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5.人参养营汤详解研讨

 学中医书馆 2022-07-05 发布于山东

125.人参养营汤详解研讨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 人参养营汤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
    
组成;人参3克 白术3克 茯苓3克 炙甘草3克 炙黄芪3克 熟地2.3克 远志1.5克 北五味子1.5克 当归3克 陈皮3克 桂心3克 白芍4.5克 生姜3片 红 枣3枚
加减;  
1.遗精便泄,加龙骨;
2.咳嗽,加阿胶;
3.热象不显者,白芍之量宜减。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贫血、病后虚弱、神经衰弱、溃疡久不愈合等慢性虚弱性 疾病属气血两虚证者。 1.贫血   2。溶血性黄疸 1.排尿性晕厥 2.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3.减轻泌尿系统癌症化疗的副作用   4。抑制放疗而致的造血功能障碍  5.男性不育症[功用] 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主治] 心脾气血两虚证。倦怠无力,食少无味,惊悸健忘,夜寐不安,虚热自 汗,咽干唇燥,形体消瘦,皮肤干枯,咳嗽气短,动则喘甚,或疮疡溃后气血不足,寒 热不退,疮口久不收敛。 本方是治疗气血两虚,心神失宁的常用方,临床运用时应以气短乏 力,心悸失眠,口干唇燥,舌淡红,脉细弱或细数无力为使用要点。
人参养荣汤(养荣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13)
    [组成]  黄芪  当归  桂心  甘草炙  橘皮  白术  人参各一两(各30g)  白芍药
三两(90g)  熟地黄  五味子  茯苓各三分(各22g)  远志去心,炒半两(15g)
    [用法]  上锉散。每服四大钱(12g),水一盏半(300m1),加生姜3片,大枣2个,煎至七分(200m1),去滓,空腹服。
    [功用]  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主治]  心脾气血两虚证。倦怠无力,食少无味,惊悸健忘,夜寐不安,虚热自
汗,咽干唇燥,形体消瘦,皮肤干枯,咳嗽气短,动则喘甚,或疮疡溃后气血不足,寒热不退,疮口久不收敛。
    [病机分析]  积劳虚损,气血日耗。脾气虚弱则倦怠无力,食少无味;土不生金,
肺气亦馁,故咳嗽气短,动则喘甚,自汗。《玉机微义》卷17说:“血盛则形盛,血弱则
形衰”,血虚心神失养,则惊悸健忘、夜寐不安;形体失濡则皮肤干枯,肌肉羸瘦;阴
血不足,阳无以制,则虚热内生,咽干唇燥。疮疡溃后,久不收口等亦为气血不足,肌
肉筋骨失于濡养之象。由此可见,本方治证临床症状虽多,但均由心脾气血虚损而致。
    [配伍意义]  本方所治为心脾气血两虚而兼有内热之证,故方中重用酸寒之白芍,
以养血补虚,敛阴止汗,兼清虚热;人参大补元气,为养心益肺补脾之要药,二者合
用,益气养血,共为君药。当归、熟地助白芍以补血,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助人参
以补气,并助白芍固表敛汗,肉桂鼓舞气血生长,均为臣药。佐以陈皮行气和胃,远
志、五味子养心安神。再加生姜、大枣调和脾胃,用为使药。诸药相伍,共奏益气补
血,养心安神之功。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益气补血药配伍行气和中之品,使补而不滞;二是益气养
血配伍宁心安神之药,故使本方兼具养心宁神之功。
    [类方比较]  本方与十全大补汤组成相似,均用于气血两虚证候的治疗。但本方重
用白芍,故药性偏寒,且无行气动血之川芎而多养心安神之五味子、远志,较之十全大
补养血之力尤著,并增宁心清补之功,故宜于气血大虚而偏热,兼有心神失宁之证者;
而十全大补汤中诸药用量相等,故药性偏温,宜于气血大虚而偏寒之证。
    本方十二味药中有九药与内补黄芪汤相同,仅少川芎、麦冬,而多橘皮、白术、五
味子。因无川芎且重用白芍而补血之力更强,有白术则补气之功亦佳,再加五味子养心
安神,橘皮理气行滞,本方补益气血,养心安神作用较胜,故方以“人参养荣汤”名
之;内补黄芪汤因无白术、五味子,故补气、安神与补血之功均不及本方。二方均为补
中兼清之剂,但后者主要用于疮疡外证的治疗。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是治疗气血两虚,心神失宁的常用方,临床运用时应以气短乏
