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文光 | 考中生活——难以忘怀的时光

 天下孝义人 2022-07-04 发布于北京

往期回顾 

·  散落在风中的记忆

·  孝义民间传统面食习俗

作者:刘文光
孝义中学是文化大革命前孝义唯一的最高学府。她以严谨的治学精神、刻苦的学习风气而著称三晋大地。她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无数优秀的人才,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回顾短暂的学习时光,使自己受益匪浅,永生难忘。
我于1962年考入孝义中学,在初中59班学习。三年初中学习期间,开始吴桂娥老师任我们的班主任,之后是郭有德老师杨李英老师代几何,杨书忠老师代代数。我一直当班里的几何课代表。我们的老师真是含辛茹苦,将全部心血花在了我们的学习上;班里的同学学习也非常刻苦,学习风气相当好。当时,期中和期末考试后,都要以年级为单位,将各科总均分位列前十名的同学列榜公布,以促进大家急起直追,勤奋向上。在初一期末成绩榜上,我以各科总均分95.6分位列全年级第一。现在回想起来,尽管这种做法有不妥之处,但却为自己的学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5年初中毕业,我因家庭生活困难而有过考中专早就业的打算。但在老师们的动员下,还是考了高中。当时全县每年仅招两个高中班,我进了高15班。刚学完高中一年级的课程,全国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学生停课,搞串连、搞批斗,每日批老师、整领导,搞派性、上街贴大字报,无所事事。1969年征兵时候,我和同学一起到县人民医院报名参加体检,在全国“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的浪潮中,我参军到北京卫戍区当了兵。四年的部队生涯,对自己是个很大的锻炼。在部队,高中生很缺,十分受重视,我也尽自己所学,努力为部队建设做贡献。
1973年,退伍回家当了民办教师,1977年第一批民办教师转正,我通过考试,转为国家正式教师。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每个人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尽管当时我已娶妻生子、拖家带口,尽管我只有高中一年级的基础,但党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我为什么不拼力一搏,赶一赶这最后的末班车。1978年,我终于报名参加了高考,凭着自己扎实的知识基础,以374分的成绩考入了山西医学院。进校后,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拼命学习,如饥似渴地掌握知识。学满五年,本可以与其他同学一道进一步深造,但考虑到家中只有妻子一人支撑着家务,我只得放弃考研和留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分配回孝义,用自己的所学为家乡的卫生事业作贡献。期间,在任希圣恩师(时任卫生局长)的培养下,由局人事干事、办公室主任到卫生防疫站副站长,由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到主任医师,一步步走了过来,搞了十余年防疫站业务领导工作。2003年,由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搞了结核病防治工作。2009年退休后,仍留单位门诊,为防治孝义的肺结核病尽自己的努力。
原载于《雨润无声——校友回忆录》

作者简介

刘文光,1949年生,孝义市兑镇石践村人。孝中老高15班学生。大学本科,主任医师,曾任孝义市防疫站副站长。


更多人在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