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战:银狐行动(Silberfuchs)

 阿里巴巴yht 2022-07-04 发布于河南

(全文共9300余字,谨慎阅读,个人心血,非常希望得到更多的转发,让大家认识到继续战争的不正义问题)

银狐行动(Operation Silver Fox/Silberfuchs),是二战时期德军在极地地带发起的最大规模的进攻作战。也是德国和芬兰少有的合作战役。

同样的,这场战役也似乎成为了掩盖芬兰侵略罪行的表现——这与一个重大错误息息相关,我们将在文章中提到。

前奏:极地的恶寒

众所周知,1940年,德军发动了威瑟堡行动,迅速通过空降和海上登陆侵略并攻占了挪威和丹麦。其中,挪威狭长的形状,大部分毗邻瑞典,但北面又与另两个国家相连——芬兰与苏联。

挪威

1920年到二战前,挪威在北面只和芬兰毗邻。在挪威和苏联之间,是著名的佩察莫地区——曾经的佩察莫省,首府佩察莫是昔日芬兰最北方的港口。该省通过1920年签订的《塔尔图和约》,由苏俄割让给了几乎刚刚建立不久的芬兰。此时的芬兰百废待兴。在俄国的影子浮动于芬兰上空百余年后,芬兰人终于有机会好好建设自己的国家。

佩察莫地区在冬季战争、继续战争和二战后逐渐割让给苏联,芬兰逐渐不再毗邻北冰洋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德军侵略势头的扩张。苏联对外扩张的面目也逐渐显现,对旧沙俄地区的渴求似乎逐渐被摆上了台面——侵占波罗的海三国、和德军联手入侵波兰、向罗马尼亚索求比萨拉比亚地区。和德军在东方划定的新界线,就这样建立了。德军横扫西欧,下一个目标便是苏联。

在德国和苏联之间的国家,已经根据界限形成了两派。毫无疑问的,对于失去部分领土,但国家机器还在运转的罗马尼亚来说,苏联是巨大的仇敌,作为其中一个策动的因素,他们在二战中也的确倒向了轴心国一方。

然而,在与苏联接壤的国家中,失去领土的同样包括芬兰——1939年,苏联对芬兰的部分领土要求,包括卡累利阿地峡等多处领土,对于芬兰来说意味着失去很多富饶的区域,同时也被彻底阉割了军事威胁——无论是对列宁格勒还是芬兰湾,他们的影响力都小多了,而苏军得到了列宁格勒等地的战略纵深。芬兰抗拒强权,苏联则准备大举入侵。考虑到芬兰的不堪一击,苏军甚至打算直接征服整个芬兰,扶持一个红色政权或建立一个加盟共和国。1939年冬天悍然入侵芬兰,冬季战争爆发。

苏芬战争

然而,芬军持续数月的抵抗让苏军付出了数十乃至近百万的伤亡,而红色帝国始终没能染指赫尔辛基。然而,芬军最终还是已经趋于崩溃,和平条约让卡累利阿地峡,芬控卡累利阿东部和萨拉、雷巴科半岛、汉科半岛部分都割让给了苏联。这场不正义的侵略战争无论是芬兰、苏联还是其他国家都有目共睹(即使是苏联,最终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挑起战争发动侵略的事实)。

这让芬兰陷入了极大的屈辱之中。此时,他们想到了自己昔日极佳的合作伙伴——德国。芬兰建国,离不开昔日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大力支持。芬兰一度还希望能让德国的某位王侯来此即位——但德二的覆灭很快人让这句客套话都没法起作用了。

当德国和苏联都想拉拢芬兰的时候,双方表现的是截然不同的。强权的苏联选择阉割与征服,招致了芬兰人的仇恨,而德军朝芬兰伸出了橄榄枝。芬兰,怀持着复仇的心态,伴随着国内民族主义极端化浪潮的风起云涌以及官方的大力宣传,半信半疑地和德国展开了合作——事实上,不合作恐怕也意味着德军会考虑对芬兰采取各种意义上的行动迫使其屈服。1941年1月,双方开始商定联合作战对抗苏联,2月,基本达成共识。

