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妙用诗词做宣传

 源源不断 2022-07-04 发布于宁夏

毛主席善于洞察时局变幻,把握历史方位,运用各种手段开展宣传动员,进行宣传斗争。特别是妙用诗词做宣传,堪称我党宣传工作的典范。

大革命初,中国工人运动热火朝天,毛泽东在橘子洲头创作《沁园春·长沙》,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时代之问,表达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斗争愿望,感召了一代青年。大革命失败前夕,创作了《菩萨蛮·黄鹤楼》“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准确地预言了即将出现的革命危局,进行了“预宣传”。

土地革命时期,工农革命掀起了新高潮,毛泽东连续创作了《西江月·井冈山》“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清平乐·蒋桂战争》“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战地黄花分外香······寥廓江天万里霜。”《如梦令·元旦》“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风卷红旗过大关······十万工农下吉安。”《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这一期间蓬勃向荣、不断胜利的革命形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连作两首《渔家傲》“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又接连创作了《菩萨蛮·大柏地》“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清平乐·会昌》“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等,满怀激情地宣传了人民武装力量反击围剿并不断取得胜利的战斗场景,鼓舞了无数工农战士和革命青年。

在说不尽艰难险阻的长征路上,创作了《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十六字令三首》“快马加鞭未下鞍”“倒海翻江卷巨澜”。《七律·长征》“乌蒙磅礴走泥丸”“大渡桥横铁索寒”“三军过后尽开颜”。《念奴娇·昆仑》“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清平乐·六盘山》“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等,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诗人的浪漫情怀,激情颂扬了英勇无敌的工农红军和伟大的长征精神。解放前夕,创作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豪迈地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令。

上世纪五十年代,毛主席诗词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浪淘沙·北戴河》“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水调歌头·游泳》“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当惊世界殊。”《七律·送瘟神》“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等等。

进入六十年代,毛主席热情颂扬了劳动人民改天换地的伟大精神。《七律·到韶山》,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和决心。《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展示了新中国女性英姿飒爽的光辉形象。《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乱云飞渡仍从容······无限风光在险峰”,展示了中国人民从容不迫的定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杂言诗·八连颂》用朗朗上口的三字句赞颂“好八连,天下传······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形象深入人心。《七律·洪都》“彩云长在有新天”“年年后浪推前浪”,满怀激情地讴歌了社会主义新生事物。

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共四编,其中三编都是用毛主席诗词作编名:第一编“唤起工农千百万”,第二编“敢教日月换新天”,第四编“彩云长在有新天”。

毛主席用诗词做宣传,最为经典的当数那首《沁园春·雪》

1936年2月,毛主席率领红军东渡黄河抗日,在陕北小山村杨家沟遇到了一场大雪,触景生情,奋笔疾书,写下了这篇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

1945年,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与旧友柳亚子重逢,两人切磋诗词。柳亚子请毛泽东写一首词,推荐到重庆的报纸上发表。当时乌云密布的谈判氛围,毛泽东哪有闲情逸致吟诗作词,就答应将先前写的《七律·长征》拿去发表。当柳亚子拿到诗词时,却发现是《沁园春·咏雪》。柳亚子读了这首词爱不释手,不停地推荐给各方好友,好友们都争相传抄,一时间“洛阳纸贵”。重庆谈判结束后,11月14日,《新民报·晚刊》刊发了《毛词·沁园春》。接着,重庆《大公报》又于12月28日以《沁园春·雪》刊登了这首词,重庆各家报刊争相转载。

一首词轰动了重庆,轰动了国统区,整个国统区、全中国、全世界更多地认识了毛泽东、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并支持中国共产党。重庆人们开始怀疑蒋介石了。

蒋介石读完毛泽东的词怒不可遏,令国民党“第一才子”陈布雷也写一首词,把毛泽东的气势压下去。陈布雷写了一首,蒋介石看了不满意,又发动国统区一批文人都写。当他们把自己写的词拿给蒋看后,蒋大骂:党国养活了一批饭桶。骂完后,又自叹:我知道你们都尽力了,我蒋某人也“略输文采”啊。此时的蒋介石,在文采上已经彻底输给了延安的“泥腿子”!就这样,一首《沁园春·雪》扭转了中国革命的形势。善于以诗词为宣传手段的毛泽东,点字成兵,威力胜过蒋介石的千军万马!

1925年,国共合作时,毛泽东任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是“笔杆子”;蒋介石任黄埔军校的校长,是“枪杆子”。那时,春风得意的蒋介石根本没把毛泽东这个小书生看在眼里。

二十年后的重庆谈判,把持舆论阵地和文化资源的蒋介石万万没想到,自己会在文采上输给毛泽东。更让蒋介石无法接受的是,毛泽东借用的是重庆的媒体资源,要知道这可是他老蒋的主场啊!此时的蒋介石明显感觉到,自己后面的日子会很不好过。然而,更令他没想到的是,仅仅四年功夫,自己手中的笔杆子、枪杆子全都交给了谈判桌对面的毛泽东。

重庆谈判关乎中国未来命运。谈判前,蒋介石早已做好了精心安排,绞尽脑汁般给共产党、毛泽东设置障碍、制造压力,以迫使延安方面屈服退让,整个重庆都笼罩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氛当中。当然,毛泽东、周恩来也做好了“壮士一去不返还”的充分准备,从延安出来前,中央安排刘少奇代理主席职务,并临时增补陈云、彭真两个年轻人进入书记处。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的确考虑过扣押毛泽东,他在1945年9月27日的日记中反映了这个想法,直到10月6日才放弃了这个打算······

毛泽东用传统文化“诗词”这个载体,激情宣扬了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人民立场、历史远见和时代担当,《沁园春·雪》成为了“千古绝唱”。

中央档案馆保存有毛泽东《沁园春·雪》诗词手迹十多个版本,其中重庆谈判期间的有两个。给柳亚子的手稿是用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信笺写的,那也是今天大家见到最多的那个版本。另一个版本是写在册页上的,我有幸在中央档案馆仔细观赏过这个珍贵的册页本。

毛主席的书法向来龙飞凤舞、大气磅礴,为什么《沁园春·雪》的书法从章法到笔法都显得那么紧凑?看了这两个版本的真迹,破解了困扰我很长时间的这个疑问。信笺和册页的幅面都很小,不可能像专门给宁夏题写的《清平乐·六盘山》那样,在大幅宣纸上挥洒自如、豪迈率性。册页和信笺两个版本的字体、风格、布局都很相似,只是册页写得更有耐心、运笔更为精细。

原来,作为中共南方局的领导,董必武事先准备了一本空白册页,参加重庆谈判的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以及共产党的友人柳亚子等许多人都在册页上题诗、题字,留下了珍贵的墨宝。在那个特殊年代、特殊时期,若非董老的细心周到,我们今天就看不到这本见证重大历史转折的精美书法诗词册页。

毛主席不但善于用兵,更善于用笔,用宣传手段开拓革命和建设事业,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