力,心悸失眠,口干唇燥,舌淡红,脉细弱或细数无力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  遗精便泄,加龙骨一两;咳嗽,加阿胶;热象不显者,白芍之量宜减。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贫血、病后虚弱、神经衰弱、溃疡久不愈合等慢性虚弱性
疾病属气血两虚证者。
    [使用注意]  气血两虚证而兼有寒象者不宜。
    [源流发展]  本方原名“养荣汤”,为南宋医家陈言所制,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
论》(撰于1174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5淳祜新添方转载本方时更名为“人参养
荣汤”。对于本方的适应范围,原书已作了详尽地论述:“积劳虚损,四肢沉滞,骨肉酸
疼,吸吸少气,行动喘咳,小便拘急,腰背强痛,心虚惊悸,咽干唇燥,饮食无味,阴
阳衰弱,悲忧惨戚,多卧少起;久者积年,急者百日,渐至瘦削,五脏气竭,难可振
复;又治肺与大肠俱虚,咳嗽下利,喘乏少气,呕吐痰涎”,论中关于本方主治证候病
理的描述有“积劳虚损”,“阴阳衰弱”,“五脏气竭,难可振复”等,可见陈氏制方之旨
在于以本方大补五脏阴阳,用治多种虚损劳伤之重证,而且侧重于养血补虚,故以“养
荣汤”名之。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又对本方的适应范围不断有所补充,如《校注妇
人良方》卷24以其治“溃疡寒热,四肢倦怠,体瘦少食,面黄气短,不能收敛”,以及
大疮愈后气血大伤者。《医方集解.理血之剂》则将本方用于“发汗过多,身振脉摇,筋
惕肉困”之证。本方组成乃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去动血之川芎,再加黄芪、肉桂以增补益
之力;加五味子、远志以养心安神;加橘皮以行气和胃而使补而不滞,从而使本方成为
一首大补气血,养心安神之剂。本方原为汤剂,后世还有用作丸剂者,名“人参养荣丸”(见《中国医学大辞典》)。
    [疑难阐释]  关于组方来源  本方作者与十全大补汤的作者处于同一时代而略早,
故其制方渊源既非八珍汤,亦非十全大补汤。观其立法与内补黄芪汤均属益气养血,补
中兼清之剂,故本方的用药配伍是否受其影响,尚有待探讨。
    [方论选录]
    1。吴昆:“脉者,血之府。脉极者,血脉空虚之极也,此由失血所致。心主血脉,
脉极则无血以养心,故令忽忽喜忘。荣血有余,则令人悦泽颜色;荣血不足,则令人色
天而颜色少也。眉发者,血之所养,荣血不足,故令眉发堕落。人参、黄芪、白术、茯
苓、甘草、陈皮,皆补气药也,荣血不足而补气,此《大易》之教,阴生于阳之义也。
阴者五脏之所主,故用当归泽脾,芍药调肝,熟地滋肾,五味益肺,远志宁心,五脏和
而阴血自生矣。桂性辛热,热者人心而益火,辛者人经而利血,又心为生脉之原,故假
之引诸药人心而养荣血于脉耳。”(《医方考》卷3)
    2.柯琴:“古人治气虚以四君,治血虚以四物,气血俱虚者以八珍,更加黄芪、肉
桂,名十全大补,宜乎万举万当也。而用之有不获效者,盖补气而不用行气之品,则气
虚之甚者,无气以受其补;补血而仍用行血之物于其间,则血虚之甚者,更无血以流
行。故加陈皮以行气,而补气者,悉得效其用;去川芎行血之味,而补血者,因以奏其
功。此善治者,只一加一减,便能转旋造化之机也。然气可召而至,血易亏难成,苟不
有以求其血脉之主而养之,则营气终归不足。故倍人参为君,而佐以远志之苦,先人心
以安神定志,使甘温之品始得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又心苦缓,必得五味子之酸以收敛
神明,使营行脉中而流于四脏。名之曰养荣,不必仍以十全之名,而收效有如此者。”
(录自《古今名医方论》卷1)
    3.王子接:“养营者,调养营气循卫而行,不使其行之度数疾于卫也。故于十全大
补汤中减川芎行血之品,独用血分填补收敛之药,则营行之度缓于气分,药中加广皮行
气之品,则卫行之度速。观其一减一加,便能调平营卫,使其行度不愆。复远志、五味
者,《经》言营出中焦,心经主之,以远志通肾,使阴精上奉于心;佐以五味收摄神明,
一通一敛,则营有所主而长养矣。”(《绛雪园古方选注》卷中)
    4.陈念祖:“十全大补汤为气血双补之剂,柯韵伯病其补气而不用行气之品,则气
虚之甚者,无气以受其补,补血而仍用行血之药于其间,则血虚之甚者,更无血以流
行,正非过贬语。而人参养荣汤之妙,从仲景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套出。何以知之?