芬兰在二战轴心国同盟军中相当与众不同——他们的军事指挥和作战相对其他傀儡国更加独立,曼纳海姆和希特勒的关系也非比寻常。可这无法改变德军利用芬兰的主要目的——切断苏联重要的对外联系通道,让红色帝国的北方陷入瘫痪。芬兰,则希望借德军之手击败苏联,要么早早迫使苏联求和退出战争,要么就屈辱地失败,他们将国运,和德国人民一样,绑在了战争的车轮上——他们和魔鬼签订了契约,一旦失败,那就是连上帝都无法原谅的罪孽。

芬兰的屈辱,德国的侵略野心,苏联对自己的强邻的警惕,在极地中掀起了一股恶寒。

而这,和佩察莫地区,和同样被割让的萨拉地区,都有无比重要的关联。

密谋:嘶吼的侵略战车

1941年6月22日,德军在漫长的苏德边境线上悍然发起了侵略战争,长达四年的苏德战争爆发。数百万来自多个国家的士兵,在从黑海到波罗的海的漫长战线上爆发起殊死厮杀。

然而此时在德占挪威和芬兰的边境上,数万人也大踏步的穿过了边境线,进入了佩察莫。

德军究竟是真的和芬兰合作还是觊觎芬兰的资源,如果从表现出来的完全看不出来。但是德军的两个山地师进军佩察莫,实际上是德国对佩察莫镍矿的索求的掩盖。

早在侵略挪威时,德军就制定了名为“驯鹿”(Reindeer/Rentier)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内容是,为防止苏联挑起第二次苏芬战争,继续侵夺芬兰的领土和自然资源(言外之意,吃德国边上的好东西,让德国什么也捞不到)。德军将在1940年8月,即攻占挪威后不久,出动“挪威”山地军攻占并控制佩察莫地区的镍矿,第2山地师负责占领重要的不冻港利纳哈马里(Liinakhamari,芬兰语为“石花”),第3山地师负责占领罗斯塔利(Luostari)。该作战预计在当年10月结束。然而,其从未按原方案实施过——因为德军的野心变成了消灭苏联,而非和苏联制造稳定的界限,而且苏联也没说要进攻芬兰,没必要再造事端。原来的驯鹿计划只是德国争夺最后几块有的抢的地方的野心,此时,芬兰的加入意味着德国要重新审视驯鹿计划的作用。

苏联能够依靠的对外进口和交流的通道几乎只有三四条:列宁格勒、摩尔曼斯克、中东、远东。其中,列宁格勒毫无疑问将会被封锁,远东过于遥远,中东运输翻山越岭又渡海,极其费时费力。那么,最近也是最方便的补给路线,便是从摩尔曼斯克港南下。一旦切断了这里,苏联对外的交流基本就会被重创了。

为了彻底切断摩尔曼斯克这条大动脉,银狐计划便应运而生。

银狐计划示意图

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已经弃用的驯鹿计划的复生——“蓝狐”I号和II号计划(Blaufuchs I and Blaufuchs II),“挪威”山地军(包括第2山地师和第3山地师)将越过边境,进入佩察莫(这便是本部分开头,6月22日进入佩察莫的德军)。在此之前的6月7日,2个师和2个坦克单位也进入了芬兰,但是他们赶赴的是萨拉当面的苏芬边境,这些部队分别是:党卫军第6“北方”山地师、第169步兵师、第40装甲营和第211装甲营。

