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咱不玩儿了,马上开学

 付春文苑 2022-07-05 发布于浙江

 本文是付春文苑推出的第50篇文章,如果想看更多,请关注公众号。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那就点“在看”以后转走,谢谢!

收起“玩心”迎开学

/李付春

暑假马上结束,新学期即将开始,玩了两个月的中小学生真在家玩野了。像脱缰的小野马一样,每天除了玩手机、看碟、看电视外,他们吃饭不分时候、睡觉不按钟点、穿衣不按规矩,整个作息时间全乱了。甚至有的中小学生看起电视、玩起游戏来不分昼夜,这与学校的作息时间一点也不同步了。如果不在开学之际强行纠正的话,一旦等到开学后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薄弱,很容易受环境影响。因而每到新学期的开始,“开学恐惧症”就出现了,孩子对学校产生了恐惧情绪。这时,他们的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等情况。另外他们课堂上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精力不足,上课时哈欠不停,恹恹欲睡等。许多中小学生好像还没做好心理准备,有的甚至变得焦躁不安,还有的天天沉迷在打游戏和看电视中,这些举动令不少家长担忧万分。这种现象往往持续一周左右。

这一较大反差形成的原因就是,孩子长时间放假在家 没有了学校科学的严格管理,再加上一些家长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中小学生几乎都处于被监管的真空状态。不少孩子在完成极少的暑假期作业之余,就开始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或是睡懒觉等。这些没有规律的生活习惯相对自控能力较弱孩子来说,需要家长的帮助才能尽快走出困扰。

   任何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班里是最优秀的,因此在学校刚开学一周的时间里那种懒洋洋的、低效率的表现,都是家长所不愿意看到的。那怎么办?要想让孩子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进入新学期的学习,那干嘛不把那些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之中呢?也就是把孩子那些在校一周的不合拍现象在家里提前一周去掉,才会治愈孩子的“开学恐惧症”。

首先,强化调试孩子大脑司令部中的生物钟

开学了,您的孩子虽然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可是他的心思在想,昨天这个时候还没起床呢,或者跟伙伴打游戏正欢呢。这就需要家长按照放假前的作息时间表,强化对孩子的训练,把紊乱的生物钟调过来,以充足的精力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家长要督促孩子从假期的分散活动渐渐调整到有规律的作息,早睡早起,定点按时吃饭,使孩子的作息时间有序。

 

其次,是帮助孩子改善学习环境

可以帮助或要求孩子收拾收拾自己的房间,让孩子知道长假过后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把假期那些长篇故事书和玩具,都让它们“刀枪入库”,和那些电脑游戏或者扑克牌一类的东西说拜拜。让那些东西暂时远离孩子房间,把小闹钟请上小书桌,小台灯也很快派上用场。书桌上摆放的都是新学期必备的东西,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三、强化孩子的着装

在校不同在家,给那些“小膀爷”着好上装,要不等他坐教室里觉得很不舒服。给那些“超短裙”、“小背心”穿上校服,特别是那些青春发育期的女生,在校穿衣更不能随便。赤脚穿拖鞋在学校也是不允许的,应该在开学前一周的时间内把这些不良的穿着习惯纠正过来。

四、帮助孩子对旧知识进行温习

由于孩子所学知识有连贯性和连续性,只有当旧的知识的巩固率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学习新的知识才会不感到费力。所以说,作为一个对孩子负责人的家长,应该有针对性地为孩子温习上学期的内容,弥补旧漏洞,以便开学后可以很快适应学校的生活环境,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五、引导孩子走上正规的学习轨道

提前借一下上年级哥哥、姐姐的课本,提前预习,俗话说”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课前预习能预先了解新课的知识要点、重点、难点,这样就能提前设定学习思路,在开学后也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对课堂的知识能更好地理解、吸收,将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在开学之前,提前预习新学期的知识将有利于学生提前适应新学期的学习,为整个学期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文刊发《韶关日报》等N家报刊:

 收起“玩心”迎开学

  日期: 2011.09.13   来源: 武汉科技报少年科普   版次: 第02版:课外时间

  内容: ...,每天除了玩电脑、看碟、看电视外,他们吃饭不分时候、睡觉不按钟点,整个作息时间全乱了。如果不在开学之际强行纠正的话,一旦等到开学后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调试孩子的生物钟。家长要按照放假前的作息时间表... ...

 收起“玩心”迎开学

  作者: 李付春   日期: 2010.08.26   来源: 韶关日报   版次: B3版:校园广角

  内容: ...,每天除了玩电脑、看碟、看电视外,他们吃饭不分时候、睡觉不按钟点,整个作息时间全乱了。如果不在开学之际强行纠正的话,一旦等到开学后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调试孩子的生物钟。... ...

请点亮“在看,然后点”请点亮“原文”就能看到更多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