以其用生芍药为君知之也。芍药苦平破滞,本泻药,非补药也;若与甘草同用,则为滋
阴之品;若与生姜、大枣、肉桂同用,则为和荣卫之品;若与附子、干姜同用,则能急
收阳气,归根于阴,又为补肾之品。虽非补药,昔贤往往取为补药之主,其旨微矣。此
方以芍药为君,建中汤诸品俱在,恶饴糖之过甜动呕,故以熟地、当归、白术、人参诸
种甘润之品代饴糖,以补至阴。然饴糖制造,主以麦蘖,麦为心谷,心者化血而奉生身
也,故又代以远志之人心;麦造为蘖,能疏达而畅气也,故又代以陈皮之行气。建中汤
中原有胸满去枣加茯苓之例,故用茯苓。细思其用意,无非从建中套来,故气血两虚变
见诸症者,皆可服也。其以养荣名汤奈何?心主营而苦缓,必得五味子之酸以收之,使
营行脉中而流于四脏,非若十全、八珍之泛泛无归也。按《神农本草经》云:芍药气味
平苦无毒,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止痛,利小便,益气。原文只此二十
九字,后人妄改圣经而曰微酸,是没其苦泄攻坚之性,而加以酸敛和阴之名,则芍药之
真面目掩矣。不知古人用法,或取其苦以泄甘,或取其苦以制辛,或取其攻利以行补药
之滞,皆善用芍药以为补,非以芍药之补而用之也。但芍药之性略同大黄,凡泄泻务必
去之,此圣法也。《本经》不明,宋、元以后,无不误认为酸敛之药,不得不急正之。”
(《时方歌括》卷上)
    5.唐宗海:“此方即中焦取汁,奉心化赤以为血之义。参、芪、术、草、大枣,大
补中焦,中焦谷化则汁益生,故加陈皮以化谷;中焦水停则谷不化,故加姜、苓以别
水。水谷既化,中焦之汁自生矣。再用归、地多汁以引其汁,凡系妇人催乳,用此足
矣。若必令其奉心化血,则宜芍、味以敛之,使荣行脉中而不外散;加桂心、远志启导
心火,以助其化赤之令。补中者,开血之源也;导心者,化血之功也;敛脉者,成血之
用也。此心火不足之治法,与炙甘草汤、建中汤相近。”(《血证论》卷7)
    [评议]  本方与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组成相类,故诸家多联系各方对本方的配伍
意义进行分析。如柯氏论去川芎,加陈皮之理云:“盖补气而不用行气之品,则气虚之甚
者,无气以受其补;补血而仍用行血之物于其间,则血虚之甚者,更无血以流行。故加
陈皮以行气,而补气者,悉得效其用;去川芎行血之味,而补血者,因以奏其功”,分
析透彻,颇有见地。陈氏则对重用白芍之义进行了论述:“芍药苦平破滞,本泻药,非补
药也;若与甘草同用,则为滋阴之品;若与生姜、大枣、肉桂同用,则为和荣卫之品;
若与附子、干姜同用,则能急收阳气,归根于阴,又为补肾之品”,从与不同药物配伍
而体现出的不同功效来阐释白芍的作用,亦有其独到之处,惟其云白芍为泻药之论有失允当。    .