第二阶段便是针对苏军的进攻。分为两个计划:“铂狐”计划(Platium Fox/Platinfuchs)和“北极狐”计划(Arcitc Fox/Polarfuchs)。“铂狐”计划,由德军迪特尔率领的“挪威”山地军(除2个师外,似乎还有两个SS团)和芬军佩察莫独立营、芬兰第14步兵团第3营实施。作战目的在于从佩察莫出发,攻占摩尔曼斯克,扼住苏军北方的重要中心;“北极狐”计划则是由德军第36军(下辖党卫军第6“北方”山地师、第169步兵师、芬军第6师,两个芬兰猎兵营和第211装甲营,该营大不部分是法国造坦克)和芬军第三军(下辖芬兰第3师和第40装甲营,该营大部分是一号和二号坦克)实施,从罗瓦涅米抵达苏芬边境后,穿过边境,抵达萨拉,最后沿路攻占白海边的坎达拉克沙,彻底扼死摩尔曼斯克南下的铁路和交通,将科拉半岛和卡累利阿共和国大部隔绝于苏联之外并攻占。

与此同时,芬军南部的主力部队也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向前进攻并拖住部分苏军,攻占原芬控卡累利阿,以及苏控卡累利阿(首府:彼得罗扎沃茨克,这片广大区域一般被称为东卡累利阿),控制斯普里河一线,等待德军从南路会合,封锁拉多加湖和列宁格勒。

6月7日-22日,德军基本全部进入芬兰并逐渐就位,德国空军第5航空队也在芬兰各机场就位。

侵略的计划已经做好,只等待厄运的号角吹响了。

苔原与针叶林间的血战:铂狐计划

继续战争

1941年6月29日,铂狐计划打响。德军的两个师和芬军的两个营穿过苏芬边界,朝着摩尔曼斯克进攻。从战果上看,第一天的作战是成功的:第2山地师打穿了在迪托夫卡峡谷(Titovka Valley)的苏军防线,并架设了一座穿过河流的桥梁,第3山地师则成功地封锁了雷巴奇半岛。

略图,北面的半岛是雷巴奇半岛,南面则是迪托夫卡峡谷

然而,这场进攻其实从第一天就不顺利。经过精良训练的德军山地师,在面对真正的战场的时候仍然是傻了眼:糟糕的地形和条件极端恶劣的公路(就算是乌克兰的公路也不过就是泥泞了点,芬兰这里的“公路”往往因为冻土要么坑坑洼洼,要么成为泥沼一样的地形,而这还是建立在这很可能是石制公路甚至木制公路的基础上)让他们的行军如同被绑住手脚一样困难,而他们还没有精准的地图,也不知道测绘哪里出了毛病,到处都是陌生的山水。

然而,初步的胜利完全无法阻挡恶劣的条件:苏联北海舰队加入了战斗,用炮火问候在陆地上艰苦行军的德军;不少海军步兵部队自行组建,海魂衫男儿们和苏军第14集团军的步兵第14、第52师、Polyamy师一道,抗击德军的进攻。苏军凌厉的反击让德军措手不及,很明显,原来的突袭已经成为了不可能。

7月,德军继续发起向利察河的推进,艰苦的地形和苏军的抗击让他们走的极其艰难。更糟糕的是,每走一步,后勤的部队都要花费更大的努力才能运来补给,这也让他们的处境异常艰难。经历艰苦跋涉,他们也只得以在利察河东岸建立一个小桥头堡。7月7日,迪特尔请求支援更多的部队,然而他只得到了从挪威调来的一个摩托化机枪营。

7月10日,因为德军的计划落入苏军之手,德军只能重新制定作战计划:第2山地师继续扩大利察河对岸的桥头堡,第3山地师则向南,建立另一个新的桥头堡。全新的计划一开始还是有用的。然而苏军深知德军的小九九,将两个营送到了利察湾对岸——这是德军的偏后方,极可能到来的在后方的威胁让迪特尔立即停止了进攻。

这一阶段的战斗

德军仅仅2个师的兵力散布在57千米的战线上,而后方的公路几乎屈指可数,想新建一条也极端困难,意味着后勤部队几乎是天天玩命地送饭送弹药。很快,前线就进入到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中,攻势被迫停顿。迪特尔再次朝希特勒求援,希望调拨兵力——这次希特勒非常不情愿地决定调出了第6山地师增援(9月多才能抵达)。迪特尔对此很不满意,于是进一步争取,希特勒才同意,把党卫军第388团和第9团也调拨给迪特尔指挥(8月抵达)。

