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官箴(第四篇)

 mynotebook 2022-07-03 发布于湖南


第六十九集

我任监察御史时,每次想到韦应物“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这句诗时,心里就会有所警醒。

孔子说:不怕自己没有职位,就怕自己在这个位置上毫无作为,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对此有深刻体会。我愧居要职,每天都在想,自己分内之事还有很多没完成,怎么敢随便做出超越礼法的事情呢?

但凡国家的礼法制度、法律条文之类,都要熟读和深思,一旦处理相关事务,就能有所依据,不至于不合时宜。

第七十集

为官者最应当安详稳重。因为下面的人都关注他,如果一句话说得不恰当,一定会特别愧疚。

我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来克制一个“怒”字,迄今为止还没有完全消除它,因此知道了约束自已是最难的事情。

子孙后代,富贵贫贱,都有一定命数。然而有些人不明白这些道理,往为官时贪赃在法,谋取不义之财,希望能为于孙后代打算。殊不知子孙后代要是有富贵的命,现在即使连立锥之地都没有留给他,日后富贵也会自己找上门来;如果子孙后代没有富贵的命,即使留给他堆

积如山的钱财,日后也会被败光。况且,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钱财,还会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

第七十一集

我每天晚上睡觉前,必定要想一想这一天 所办的事情,如果所办之事合乎情理,就会安然人睡,否则,就辗转难眠,总想着要怎样改正这些过失。又害怕开始时勤奋,到最后会逐渐松懈,所以要写下来提醒自己。

对待百姓就好像对待自己的伤痛一一样, 这句话应当铭记在心。

宁可让别人对不起我,我也不能对不起别人,这句话定要年记于

心。

除了努力修养品德、躬行仁义之外,其余的事情就应该听从上天安排。如果斤斤计较成败得失,即使日思夜想,也未必能如愿以偿,这样只是徒增烦恼。这种人是不知道凡事都要遵循天命这个道理的。

第七十二集

切不可因为小人的阿读奉承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遇到不好相处的人,不必严厉地与他论是非、争高下。谨慎地加强自我修养,更加谦逊、检点,对方自然会信服你。如果还不信服的,那他就是无知妄为的人,这样的人,又何必和他较真?

有意义的事情不去做,设意义的事情反而去做,这样虽然很劳累,但也不会有什么成就。

事情。

第七十三集

不要越着高兴就胡言乱语,也不要凭时畅快就随意改变概定的不可因为别人阿谀奉承而与他结交,只有当彼此意气相投时,才能和他结交。

对待下属自然要谦和,但味谦和却没有度的话,反而会受他们欺侮。所以要掌握好分寸,威严而不失亲和,自然会受人爱戴和敬畏。事情一接手,就应当考虑如何去处理。

过去的事情,不去追究,这是最好的处理办法。王通说:如果连家里的仆人都称赞你的恩情,就可以去做官了。

第七十四集

王通说:说话不分场合的人,是不可以同他谋划长远事情的;做事随便、欠考虑的人,是不可以和他长久相处的。

如果你的见解透彻,就要有自信,不要因为别人说三道四,就动摇了自己的信心。

君子看重的是品行和道义,小人看重的是权势和利益。

怀疑别人看不起自己,是自身内在修为不够。

第七十五集

别人不能理解的事,千万不要勉强地对他说。否则,非但不能让他打心眼里接受,反而会让他轻视你的话。

别人不了解自己,不要急于求得他的了解,别人还未和自己相处融

洽,不要急切地想和他融治相处。

如果听到批评意见就暴怒,那么吹捧你的人就会有机可乘。

第七十六集

得到他人的称赞,如果自己真有什么善行优点,只需继续保持,千万不能沾沾自喜,如果自己没有什么长处,那么增强自我修养就是了。受到他人的批评,如真有不足,那么就马上改正,千万不要听不进批评意见,如没有什么毛病,那么就当是自我勉励吧。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身心都没办法调整好, 那还谈什么治理国家?

