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晓岚巧舌辩“笔误”

 付春文苑 2022-07-05 发布于浙江

本文是付春文苑推出的第(406)篇文章,如果想看更多,请关注公众号。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那就点“在看”以后转走,谢谢!

(本文刊发2010年第1期《读者》杂志
孔夫子以礼名扬天下,吸引了天下众多的游人前来孔子故里前来拜谒。
这里谈孔府里面的两道门先说二门后谈大门。
进得孔府大门,有石铺甬道直通二门。穿过第一进院,便是孔府的二门。二门与大门的不同之处是中间辟门,左右次间是实墙,门上有明代李东阳所书的“圣人之门”的竖匾。平时府内来往行人只走两侧的腋门,正门一般不开。二门内又有屏门,明代皇帝朱厚亲颁“恩赐重光”匾额,人们故称“重光门”。


过去只有皇帝接圣旨,放十三响礼炮,此门才徐徐启开,这样的“塞门”和“仪门”只有孔府封爵后的“邦君”,才能享受此荣。皇帝从重光门中央门步入时,陪同的文武大臣只能走两侧的边门,文官走左,武官走右。据说,毛泽东同志来过孔府,服务员把门打开后,主席绕道而走,可见主席之谦逊。重光门也曾为国内外重要的国家领导人开启过(chairman jiang就从此走过),但平日依旧是大门紧闭,以示威严。
 
再说孔府第一道大门。
清朝第一才子纪晓岚在参拜孔子墓时,为孔府题写了一副楹联,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为“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此联对仗工稳,意蕴不凡,书法自然流畅,文字读来非常大气。孔家主人在欣赏之余,却又发现这副出自天下第一才子的联语中有两处明显的“硬伤”。一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中的“富”字上面缺一点;二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中的“章”字一竖直通“立”字。
 
纪晓岚从旁人读对联时的表情中,怀疑刚才所写的字里面可能出了点问题,低头仔细一看,果然有两个字笔误。他想,自己乃是全国知名大学士,又是当今圣上最宠的才子,无论如何也要将眼前这难堪的局面应付过去。纪晓岚不愧是大名士,脑筋一转,便伶牙利齿地主动向人们讲了起来。
 
他说是自己是有意这样写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寓意是“富贵无头”,盼望孔府家的后人,沾了圣人的灵气,日子越过越好;“章”字一竖直通到上面,寓意孔老夫子的“文章通天”、无与伦比,永远是天下第一位的。
 
纪晓岚的这番解释,抬高了孔子的地位,表达了对孔子后人的祝福和对“圣人”文章道德的崇敬之情,孔家人当然十分高兴。随即请人将这副楹联刻成吊牌,与严嵩的墨迹匾额“圣府”一起,挂在孔府的大门前。
 
纪晓岚的“笔误”,使得那副“无头富贵、通天文章”的楹联从此誉满天下,并号称“天下第一奇联”。“富贵无头,文章通天”,多么醒目;“与国咸休”、“同天并老”,多么贴切!让人不得不佩服纪晓岚的文才。
 
也有人说,纪晓岚是故意“笔误”,因为两处“笔误”都刚好在第6个字,目的是想让后人在祭奠至圣先师的同时,也记住历史上还有一个纪大才子。无论怎么样,人们不得不秉赋纪晓岚的铜嘴铁牙和利齿。

 

文章曾经刊发

纪晓岚巧舌辩“笔误” 

  日期: 2012.05.24  来源: 宿迁晚报   版次: 第B03版(梧桐巷)

  内容: ●轶事 李付春(山东)孔夫子以礼名扬天下,吸引了天下众多的游人前来孔子故里拜谒。清朝第一才子纪晓岚在参拜孔子墓时,为孔府题写了一副楹联... ...

纪晓岚巧舌辩“笔误”

刊名:知识窗(往事文摘)  出版日期:2012  期号:第10期  

纪晓岚的“笔误”

作者:李付春  刊名:思维与智慧  出版日期:2010  期号:第6期

纪晓岚的"笔误"

刊名: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出版日期:2010  期号:第2期

纪晓岚的“笔误”成奇联

作者:李付春  刊名:生态文化  出版日期:2013  期号:第1期

纪晓岚的“笔误”

作者:李付春  刊名:龙门阵  出版日期:2009  期号:第9期 

纪晓岚的“笔误”/私人格言

刊名:财会月刊(会计)  出版日期:2009  期号:第12期上中

《读者》(乡土人文版)10年第1期

当您读过这篇文章后,请点亮“在看。还可点击“阅读原文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