迪特尔于是重新制定了进攻计划,打算以两个党卫军步兵团为前锋,发起全新的攻势。然而,此时英军和苏军联手对德军的补给线造成了打击。挪威地形多山,沿着陆地一路送补给简直是天方夜谭,德军能做的只能是从南部港口出发,将补给沿海路运往佩察莫,再调拨给前线。这便给了英军和苏军机会。苏军的潜艇部队和英军的水面部队(2艘航母、2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发起了积极的破袭战,大批德军船只葬身巴伦支海的海底。于是9月13日起,德军海军方面完全禁止船只驶入北角以东的海区。这意味着迪特尔的补给情况已经从饥一顿饱一顿,变成了饥到断顿的惨状。第6山地师因为这一原因已经无法及时到达,然而,迪特尔破除一切压力,在9月8日重启进攻。

德军海岸炮兵,很可能在试图反击盟军的破袭

这场进攻一开始就惨败了,两个党卫军步兵团不像山地师,根本未经过极地训练,在极地的荒原和森林中成批倒下,伤亡惨重。而山地师和党卫军顶着极大的损失取得了一些战果,可苏军的一次反攻直接让他们再也没有继续打的念头。此时,德军海军补给也开始叫停,迪特尔玩不下去了。

希特勒每天催着迪特尔继续进攻,但是迪特尔咬死了,不可能带着这种饿死鬼军团,拿着烧火棍一样的枪支继续发起进攻——我们都没人养了,凭什么还要浪费自己的生命?9月21日,苏军的增援进一步进入前线,兵力已经完全反超了德军。吃的饱饱的苏军穿着冬衣,已经在利察河对面严阵以待了。此时忍饥挨饿的德军就算是逼着去打,玩命去打,苏军的防线也是不可能敲开的,于是德军彻底停止了进攻。

10月,姗姗来迟的第6山地师已经不可能对德军的进攻产生任何的帮助——冬天要来了,极地野外,缺乏补给,就算是雅利安超人也逃脱不了冻成冰棍的命运。于是,第2山地师撤回佩察莫,第3山地师的防线由第6山地师接管。整个铂狐行动结束。行动期间,德军伤亡高达10300人,几乎是投入的全部部队的三分之一(最初仅近3万人,最多不会超过5万人),苏军损失不明,但应当不会特别大了。

从此时一直到1944年苏军反攻,双方都在利察河的固定阵地对峙,仅有小规模的滑雪巡逻队互相交火。

苏奥穆萨尔米的幽灵:北极狐计划

北极狐计划期间,推进的德军轻型坦克,对于它们的发挥,无法断言

相对于铂狐计划,北极狐计划投入了更多的轴心国军队,毫无疑问具有更大的威胁。

进攻的轴心国军多达四个师又2个独立猎兵营、2个装甲营(一个营主力为法国造坦克,另一个主力为I/II号坦克)。

北极狐计划大体任务是:第36军(下辖第169师,党卫军第6“北方”师和芬军第6师及第211装甲营)以芬军第6师为先头,从库萨莫(Kuusamo)出发,攻占阿拉库尔季(Allakurtti)和卡里拉亚(Karylaya),在北侧,第169步兵师将打击特尼诺河(Tennio)沿岸的苏军防线,党卫军“北方”摩托化师也将沿着萨拉-坎达拉克沙公路推进。南侧,芬军第三军(仅下辖芬军第3师和第40装甲营)分为两个集群:F集群和J集群。J集群将从库萨莫出发,攻占科斯坚加(Kestenga),F集群将从苏奥穆萨尔米(Suomussalmi)出发,攻占乌克塔(Ukhta)。