    [验案举例]    ,
    1.贫血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1:35):某女,50岁。患贫血7—8年,血红蛋
白5--7g。近2周来常有昏厥之象,面色无华,心慌耳鸣,少气懒言,易汗纳差,舌淡
而胖,苔薄白,脉沉细。辨证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先用归脾汤7剂,继用本方大补
气血,共服34剂,血红蛋白上升至9.5g,症状逐渐消失。
    按语:本案乃贫血重症,以致时发昏厥,伴见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心慌耳鸣,易
汗纳差,结合舌苔、脉象,当属心脾气血两虚而致,故先予归脾汤益气养血,健脾养
心。俟心神渐宁,再予人参养荣汤大补气血而收效。
    2。溶血性黄疸  《山西中医))(1989,5:54):某男,16岁,学生。患者巩膜黄染40
余日,近1周来加重,伴疲乏无力,不思饮食,寐差。查肝功能:麝浊试验及谷丙酶均
正常,黄疸指数25单位,总胆红素64.98~mol/L,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凡登白试验间
接反应阳性;尿三胆阴性,血红蛋白70g几。临床诊断:溶血性黄疸。服用肝太乐、维
生素C片及清热利湿退黄中药10余剂罔效,即日来诊。诊见:两眼巩膜黄染如橘色,
皮肤萎黄,疲乏无力,气短懒言,不思饮食,面色苍白无华,寐差,小便黄,舌淡,苔
微黄,脉细弱无力。施以健脾利湿,益气养血,利胆退黄之剂。处方:党参12g,焦白
术12g,茯苓12g,当归6g,炒白芍9g,熟地黄9g,炙黄芪12g,陈皮9g,炒远志12g,
五味子9g,茵陈20g,黄柏10g,栀子10g,金钱草15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3
枚,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10剂后,黄疸大减,巩膜微黄,食欲增加,气短乏力明
显减轻,寐可,检查血红蛋白增至100g/L,效不更方,继服上药。三诊黄疸消失,面
色红润,精神饱满,血红蛋白增至130g/L,嘱其每月服药5剂,连服3个月,以善其后。
    按语:黄疸之因固然多为寒湿或湿热,但亦有气血亏虚而致者,故张介宾有黄疸
“则全非湿热,而总由血气之败,益气不生血,所以血败,血不华色,所以色败”(《景
岳全书》卷31)之论。本例患者两目黄如橘色,似为阳黄,但初用清利湿热,利胆退
黄方药却未能奏效。再审其虽两眼巩膜黄染鲜明,然又伴有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气短
懒言,纳少寐差,舌淡等一派心脾气血两虚之征,遂投以人参养荣汤补益心脾气血,再
加茵陈、黄柏、栀子、金钱草等清利湿热退黄之品,补益之中参以清利,虚实并治,标本兼顾,药证相合,乃收良效。
.    [临床报道]
    1.排尿性晕厥  以人参养荣汤加味治疗排尿性晕厥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
发病年龄在18--40岁23例,40岁以上2例;病程1个月一5年;经西医诊治无效者14
例,余11例为初次就医。多数(20例)患者无诱因可循,只有少数(5例)在发作前
有精神紧张,过劳,失眠,纳差等因素。发作于清晨或午睡后起床排尿者15例,发生
于其它时间者10例。发作时主要症状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移时自醒,醒后稍经休
息则复常。晕厥时意识丧失较短暂,最短仅30秒钟,最长5分钟。发作最少2次,最
多96次。25例中血压均正常,经作姿位性血压试验,无1例直立性低血压。经化验室
测定血糖,22例为80--120mg%,3例为65--100mg%(吴福氏法)。合并有浅表性胃
炎2例,神经衰弱3例,肺结核2例。处方:人参、熟附片、柴胡、升麻、炙甘草各
6g,黄芪45g,当归、白芍、熟地、白术、茯苓、陈皮各12g,五味子15g,远志、石
菖蒲、肉桂各15g,生姜3片,大枣10枚。水煎温服,每日1剂。结果,痊愈(3年以
上未发作者)20例,显效(2年内未发作者)3例,有效(1年内未发作者)1例,无
效(经治1月仍发作者)1例。其中服药最少6剂,最多达60余剂uj。
