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味科普)炮,砲还是鉋

 阿里巴巴yht 2022-07-04 发布于河南

喜欢考证的朋友不要错过!喜欢专业的朋友不要错过!

个人除了运营自己的账号外,还在 @咕斯塔夫制作组 兼职做部分资料或视频的校对和翻译,今天这个非常有趣,极尽专业的考证故事便是在这里发生的。

点击关注这个故事的发生地,一个大佬云集的地方!(@咕斯塔夫制作组)

话不多说,来看看今天有趣的考证故事!

观前提示:此考证反转极多。

咕咕咕的制作组的狠人模式!

话说昨天接手了组里提供的冬季战争的一场战役的资料校对,是关于苏万托河以北的科耶利亚(Kelja)战役的。第一翻译把资料交到我手上的时候,发现地名人名和大部分专有名词都贴着英文原文,没翻译。

那怎么可以?像我这种专业到连翻译视频里面没有官方翻译的地名都要自己去翻译翻译的人怎么不会去试一试?

试试就试试,钓上来一条大鱼。

注意红框部分

第一翻译在这里将其直接翻译为“3 门57毫米“Caponier”炮和1门57毫米“Nordenfelt”炮”。那么这两种都是什么炮就有点说道了。

说这个“Caponier”是什么呢?其实是一种防御工事,源于法语词“caponnière(鸡舍)”,现存的一些城堡和要塞就有这种Caponier的遗迹。

卡波尼尔内部视角
卡波尼尔外部视角

而这个Nordenfelt则是瑞典著名的诺登菲尔德公司,创始人是瑞典发明家和工业实业家托尔斯滕·诺登菲尔德(Thorsten Nordenfelt)。资料上提到是57mm炮,细细一查,诺登菲尔德的确出品过57mm炮。这也是大名鼎鼎的6磅诺登菲尔德57mm炮,这个炮大有来头,连一战德国装备的A7V坦克用的都是这种速射炮。

那么,既然Caponier不是火炮,Nordenfelt又的确是一种火炮,那么这个炮台到底装备的是什么呢?

群里面大家讨论的第一个结果便是:这应该代表了3或4门诺登菲尔德57mm L/48火炮,依托卡波尼尔工事修筑。

“这么小的射口,用小口径的火炮也不奇怪嘛”有人如是说。

于是,群里的一位芬兰史的大佬找到了芬兰语的资料(是的,大佬甚至非常会芬兰语,所以我是个菜鸡)。找到的结果如下:

不用看懂啥意思

大佬没有全说,但是大体意思是这上面是四门57mm 26L的“Kaponier”。

所以这一下多出来了三个问题:

1.诺登菲尔德6磅炮身管倍数是48倍,这里面是26倍,所以可能不是6磅炮。

2.这里面压根没提什么诺登菲尔德,全是“Kaponier”,而这个Kaponier是啥谁也不知道,虽然和刚才的Caponier发音一样就是了。

3.是什么火炮也没说,是不是诺登菲尔德现在也是个问题了。

大佬得出一个结论:他们可能直接把火炮统称为“Kaponier”,所以这上面的火炮很可能还是Nordenfelt和其他东西。但是大家都犯难,谁也找不到26倍的57mm炮。

于是我和那位大佬开始搜索,先过了一遍诺登菲尔德,再过了一遍哈奇开斯,一查倍径全是40倍以上的,26倍的连根毛都没有。

所有人都懵了。

然后忽然我找到一个26倍径的火炮。

我找到了马克西姆-诺登菲尔德57mm 26倍径火炮。

马克西姆-诺登菲尔德57mm 26倍火炮

26.3倍约等于26倍,还是诺登菲尔德,大概是八九不离十了吧。

可是一查这炮的下家,都是比利时和德二,没卖给芬兰。

组长和大佬一拍手,那就是芬兰内战的时候白军带过来的,那个时候白军到处买东西,尤其是德二,搞不好就捎来这么几门呢?

于是大家心满意足地接受了这个结论。

你以为故事结束了?

就在大家认为尘埃落定的时候。

大佬又找到了一个26倍57mm炮,沙俄的。

贼劲爆啊。

1892年产的沙俄57mm26倍海防炮

大家又继续讨论到底是沙俄的还是英国的。

大家认为,分析是哪一家的得看看工事。曼纳海姆防线不是俄国人修的,更不能是苏联给的炮(这两边什么时候友好交流过了)。一看防线是修在苏万托河的北岸,这炮口都是冲着苏联的,还能是苏联人的火炮?沙俄也没必要在内陆修一个炮口对着自己的炮台嘛。

于是大家认为,如果这是海防,也许是沙俄的炮没错,可这是在内陆,沙俄犯不上修,那就肯定是英国的26倍57mm马克西姆-诺登菲尔德了。

于是我也准备按照这个给翻译加上备注了。

然后大佬给出了最后一击:

是沙俄的,也是英国的。

更劲爆了。(爆笑)

我在下面翻译一哈

在1918年,俄国军队留下了大约17门26倍57mm海防炮。因为其较为旧式的结构设计,且出膛速度较低,这些火炮实际上已经不具备做岸防炮的条件了。但能拔脓就是好膏药,所以来都来了就用了。海岸部队没少拿它们做岸防炮,但最露脸的还是冬季战争的曼纳海姆防线上。这其中在武沃克西河(Vuoksi)和苏万托湖(Suvanto)附近整合进了8个火炮碉堡工事。在这场战争中57mm 26倍K(代指Kaponier)和57mm 48倍N(代指诺登菲尔德)岸炮大部分被整合进了这些在1923-1924年间修筑的火炮碉堡工事,并在冬季战争期间参与血战。当在战后东部修筑“门闩”防线时,有15门火炮被调出来充实直瞄火炮工事。被螺栓固定在炮坑的木质基底之上以形成炮塔。

于是,这下破案了,确实是英国和沙俄的炮混编了。不仅如此,混编的诺登菲尔德火炮是48倍径,不是我找到的那个马克西姆-诺登菲尔德26倍径的版本。

后来查询诺登菲尔德6磅炮的资料的时候果然也翻到了:

下面翻译

当芬兰在1917年独立时,几十门诺登菲尔德6磅炮还在芬兰,在1918年的芬兰内战后,大约35-40门诺登菲尔德炮可以使用。这些炮基本都以轻岸防炮投入了使用,并一直使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在二战期间,其中一部分也在曼纳海姆防线上充当要塞炮或者碉堡炮。

所以说,这下大佬和我还有组长互相都觉得是差不多讨论出来了。

结论如下:

作者没说错,Caponier其实是Kaponier,是芬兰对此类火炮的称呼,很可能尤其是指沙俄造57mm 26L岸防炮。Nordenfelt是48倍57mm诺登菲尔德6磅炮。

所以这个炮台的配备是:

3门沙俄造57mm/26L岸防炮

1门诺登菲尔德57mm/48L速射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