战役最终目标是占领公路重点的坎达拉克沙,彻底切断摩尔曼斯克铁路,和那一区域与南部的联系。

北极狐计划略图

7月1日,北极狐计划以芬军第6师在午夜开始突击正式拉开帷幕。几个小时之后,党卫军“北方”师出发,开始突击苏军前线,但是毫无战果。随后,第169步兵师被迫投入支援,由此第36军终于攻占了萨拉(这其实很奇怪,按照苏芬战争割让的部分,萨拉镇本地应当是不在割让范围的,这意味着两种可能:第一种,当时割让了全部萨拉区域,第二种,苏军在开战后突击占领了萨拉,还有比较疯狂的第三种,就是在苏联境内的萨拉镇在战火中彻底被夷平,现在的萨拉是新建的(这是几乎不可能的))。

7月9日,第169步兵师抵达卡利亚拉,随后被苏军的反击赶出镇子。此时,三个苏军师已经在阿拉库尔季到卡利亚拉,依托湖区构建了强大的防线。德军不习极地丛林战,选择了停止进攻。7月16日,挪威集团军司令法尔肯豪森抵达前线,命令重启攻势,7月27和29日,德军两次进攻,均一无所获。

然而此时,南线的芬兰第三军却进展顺利。F集群迅猛推进了六十四千米(两倍于德军在整个七月的进展),在7月10日到19日间合围歼灭了多支属于苏军步兵54师的部队。J集群首先推进到普亚湖(Pya)和托普(Top)湖之间的狭长地带。随后在7月30日穿过该地,重创该处苏军,8月7日,芬军经过苦战,攻占科斯坚加。然而,其后苏军的增援抵达,步兵第88师和格里维内克独立旅(Grivinik),及原地区内部队在科斯坚加以东形成了新的防线,芬军无力继续进攻,同样的,F集群的进攻也停止了。

在北侧严重缺乏进展的情况下,德军决定增援南线的芬军第3师。党卫军“北方”师首先支援F集群,继续朝乌克塔推进,10月14日,他们放弃了这一计划,“北方”师移师增援J集群,试图突破科斯坚加以东的防线。10月30日,进攻打响,两天后,苏军一个团被围,但芬军选择就地围歼这支部队,而这一行动持续到11月13日。对于包围圈内的这个苏军步兵团,他们无疑遭到了苏奥穆萨尔米的昔日苏军一样的浩劫。此战苏军3000人阵亡,2600人被俘。三天后,芬军考虑到前线已经过分脱离后方,决定停止进攻——毕竟在数十千米的地带内仅一个半师(一个芬军集群,和随时可能离开的“北方”师)对阵数个苏军师,这并非充足的部队,维持进攻势必容易导致脱节。

北极狐行动示意图

回到北线来,此时一个芬军猎兵营穿过了摩尔曼斯克和坎达拉克沙之间长达200千米的无军队地带,迂回到坎达拉克沙和阿拉库尔季之间,攻占了尼亚姆车站(Nyam),导致苏军步兵第122师足足两星期无法得到任何补给。8月1日,芬军第6师为先头的第36军重启攻势,苏军首先后退到图斯塔河(Tuusta),丢失了阿拉库尔蒂,随后又撤退到沃伊塔河(Voyta),基本上已经是冬季战争前苏芬边境线所在。此处也有苏军构建的永备工事群。9月6日,第36军再次试图发起攻势,铩羽而归。这一次苏军沿着维柯聂耶-威尔曼湖和托夫兰之间形成了强大的防线,此防线又称VL防线,不仅如此,更多苏军增援了这条防线,与缺乏补充的德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历经两个月血战的德军已经伤亡惨重,无力抗衡苏军,在9月底彻底停止了攻势。两个月后,南线的芬军第3师如上所述的,11月17日,在稳定了科斯坚加以东的防线后也认为不能再冒着过分深入的风险继续进攻。这意味着北极狐行动也彻底结束。