    2.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以17例MC了D(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连
续给予人参养荣汤提取剂(每El 9g,分3次服)4周,对可长期服药的病例4周后继续
给药。对给药前后的临床症状(包括雷诺现象)及各种检查数值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
研究期间服用的类固醇剂及非类固醇抗炎剂等不变,但除外服用作用于血管药物的病
例。另外,用热像图测定相关区域的皮肤温度,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雷诺现象明
显改善3例,改善6例,稍改善3例,无变化5例。稍改善以上的改善率为70%,无恶
化例。热像图显示第4指区域的皮肤温度明显升高(户<0.05)。长期服药例中有2例MC7D的活动性改善lx。
    3.减轻泌尿系统癌症化疗的副作用  研究对象为1991年1月一1992年6月的泌尿
系统癌患者35例,连续给予人参养荣汤提取剂(每次2.5g,1日3次,饭前服用)4
周以上。其中术后给药的患者工6例,与抗癌药并用的患者工9例。根据自觉症状的改善
程度、体重、血液常规及生化检查值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患者中显著改善2
例,改善6例,稍改善3例,不变或恶化5例,改善率为68.8%;投药12周以上的8
例,显著改善2例,改善2例,稍改善2例,不变或恶化2例,改善率升至75.O%。给
予抗癌药物的患者中显著改善3例,改善5例,稍改善4例,不变或恶化7例,改善率
为63.2%;给药12周以上的10例中,显著改善3例,改善1例,稍改善3例,不变或
恶化3例,改善率升至70.o%。由此认为,人参养荣汤对泌尿系统癌患者根治术后全
身状态的恢复和减轻化疗副作用的有效性极高L3j。
    4。抑制放疗而致的造血功能障碍  对恶性肿瘤患者在放疗同时并用人参养荣汤,
与非投与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患者年龄39—65岁,放疗用Linac 6nV X线(乳腺
部并用电子束照射)。服药组(宫颈癌5例,乳腺癌2例,肺癌1例)饭前30分钟连日
服用人参养荣汤提取剂7.5—9.0g/d,至放疗结束。结果,服药组与对照组在放疗开始
后2周白细胞均迅速降低,但前者的降低受到抑制,特别是对中性粒细胞的抑制作用显
著。并有明显抑制血小板减少的效果,且早期即予恢复。血红蛋白两组均未见降低C4j。
    5.男性不育症  以诊断为精子缺乏或精子活力不足,并根据泌尿科检查结果诊断
为原发性精子生成功能障碍的6例患者为治疗对象,连续给予人参养荣汤颗粒剂7.5g/
d至妊娠。同时,根据妇产科不孕症的治疗原则,检查女方的不孕因素,确定无难治性
疾患。在给予人参养荣汤的过程中进行诱发排卵和人工受精,人工受精未采用清洗浓缩
法,而采用将0.5ml完全液化的原精液注入子宫内的方法进行。另外,还在人工受精时
观察了精液的变化。结果,6例的平均精子浓度给药前为(24±15)X 109/L;’给药第1
个月上升至(71±53)×10,/L。同样,精子运动率从35%±16%上升至45%±8%,
给药第1个月精于浓度为给药前2倍以上的有4例,其中2例均经第2次人工受精妊
娠,1例最终流产,1例仍在妊娠中。在精子浓度没有变化的病例中,也有1例于给药
后经第1次人工受精妊娠,该患者在人工受精时的精子浓度为6 X 10。几,精子运动率
50%,虽然精液检查结果极其不良,但仍妊娠成功,并顺利地经阴道正常分娩一体重
3800g的男婴。全部病例在服药过程中均未出现副作用。以上结果表明,人参养荣汤对
男性不育症,尤其是原发性精子生成功能障碍有效L5j。
    [实验研究]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用人参养荣汤和低剂量的强的松龙从6周龄始给MRL/I小鼠
灌胃,每周5次,观察到此联合疗法能显著延长MRL/I小鼠的生存期,并降低外周血
中抗ds。DNA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水平。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联合治疗能显著减
少淋巴器官中异常B220、T细胞数,并可能由此增强脾细胞和淋巴结细胞对丝裂原的反应(6J。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