够了,失望也攒的更多了,如今可以在寂寞和失望中进行自我安慰,我从来都不怪他,只希望他可以谅解我在年少时的不了解;但是过去,现在已经没有什么重提的必要了,我们永远纪念它就可以。”

这是林徽因与梁思成共同外出学习的第三年。

这封信看似是在诉苦,其实也是在怀念。

林徽因与徐志摩相知相识时,仅仅只有十六七岁。

情窦初开之时,年轻的少女都希望自己遇到一个浪漫、会照顾自己的白马王子,拥有一场轰轰烈的爱情。

徐志摩刚好符合了少女的所有幻想。

在经历了与梁思成的平凡生活之后,林徽因难免不会怀念年少时与徐志摩的相处的时光。

虽然这封信中并没有直白地表明林徽因爱徐志摩,但可以看到一点苗头。

但在徐志摩死后,林徽因与胡适的一封信中,则明确地表示出了其对徐志摩的爱。

1931年,徐志摩死在了去看林徽因讲座的飞机上。

不久之后,胡适收到了林徽因的来信:

“这几天十分地思念他,但是如果他还活着,我与他也不会有什么变化,也许这就是我不够爱他的佐证,我爱家超过我所爱的一切,这点他也知道。”

这几句话足以证明林徽因是爱徐志摩的,只是比起徐志摩她更爱自己的家。

林徽因的选择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育场所。要想爱别人,首先要有足够的家庭自信。很显然,林徽因并没有足够的家庭自信。正是这份自信的缺失,让林徽因选择了梁思成,拒绝了徐志摩。

“她曾经亲手将我赶入了地狱”。

是什么让才女林徽因对自己的母亲说出了这样的话呢?想知道这一切就需要从林徽因小时候说起:

林家是书香门第,但林徽因的母亲不是,其只是从手工作坊里走出来的女人。

在林母嫁进林家后,其的斤斤计较、不懂宽容让林父与之关系不好,但她还是为林父生了三个孩子。

但是这三个孩子中只有林徽因活了下来。

两个孩子的去世让林母伤心不已。每天深夜其都会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悲伤,独自怀念死去的孩子。

在发现林家将孩子的去世怪罪在她的身上时,她的委屈似乎翻了倍。

丧子之痛加上林家的不理解让林母变得更加的泼辣,她希望可以利用自己的泼辣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但事情终究无法如她所愿。

林父在看到她的变本加厉之后,再也无法忍受了,便派人将林母与年幼的林徽因赶去了后院居住。

在被赶到后院后,林母仍旧不知悔改,动辄打骂林徽因。这种情况在林父又娶了一名女子后,更加严重。

林徽因在母亲的打骂逐渐变得孤僻。

那时的林徽因应该很羡慕前院的生活的吧,前院不仅热热闹闹,还其乐融融。而后院却是争吵不断。

林母的泼辣以及打骂与前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幸好林徽因的祖父祖母并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想法,让林徽因有了学习文学、了解文学的条件,让她在这不幸的日子里有所寄托。

除了母亲对林徽因的影响之外,林父也是造成其选择梁思成的影响因素之一。

林父不喜林母却还是将之娶回了家,在娶回家之后,发现自己无法忍受林母的泼辣之后,便逃去外国游学。

即使在外留学后回来时,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外追求自己的理想。

没有时间回到这个家里看看自己的女儿林徽因。

这是作为父亲的失职,也是导致林徽因成为极度缺乏安全感、缺乏家庭自信的因素之一。

林徽因出生在林家是幸也是不幸。

幸的是其的家庭富裕,生活条件好,可以学习自己想要知道的知识。

不幸的是其的母亲文化程度低,父亲经常在外,其从小时候开始就懂得了更多的道理。

自小父爱的缺失以及母亲的责罚让林徽因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家庭,这便是其选择踏实、稳定的梁思成的原因。

结语

林徽因曾经说过“母亲是送我入梁家的融化剂。”

正是因为林母的打骂让她缺少相应的安全感,所以她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可以给他安全感的人,梁思成正是那个合适的人选。

但是,其在成婚后她并没有阻止徐志摩在她和梁思成面前出现。所以,她是爱徐志摩的吧。

不过,她对徐志摩的爱却有质疑。她在晚年曾这样形容徐志摩对她的爱:

“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于是,在徐志摩和梁思成之间,她选择了踏实能干、可以给她安全感的梁思成。正如她所说的,不是不爱只是没有对家庭的爱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