曾经的苏奥穆萨尔米战役中,芬军以出色的穿插包围战术,取得了极大的战术胜利。在北极狐行动中,苏奥穆萨尔米的幽灵似乎一直萦绕在两军上空,在这条窄窄的通往白海的公路上不断回荡着。双方都不愿意重蹈覆辙,也正是因为如此,双方才能继续长达近三年的对峙。

随着两场行动全部结束,银狐行动也画上了一个句号。

终局:银狐行动失败的原因(作者自我总结,个人观点)

银狐行动的失败,和德军统帅部对这一区域的轻视,和轴心国军本身具有的严重不利的条件密切相关。

终其一战,德军统帅部始终不愿意提供更多的增援。但这不仅因为德军本身运力有限,也因为维持补给所付出的惨重损失迪特尔的山地军经受的惨重损失和补给问题,在利察河的荒芜地带的作战,无一不表明了这里的不适宜作战性。回转到1939年冬季战争时,摩尔曼斯克出发的两个苏军师在极端有利的条件下向两个芬军营发起进攻,芬军仍能依托地形优势和地利,长期阻击,以至于苏军很久才得以攻下佩察莫附近的区域。而回到1941年,精良训练的山地师无论多么优秀,在后勤这个马缰和地形这个绊脚石的影响下,都不可能走多远。那些曾经在纳尔维克,或者某处严寒中血战出来的德军山地步兵,面对真正的空无一人和空无一路的荒芜战场,无异于《极地逃亡》中主人公在荒凉的东北西伯利亚一带跋涉的惨状。

即使是伟大的山地步兵,也一样有它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这种情况下,希望一群在6月22日才进入佩察莫,连地图都没配齐的德军山地师在极端严酷的条件下,突破依托优势地利的优势数量的苏军,攻占摩尔曼斯克,无疑是痴人说梦。因为德军本来就耗不起长期作战,且山地师每推进一千米,都意味着后勤需求的提高,而苏军只能越撤退越贴近补给中心,获得更好的支持。这并不适合已经在盟军层层封锁下苟活甚至消失的德军后勤所补给的前线。

北极狐行动,我们看到了芬军的狂飙突进。但这和德军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德军“北方师”属于摩托化部队,依赖公路,没有太多的滑雪部队支持作战,第169步兵师则势单力薄,不足以在公路上取得多大进展。而芬军早在冬季战争就在机动防御中进一步发展的滑雪战术在面对固定苏军阵地时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他们能多次突破苏军微优势兵力构成的点线状防御。以至于兵力几乎最少的第三军创造了德军做不到的战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芬军不会面临德军的问题。随着苏军向着坎达拉克沙方向转移,他们越来越能依托铁路进行补给和运输,并依托1939年苏芬边境原筑垒工事继续抵抗,依靠调集的优势兵力破灭轴心国的进攻计划。在轴心国军缺乏后备军、且推进缓慢的情况下,依托摩尔曼斯克铁路不断动员和运输的苏军正在沿着最熟悉的路线进入永备工事,进入前线,阻挡敌军赌博一样的进攻。

是的,整个银狐计划面临着完全一样的问题,这甚至有着苏奥穆萨尔米战役的影子。一支芬军小部队足以挡住苏军两个师的推进,甚至从容调集兵力将其分割包围,彻底消灭,让拉特路的冰雪和荒野之下满是痛苦的亡魂。相对的,无法在公路展开的轴心国军也突破不了一条条苏军防线。在小镇的争夺尚能有所发展,但偏偏是这种争夺消耗了没有后备军的轴心国部队,让他们越来越无力,越来越虚弱。苏军则是一天天强大起来。而推进的很远的轴心国军,只留下了越来越长的后方维持的战线和区域,狂飙突进的结果,有的时候只能像苏奥穆萨尔米战役中出色的苏军步兵师一样,在严寒和恶劣的作战条件下全军覆灭。

在荒芜的原野上,先进的武器仍然无法遏制住后勤的魔咒。没有什么常胜之师,在大自然面前,真正脆弱的还是人,即使人们奋力征服了自然,在认识不到限度时,地图上的轻率一挥一划,就是数万人的忍饥挨饿,甚至葬身异国他乡。

