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豆南山下

 德明书斋 2022-07-03 发布于云南

陶渊明应该不是种豆子的好手,不然也不会“草盛豆苗稀”,天不亮就出发,到晚才回家,道路狭窄,草木旺盛,露水还沾湿了衣裳。
面对此情景,若是农人估计心情会很糟糕;可五柳先生却不觉得郁闷,沾湿衣裳有什么可惜的,相反还有一丝欣慰,“但使愿无违
俗话说有钱难买我乐意!对陶渊明而言,种豆辛苦算什么,衣裳沾湿又怎样?我乐意!
我很佩服他的勇气。可也有底气,种的豆子可以吃了。

闲暇之余我和同事们也“开荒南野际,将村民废弃的荒地开垦出来,凭着儿时跟随母亲务农留下的经验,在清明节前后,栽瓜种豆。

凭借记忆又向当地农人请教播种施肥灌溉除草一番操作下来总算有点效果不至于草盛豆苗稀种的规模不大也不至于“带月荷锄归

土地不会辜负辛勤的农人两个月后栽种的豆子有了收成。采摘来煮食,大家都觉得这个豆子比起买来的更加美味。

要说自己种的豆子与买来的豆子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我实在看不出来。之所以觉得更美味,大概因“敝帚自珍”的心里作祟,自己种的,不好吃,也会说成是好吃的!

若要认真做个比较,自己种的豆子看着更顺眼,吃着更美味,主要原因是自己亲自栽种的,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换个抽象一点的说法,就是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

我们种豆子与农人有所不同

农人种植作物的目的更功利些,即收成要好,劳动果实满足自家需求外,可能流入市场,成为增加收入的一种渠道。因此,如有选择,农人更愿意用相对少的劳动付出,换来更多的收入。这就是很多人更愿意外出务工,不愿务农的主要原因了。

我们种豆子,是一种劳动体验,一种把劳动的过程作为生命体验的过程创造性实践的过程所以我们播种除草采摘即便劳累,却也很享受;有收成,自然欣喜,但收成的多少,并不会减少我们因体验过程结束带来的喜悦。农人一般不会觉得除草施肥浇灌是一种享受甚至大丰收收获的体验也不是那么美好

不仅是耕作,其他也如此。外人以为很美,很有诗意,身处其中的人也许也不以为意。

曾到一个农村的搬迁安置点整个村子是统一规划的,依山傍水,道路已经硬化四通八达排水排污设施公共娱乐设施垃圾处理设施一应俱全;房屋建筑风格基本一致,也颇具当地文化特色,屋内的装修虽算不上华丽,但功能齐全,与城里大多数住房别无二致。可以说,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很诗情画意,是理想的居住地。

作为游人,这个地方的确让人艳羡,可让我们在此生活,大家都不愿意。原因无他,如果没有固定收入,即便在这个地方有住房,我们也应该像这里的年轻人一样,背井离乡。

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平凡普通的人,有着质朴的愿望:那就是衣食无忧。为着这个质朴的愿望,多少人远离无法安放肉身的家乡,去往无处安放灵魂的他乡。

陶渊明虽然草盛豆苗稀”,即便“带月荷锄归”,但不觉得苦,相反,因归耕田园的心愿得以实现,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也就说,他就不是以务农为生的,只是体验一下农事活动,收成好坏,并不在他重点考虑的范围。

种豆南山下,于陶渊明而言是完成长久以来的心愿,于我们而言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或者仅是一种消遣。

对于农人,一年四季,春种秋收;一生辛勤,建造遮风避雨的住所,这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生计。置身事外的人所说的诗意、美感,他们兴许是感受不到的。

我很佩服陶渊明那样为理想执着,为达成心愿,哪怕陷入生活困境的人。可也仅是羡慕、佩服而已。

我可以体验“种豆南山下”感受劳动的乐趣,也可以探访安置点,满足猎奇短暂小憩,若要我以种豆为生,我却没有那样的勇气和能力。

这或许就是陶渊明伟大,而我平凡的原因所在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