为官者最好不要接触特殊和奇怪行业的人。不仅巫师尼姑应当疏远,以至于像工匠、艺人,虽然是不可缺的人,也应该在恰当的时候有节制地使用他们,大可不必将他们长期留在家里,和他们亲近。这些都能招来闲言碎语。对于儒士,当然应该以礼接待,也有本来不是儒士的

人,或者通过文辞,或者通过字画作为引荐工具,以达到获得重用的目的。一旦与他们交往密切,就有可能被他们所算计。比如房馆在出任宰相时,因为一个叫董庭兰的琴师经常出入他家,并依仗他的权势行不法之事,这也成为房暗宰相生涯的一个污点。诸如此类事情,都能明察洞悉、保全节操,也有助于自己心境安静,更好地处理政务。

第七十七集

为官者在心底不可以有丝老的偏向,如果有,别人肯定会知道。

我曾经用过一个差役,发现他办事很是机智灵敏,所以用得精微多了点,下面的人马上就对他刮目相看了,所以我立刻辞退了他。这虽然是小事,由此可以知道为官者,应当正大光明,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颇之心。

我对自己坐立的方向,以及日用器皿摆放这类事情,如果位置稍有些不对,心里就会不高兴,必须要方向选好或东西摆正才行。这并不是我刻意为之,实在是我的天性使然。

第七十八集

分析事情,重要的是明白事理:处理事情,重要的是保持公正之心。事理不明,就不能辨别是非,心底不公,就不会裁决得当。只有事理明晰、心存公正,分析事情才没有疑惑,处理事情才能得当。

法令制定之初,最重要的是参考斟酌事理和人情,做到轻重合适,切实可行,又没有任何弊病,这样才能颁布实施。法令制定和颁布之后,要严格遵守,不要违背,要使它运转时像时间一样没有偏差,执行时像金石般坚定,那么百姓就会有所畏惧,从而不敢触犯法令了。如果立法之初,没有参考想酌事理和人情,也不管法令轻重是否合适,突然就颁布实施,后来又发现法令其实不可行,再来废除它,那么日后一旦有好的法令,百姓也会认为它是不值得信任的,这样来,怎么能让百姓严格守法呢?

中正,是制定法令的根基:诚信,是执行法令的关键。

第七十九集

治理国家要以关爱他人为根本。

法令,是遵循天理、顺应人情面制定的,起者防范和禁止的作用。制订时,应当本着公平公正之心,权衡轻重得失,不可因一时的喜怒哀乐而立法,如果这样的话,得不到法令公平对待的现象就会有很多。

评价和衡量一件事情不要计较一时的轻重得失, 而要考虑其长远的效果。

用人要取长避短,如求全责备,那么这世上就没有可用之人了。

选拔人才,应当是不看重他的过去而着眼他的将来。除了圣贤,世上之人不可能没有过错,要么早年犯了过错,中年能够改正,要么中年犯了过错,晚年能够改正。如果不追究他以前的过失而着眼他的未来,这样是合适的。如果追究他以前的过错,而忽视他后来的善行,那就是让人失去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样也会造成世上没有可用的人才。如果按这种想法处理,未免太苛刻了。

第七十九集

大体上说,对别人要求太严格,对自己要求太宽松,这是人之常情。这就好比是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用大众的标准衡量自己,这样太不正确了。

沉迷酒色等,使人志气消沉、浪费钱财、荒废正业。伤风收俗,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世俗之人还以此为乐,我不知道这究竟有什么快乐可言。只有清心寡微,才能心宽体胖,这才是真的快乐。

第八十集

人之所以有各种痛苦与烦恼,都是因为心里只有自己。因为只顾自己,所以百般计较,只想要自己富有、自己显贵、自己平安、自己快乐、自己生活得好、自己长命百岁,而毫不怜悯他人的贫穷、卑贱、危险、苦难、死亡等。因此,丧失良知,灭绝天理,虽说有人的外表,其实和禽兽没什么区别。如果能坚决克服私心,以天下为公,无论是富贵贫贱,还是安乐长寿,都与人共享,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变得和谐,人们彼此都各遂所愿,而且天理也得以昌盛,万物也会生意盎然,充满生机。

如果治理百姓能够像对待重大祭祀样庄重, 那么为官者面对百姓,又怎么会把他们看作是愚蠢和下败之人而加以轻视呢?

