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易义

 汽车_医生 2022-07-04 发布于河北

​张介宾《医易义》提出了“医易同源”“医易相通”。

张介宾说“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 “医易相通,理无二致”。

同源是从客观变化角度说的,相通是从理论角度上说的。

同源是从太极本原层面说的,相通是从阴阳(包括两仪四象五行八卦)道理层面说的。

张介宾认为,医与易都起源于“一”,因为天人万物都起源于“一”。

太极究竟是什么?

张介宾既依据朱熹的说法将太极说成就是理,即精神性的本体,

又依据张载的说法将太极说成就是气,是阴阳二气未分的统一体,即物质性的本体,“阴阳便是太极,此外更无余事”,“先天者太极之一气,后天者两仪之阴阳”(《类经图翼·运气上》)。

……

对于这些不一致,学术界大多认为是自相矛盾,有人说这是“宇宙生成论与宇宙本体论的矛盾”。张教授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认为这是先贤关于宇宙本原的一个伟大的“悖论”。

太极和无极谁为第一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儒家和道家的分歧,朱熹、张介宾将两者合一,其实是企图将儒家和道家融为一体;

理和气谁为第一的问题反映了理学派和气学派的分歧,朱熹、张介宾将两者合一,其实是企图将理学和气学融为一体。虽然这种企图最终没有成功,而朱熹偏于理,张介宾偏于气,但宇宙的本原、医易的本原可能不是一个单纯的理或气所能说明的,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无极或太极所能概括的。我们应该深入的思考朱熹、张介宾的“悖论”,或许解开这个“悖论”之日,就是解开宇宙本原、生命本原——医易本原之时。

“医易相通”通在哪里

张介宾从天道人理层面提出“医易相通”的观点,

医易相通就通在阴阳之理上。无论是天道还是人道,都离不开阴阳变化之理。

《周易·系辞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

《素问》也提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因此张介宾认为《周易》与《黄帝内经》的相同之处就在于都是对阴阳法则的精妙阐述。

张介宾认为,《周易》是论天地万物之理的,人作为天地万物之一种,当然也符合易理。

“今夫天地之理具乎易,而身心之理独不具乎易乎……医之为道,身心之易也。医而不易,其何以行之哉?”“易之变化出乎天,医之运用由乎我。”“《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这里张介宾把医易关系看成是内外、体用关系。言天地之理为外易,言身心之理为内易,因此易为体,医为用,体用不二,医易相通。

《周易·系辞传》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也,有人道也,有地道也,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说明易是论道的,易之道就是天地人(三才、三极)的总体规律,天地人三者是统一的,因而表现的特征和规律也是统一的。

《黄帝内经》亦有天人合一、三才合一的大量论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身半以上,其气三矣,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之分也,地气主之。”

张介宾称之为“天人一理”“人生禀二五之精,为万物之灵,得天人之中和,参乾坤之化育,四象应天,四体应地……天之气即人之气,人之体即天之体”。所谓“二五”就是阴阳五行。

《医易义》中详细介绍了阴阳变化规律,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以及六十四卦的生成变化过程。认为气的变化、万物的变化虽然形式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是由阴阳二气所产生。

以易理 解说 医理

张介宾不仅论述了医易在天人之理上的相通,而且以易理来解说医理。

《医易义》用了十四个“以……言之”的句式——以爻象言之、以藏象言之、以形体言之、以生育言之、以精神言之、以动静言之、以升降言之、以神机言之、以屈伸言之、以变化言之、以常变言之、以鬼神言之、以死生言之、以疾病言之,这十四个“言之”一气呵成,最后以“合而言之”作了总结。

由此说明《周易》作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影响到了中医学的脏腑理论、经络理论、阴阳气血理论、病理病机理论、诊断治疗理论、方剂本草理论等各个方面。

《黄帝内经》以五行的生克乘侮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张介宾进一步用卦象加以解释,如“离火临乾,非头即藏;若逢兑卦,口肺相连;交坎互相利害,入东木火防炎;坤艮虽然喜暖,太过亦恐枯干;坎为木母,震巽相便,若逢土位,反克最嫌;金水本为同气,失常燥湿相干;坤艮居中,怕逢东旺,若当乾兑,稍见安然。”(《类经附翼·医易义》)说明脏腑之间的生克乘侮、亢承制化的原理。

对学医者的要求

张介宾引用孙思邈的说法“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明确提出了学习中医必须学习《周易》的要求:“可以医而不知易乎?”

学医不学易和学易不学医,都是片面的、不足的。

学医而不学易的人,必定思路狭窄,不能从宇宙大道上把握人体生命的本质和规律;

而只知易不知医的人,必定满足于玄学空谈,不能解决任何具体问题,由于不能在身体上有所体证,因而对天地大道的把握也必定不够深刻全面。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相得益彰,才能弥补各自的不足。

张介宾对医易的论述以及个人成长的历程,对我们今天学习中医、领悟中医、发展中医都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