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入围小说作品—《现金付款》

 萧逸帆520 2022-07-04

现金付款

/臧家军

樱花国际的早市,虽然不大,却十分繁华。卖鱼的,卖肉的,卖蔬菜的,卖水果的……什么都有。你想买什么,都能买得到。

在早市的西入口处,一个60多岁的老头,天天在那里摆摊卖菜。老头是离早市20里外的菜农。菜是他自己种的,专施农家肥,不打药,现摘现卖,新鲜环保。每天早晨,老头骑着辆旧三轮车,把几筐新鲜疏菜拉到这里卖,很受城里人喜爱。这不,老头刚卸下一筐菜花和一筐西葫芦,就围上来一堆人,你要俩菜花,他要仨西葫芦,两筐菜很快就卖光了。

很少赶早市的我,听说老头的菜是自己种的,又是现摘的,就挤进人群,抢了两个菜花,103斤,两个正好10元。付款时,老头说要现金。我顿时傻眼啦。自从有了微信、支付宝,我出门就不带现金了,哪还有现金啊。就在我为难之际,与老头临摊的卖菜姑娘说:“大叔,你扫我的微信吧,我找现金给你。”我无限感激地扫了姑娘的微信二维码,把姑娘找给我的现金,付给了老头。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购物用微信、支付宝支付多方便啊。老头为什么非要现金呢?也许是老头没有智能手机吧。

老头的菜确实比超市、菜贩子的菜新鲜。我自从买了老头的菜后,几乎天天光顾他的菜摊。每天去早市前,我就会想到老头,一想到老头,就会备好现金。一到老头的菜摊,我就选菜、称重、付款。有一次,我突然发现,老头的菜摊上多了个微信二维码。我选好菜,让老头称重后,说终于可以扫微信付款了。老头却说,你要是有现金,还是付我现金吧!我也没多想,认为可能是老头刚买了智能手机,还使用不熟,就把早备好的现金付给了他。

有一天,我从老头菜摊上买了黄瓜,还想买茄子和扁豆,而老头摊上没有,我只好再到别的菜摊上买。我撇开菜贩的菜摊,专挑菜农自己种的买。我惊奇的发现,这些菜农,不管是老头,还是老太太,付款时都要现金,即便有微信二维码,也很少使用。

出于好奇,我悄悄问一个老头:“老哥,你有微信二维码,扫微信收款多方便啊,怎么还非要现金付款?”

老头说:“你不知道啊,用微信收款,钱就不是我的了。”

我不解地问:“怎么会不是你的呢?”

老头说:“我不会用智能手机。这微信二维码,是我儿媳妇的。”

作者简介:

臧家军,男,山东诸城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当代文学院院部委员,出版通讯报告文学集《风景这边独好》《折得东风第一枝》。作品散见于《报告文学》《中国经济》《山东文学》《当代小说》《风筝都》《诸城文学》和《农村大众》《潍坊日报》等报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