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重、脾胃弱的人难长寿!有这些症状的人千万要注意了,祛湿健脾请这样做

 仙源钓鱼人 2022-07-04 发布于山东

中医常说:千寒易去,一湿难除。

湿邪可以说是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中最难缠、最可怕的一个邪气。

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湿邪就好像身体中的小鬼,如果前期不处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关节炎、胃胀、便秘、湿疹、高脂血症、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还会导致甲状腺结节、肺结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甚至恶性肿瘤等。

图片

根据中华医学会统计,湿气会引发100多种疾病。而在我们身边,10个人中就有9个人有湿气的情况,可以说许多人都暴露在各种疾病的危险之下。

体内湿气重的10大信号 1、嗜睡贪睡 2、大便溏泻 3、舌苔厚腻 4、腹部肥胖 5、身体出虚汗 6、四肢沉重 7、脘腹胀满 8、精力下降 9、情绪抑郁 10、嗓子总有痰、痰多吐不完,

一旦出现其中2-3种表现,就要注意湿气的影响,小心体内的湿气加重了。

湿气为何难祛除?

为什么很多人的湿邪那么难除呢?这与它的特点有关。

湿邪就像下水管道似的,充满污秽,它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四个字重、浊、黏、滞。

,是指身体沉重,总想坐着,躺着,可是越趟越累,更加没有精神。

,是指整天昏沉,身体不清爽,脑袋像浆糊,思路也不清,记性还差,没有胃,喉咙总感觉有痰。

,是指大便黏腻粘马桶,舌苔厚腻刮不掉,血液黏稠不顺畅。

,是指大便排泄不爽,总觉得排不干净,小便滞涩不畅快,常觉得尿不净,胃胀腹胀,气机滞涩不畅。

为了帮大家解决湿气问题,梅子老师特意为大家来了“精准除湿”的内服食疗,外调经络的整体健康方案,并且根据不同体质、肠胃情况分别调整了配方,能化痰祛湿、健脾通肠,不仅治标而且治本。

3天健康养生训练营】

一学就懂,学完即用

疏肝气,祛湿气,调肠胃

抑制结节,预防大病

高血脂、脂肪肝调理方案

中医养生零基础的人也能轻松掌握

只需0.1元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长按二维码

马上入群

���

如何祛湿才有效?

中医认为脾不运化则生湿,脾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食物,但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会使肠胃内堆积大量运化不了的食物,这些食物会逐渐变成湿气,湿气在人体内时间久了还会凝结成比较黏腻的痰。

所以说,湿气是由于脾胃虚弱、水湿停聚所致,祛湿不健脾相当于白费功夫。

只要让脾功能正常发挥,湿气自除。

但真正的健脾,并不是捏几个穴位、吃几个食疗方就能达成的。

很多人对中医养生了解不深,想靠某些偏方、碎片化的养生知识来自行调理。却不知道,一旦吃了错误的食疗方、使用了错误的穴位定位方法和按摩手法,相当于“钝刀子割肉”,身体日渐受伤,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致病”!

中医养生知识博大精深,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

若想达到理想的养生效果,就需要配合系统、专业的知识,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功法、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不仅得调整日常的饮食习,还要建立成体系的中医养生观念。

标本兼治,内外兼调,才能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从而得到真正的健康。

在本期课程中,梅子老师将用直白的语言、生动的案例,把中医健脾知识讲得明明白白,让你一听就能被老师吸引。

不仅能学会如何辨别个人体质,更能掌握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