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唐圣地——安陆

 吴三元晒书台库 2022-07-05 发布于海南

李唐圣地——安陆

许清波

公元626年农历6月4日,大唐都城长安,爆发了一场著名的——玄武门之变。这场政变不仅开启了李唐后世的魔咒,后世李氏帝王上位不顺遂,还终结了李渊的帝王生涯,李渊嫡妻所生,与李世民一母同胞的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被杀,李渊想庇护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他的亲孙子们,也在当年尽数惨遭李世民屠戳,其中包括李建成二儿子实际的皇长孙安陆郡王李承道。

大唐长安东南方位,700公里之外,624年由李渊设置的安州大都督府,这座秦岭以南,辖长江南北48州,此时是李渊在620年6月授封为赵王的李元景担任大都督,是当时南中国最显赫的城市。史载,自李元景担任安州大都督后,作为前朝隋国时一级政区的安陆总管府,民众在隋末战乱中流离失所,此后都陆续回到安陆。伴随宫廷政变,这座李渊幼年成长,其父李昞奋斗过的城市,地位也就变得颇为敏感。

李元景从安州大都督位置上被调离,由李世民妻舅,犯了错误的高士廉接任,政治意味浓厚。627年2月,已经登上帝位的李世民,对全国进行区划大调整,并州、县,分十道,安陆在李唐的政治地位由此降低,辖州县数量激剧减少,逼真演绎着一朝天子一朝“城”,安陆保留为淮南道监察区西部的中心城市,设置有管府的安州都督府,仅辖九州,为李唐一级政区,却永远的丧失了与后来的并州太原、荆州江陵成为李唐北都、南都的机会。

100年后,诗人李白来到安陆,后来成长为大诗人,誉为诗仙。今人不太能理解,大诗人为什么会停留在今天这样一个小小的县级市安陆。而这个疑问,放在李渊父亲,事实上的首个唐国公,就任安州总管李昞身上,也同样适用。用世俗的眼光,放在当时时代背景下,李白到安陆,何尝不是在寻找机会。大唐时期的安陆,留有李唐王朝的龙根。而在李世民祖辈李昞所处时代,安陆处于南北朝廷对峙前沿,是各国势在必得之地,地位举足轻重,也是那个时代精英建功立业的前沿热土。

556年12月,西魏恭帝在权臣宇文护威迫下禅位给堂弟宇文觉,北周建立。后一年,宇文氏为笼络上层人心,对西魏旧臣进行封赏,551年过世的李渊爷爷著名的西魏八柱国之一陇西郡公李虎,被追封为唐国公。564年,李渊父亲李昞以嫡长子身份世袭唐国公,二婚的李昞在此之前,已经与今天名满天下的最牛丈人独孤信四女儿独孤伽彩成婚,不久外放出任安州刺史,迁安州总管,李昞带独孤伽彩赴任,居家安陆,二年后李昞第四子李渊出生,史载出生于长安,疑问颇多,李渊可能出生于安陆。

安陆原属于南朝梁,在梁朝侯景之乱期间,原本实力最弱的西魏,在公元549年间,将领杨忠(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父亲)攻取南梁安陆。在此之后,安陆基本上成为西魏和北周在与东边的北齐和南边的梁朝与延后的南陈之间势在必得的战略核心区,三方势同水火,左右全国形势。南陈宣帝太建年间,南陈北伐,又将安陆夺取。北周末期,杨坚准备篡夺北周国祚之际,北周国丈郧州总管司马消难附陈,以安陆为基地,以辖下的九州八镇为基础,起兵反抗杨坚,是隋朝立国之际,轰动国际的一件大事。

彼时安陆因为地理位置突出,不管属于南朝还是北朝,都会倾注人力物力给予建设,汇聚有大量英才,在这种背景下,安陆此时人才济济,率先登上历史舞台的安陆人,南朝梁、陈时期的名将徐度,助力南陈开国皇帝陈霸先打下帝业基础,算南陈原始股东;后世为安陆人熟知的安陆许氏开基之祖许绍,其祖辈父辈均入迁安陆为家,在北周、隋朝任职地方主官;唐初名将樊兴祖辈、曾祖、高祖辈也是出任北朝地方主官,伴随北朝国土扩张,遂易家于安陆;唐高宗朝宰相安陆人郝处俊其高祖、曾祖也就家于安陆,先后出任南朝梁和北朝周的地方主官。徐度因为自身功业显著留名青史,而许氏、樊氏、郝氏因为子孙名高,家族延续脉迹清晰留名。在南北朝期间任职安陆的总管、刺史,一大批影响历史进程的重量级人物,左右着国际形势。