在古人身后,评议其得失,这是易事,处在古人的位置。做北所做之事情,这就难了。

第八十一集

为官者治理百姓总会采用一定的策略和方法,民众不能因为这个面有怨言。

经常能看到有些人将一些很寻常的事情处置恰当,就不断向人炫耀,这也太浅薄了。古人功劳堪比天地、德行高过众人,他们却对此觉得稀松平常,这是因为他们觉得这只是职资所在、分内之事里了。

在对待小人的问题上,如果能寬仁公平地应对,从容地处理其事,事后绝口不提,那么小人也就没什么话可讲了,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发泄其怒火了。

第八十二集

法令,是上天用来惩罚罪人的,或重或轻,全凭天意。要是在惩治奸猾顽固分子时,故意宽和纵容,施加小恩小惠,甚至希望他能对自己感恩戴德,这样做就大大违背了上天惩罚罪人的原则。

遇到值得怜悯的罪犯时,虽然从宽处理了,但应当使他不知道自己被宽大处理才好。

为官者应当公平公正、光明磊落,外界的是非、诋毁和赞誉,都不要忧虑。如果非要违背原则屈从他人,想使大家都高兴,那么就失去了公正的本质,这可不是君子的处事之道。

只要自己行得端坐得正,又何必忧虑闲言碎语?百公镇众用传受世上有些人凭借手中的权力谋取一己之私,我真不知道这些人是何居心。

第八十三集

以至诚之心来感化人,尚且还有人不被感动,更何况使用欺骗的手段呢?

使百姓安居乐业,使百姓有一颗善良的心,使百姓不敢触犯法律,这是治理国家的三个主要方面。

王通说:古代的为官者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好,现在的为官者是为了使自己生活好。这句话切中了现世当官求禄的弊端。

第八十四集

政令要统一,这样的话治理起来才标准一致,便于统筹,百姓也会更加信服。

如果仪以华丽的文采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而贪婪卑郦的行为却和常人一样,这样的人也没什么了不起。

个人如果眼界宽大, 就不会被小事左右。有些人地位尊贵,世俗之人都很尊重他,却不知道自开天辟地以来,像这样的人太多了。我知道这样的人就有很多,这难道会动摇我的信念吗?只有那些真正恪守仁义道德的君子,才是我真正想要结交的。

用自己的清廉,来诉病他人的贪腐,这样会招来他人的怨恨。

第八十五集

为官者,要以知晓民情为第一要务。 为官者爱护百姓,百姓却不与你亲近,这是因为爱的程度还不够。《尚书》说:“如保赤子”。为官者若能像保护刚出生的要儿样来爱护民众,那么百姓怎么可能不和你亲近呢?

锦衣玉食,古人说只有君王才可以有这些,因为他功在天下。这路他应当得到的待遇。世上的普通人,如果且得志了, 就奢侈无度,甚至于连内衣都是用绫罗绸级做的。这种人,往往很快就会倒得。这是我目睹的事情,可以作为对贪污奢侈官员的警示。

想要做到不欺骗君王,要从不欺骗自己的本心开始。心术要正、廉洁自律、忠诚君王、恭敬上级、办事诚信、宽以待人、敬畏政事,这是做官的七个要点。

第八十六集

处理事情,一定要合情合理,不要想着今天姑且这样,明天再来改正。如果在一件事情上这样, 在其他的事情上也会这样。

革除弊端应该从根本抓起。如果不从根本上治理,只是除去一些细枝末节,这样虽然当时众人都说这事办得好,但是有远见的人对此会深表优虑。

李景让的母亲郑氏说:“国家官员如果不勤于政务却又拿着俸禄,就好像引祸上身一样。”这句话虽然是妇人说的,却也可以作为居官息慢者的警戒。

不可以借助公家的法令来报私仇,也不可以借助公家的法令来报私恩。

第八十七集

为官者,切不可厌烦政务太多。如对民众的冤屈不理不问,还说我这是不扰民,这样的话,很多百姓都会遭殃。这要引起警惕啊!身为地方官,如有一颗仁爱之心,就会在老百姓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授助之手。因为他们认为天下之事都是自己的职责所在。凡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都尽心尽意地去做,民众就会得到很大的恩惠。

从前有人说法律条文是八分书,认为法律条文二分是防犯人的私欲,八分是彰显公理,所以称之为八分书。

不匠势交为官者,如果常常感觉自已还没有完全尽职,这就超出普通官吏很多了。

第八十八集

处理重大事情,不宜声严气厉,应该心平气和地对待。都重步从政之人应该通晓经学。,还要有大学问。不学无术的人,即便有些小才能,但不懂得从大局考虑,难成大事,能做的事情不过是处理一些小纠纷罢了。

能成大器者,毁誉悲喜都不足以动摇其内心的信念。

法律是辅助治理的工具,为政当以教化百姓为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