尾声:银狐行动的终局

雪地中阵亡的士兵

南线,芬军发起了凌厉的进攻,收复了冬季战争失去的全部土地。然而,在民族主义浪潮不息的情况下,他们没有做中立的白莲花,而是向着不属于自己的土地前进,侵占了整个东卡累利阿,兵临斯普里河。侵占了数万平方千米的苏联领土,在东卡累利阿实施残酷的种族政策,不断同化思想并对苏联人展开多次报复行动。

如果他们只是为了和德军会师,那么这也将化为泡影。1941年冬天,里布在拼死向季赫温发起突进的道路上不断消耗自己的突击力量。随着季赫温苏军不断的强化和连续发起的反攻,城内的德军蒙受越来越严重的伤亡,朝着斯普里河推进,按照原计划和芬军会师并彻底封锁列宁格勒的计划已经不可能实现。至于为什么芬军没有反过来靠近德军,一方面是数量不足,另一方面,苏军也对该处进行了严密封锁,芬军的突破行动几乎从未成功过。

1941年末到1942年初,德军放弃季赫温,拉多加湖运输线终究没能被封锁。银狐行动的失败让摩尔曼斯克港继续运转,战时,超过四分之一的外援物资通过苏联北面重要的摩尔曼斯克港和阿尔汉格尔斯克港,源源不断地流入内陆,其最直接地支援了苏军的冬季反攻,其后不断为苏军提供即时补充前线的机会,使得苏军至少度过了最困难的1941和1942年。

1943年到1944年,苏军向着拉多加湖和奥涅加湖之间的入侵的芬军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反击。非正义的芬兰侵略军节节败退,退出了东卡累利阿,当地居民,即使是同族人,想要跟随芬军撤退到芬兰的也仅有数千人。失去民心的芬军背负着不正义的骂名,逐渐回到了出发点。他们在保家卫国时似乎又爆发了勇气,让双方终于达成了妥协,芬兰不仅没有实现民族主义狂热理想下的“大芬兰”,连冬季战争后失而复得的土地都没有保留,甚至丢失了更多的土地。很明显,曼纳海姆所谓的“不想掺和德军战事”的行为只是和稀泥的行为,芬军的正常侵略和抓住战机的作战根本没有脱离侵略的本质,除了失败,他们一无所获。然而,如同《无名战士》中那些被遗忘的战士一样,这段侵略的历史也被许多人淡忘了。

冬季战争中正义的卫士,继续战争中侵略的恶魔

芬兰停战后,选择将矛头转向德军,德军的第20山地集团军后卫部队在和芬军交火的过程中甚至付出了更大的伤亡,在“拉普兰战役”这一名号下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笔。

1944年10月7日至29日,苏军向着仍然死死把守着佩察莫镍矿及周边的德军第19山地军发起了佩察莫-希尔科内斯攻势,以战前长达两个月的充分准备和多方登陆与配合作战,将德军彻底赶出了利察河、佩察莫,甚至赶出了挪威的希尔科内斯。苏军伤亡虽然是德军的三倍,但德军精锐的山地部队再遭重创,撤退到挪威境内,以至于一蹶不振。

那些侵略的,妄图在苔原和针叶林中推进的德军士兵背井离乡,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埋骨。将国运绑架在战争上的芬兰人,除了必须接受的苦涩失败和严重的战争创伤以外一无所获。而苏联人,因为和芬兰纠缠不清的关系背负了糟糕的名声,在芬兰问题上一直到今天都饱受诟病,甚至连芬兰继续战争的对苏联的侵略性也经常被大众否定,使得抗击芬德联军的苏军的作用始终得不到重视。

一群群在荒原中埋骨的人,一片片无言的坟冢,一个失败的行动,都随着历史流逝去,不再回来。 

——nightmirr 2021年9月23日 23:44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