北周李渊父亲李昞,也是在此种时代大背景下调任安陆,到李昞调离安陆的568年,前后不过5个年头,再到李昞572年过世,李渊虚岁八岁,实际只有六周岁,而李昞调离安陆时,李渊不过仅仅3岁。许绍附唐之后,李渊致书深情追忆,说“昔在子衿,同游庠序,……且在安州之日,公家乃莅岳州……”,可以确定,李昞不仅置家安陆,而且在调离安陆带兵驻守长安时,可能考虑到安全,并没有立即举家迁移到长安,而是将家小仍然留在安陆,也就有了李渊青少年时期在安陆度过了一段并不算短的青春时光,也让安陆人樊方、樊兴父子及历史上留名的马元规,融入李家,后随迁到太原,为李家效力疆场。

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吴王李恪即将再次赴任安州都督,世民留下了著名的《诫子书》说“吾以君临兆庶,表正万邦。汝地居茂亲,寄惟籓屏……”,李世民作为李昞的孙子,李渊的儿子,自然对祖、父辈的历史熟悉,书中“茂亲”,指有才德的亲属,也间接反馈,作为子孙辈的李世民,对长辈战斗生活过的安陆,承认是故乡,与李家有乡情和亲情之谊。历来帝王潜邸,在当朝都具有象征意义,不管是后世北宋时期,宋徽宗将宋神宗工作过的安州升为德安府,还是朱元璋将自己老家凤阳预设为明朝中都,明朝中期嘉靖帝将自己的潜邸安陆府升为三大名府的承天府。这种思维历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李渊登基之后,也在这样干。620年6月,封皇子元景为赵王……皇孙承宗为太原王,承道为安陆王。李承宗和李承道是太子李建成的儿子。皇长孙李承宗所封的太原王,太原是李渊从615年授太原留后,到617年反隋,工作生活仅仅二年的地方,但是毕竟是李唐的“龙兴之地”,除都城长安,在太原之外,安陆是李渊心目中最重要的地方。他对第三代家族成员的分封布局已经清晰呈现出来。在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前,太原王李承宗早卒,李承道是事实上的皇长孙。不仅如此,四年之后(621),李渊又将未成年的赵王李元景,授予安州大都督。李元景是李渊在位期间,除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这三位成年皇子外,唯一授官的未成年皇子,安陆在李渊心目中的定位再次被强化。

李世民登基(627)之后,将赵王李元景调离安陆,撤掉安州大都督府,在全国区划改革中,仅保留安州都督府。此后八年,安州都督所托何人,史无记载。史料显示,李渊退为太上皇,但是李氏父子之间,当时依然有“摩擦力”,李世民有“留一手”之嫌,作为李渊成长地,安陆有被雪藏迹象。李世民一朝,在对皇弟与皇子的赐爵上,完整的绕开了安陆,只是在李渊逝世后,将有凌英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张亮,授予郧国公。

634年,太上皇李渊已经垂垂老矣!李世民将李唐首位滕王皇弟李元懿外放安州都督,这位皇弟在李渊子嗣中颇有作为,但是在安州都督位上的政绩,史无载。635年,李渊过世,后一年,李世民将其调离,由自己的第七子蒋王李恽接任安州都督,这个纨绔子弟,惹得安州上下怨声一片。大概为了不倒老李家在安陆的口碑,李世民爷爷李昞任职安州总管时可谓有口皆碑。仅一年,将李恽调离,李世民把精挑细选,用庶出长子,觉得跟自己一样英明的吴王李恪调任安州都督。李恪是李世民诸子中颇有才干的皇子,李世民过世后,到653年李恪被长孙无忌诬陷冤杀,安陆基本由李恪驻守。

649年继位的唐高宗李治时期,安陆是李世民第八子纪王李贞和第十子越王李慎出任安州都督,李治是太宗第九子,也就是李治的皇兄和皇弟先后长期驻守安陆。李贞和李慎,两人好学颇有能名,皇族中称“纪、越”。直至武则天与李唐皇族争斗交织时期,越王李慎被调离安陆。也是在此期间,安陆人许圉师、郝处俊先后出任宰相。并且郝处俊深深的得罪了中国历史上最彪悍的母老虎武则天,死后还被掘墓鞭尸。

武则天继位时期,李唐子孙被屠戳几尽,国祚近乎绝断,至于后起的玄宗李隆基,这位善于谋略的帝王,掀起一连串的宫廷政变,最终牢牢把控朝政,晚年经历“安史之乱”,此后的李唐皇朝,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李唐皇帝们上位都少有嫡长子顺利就位,皇太子成为高风险职业,在潜邸还得俯身与阉人们搞好关系,仰人鼻息;朝堂之外,地方上藩镇们也越来越尾大不掉,反叛此起彼伏,不管是都督还是节度使,彼此攻伐,变得动荡不堪,李唐越来越稳不住局面。国祚延续都成问题,圣地早已经不在。

806年,元和元年首任奉义军节度使,也是最后一任奉义军节度使伊慎被调入朝,治安陆的这一维持六年的藩镇彻底被撤销,安州划入治武昌的鄂岳军,安陆历史上最显赫的时期自此落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