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把烂香蕉(小小说)

 付春文苑 2022-07-05 发布于浙江
在《禹城文学》大家庭里,每天都能阅读到来自全国各地文友的文章,我在读完每一篇文章以后都会有所感悟,并且会受益匪浅,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所以会感觉到名家名篇所欠缺的古朴和纯真。
换一句话说,说不定哪一篇文章会触动我的灵魂或神经末梢。
本文是我写的一篇教育故事:父亲教育孩子,不一定大道理讲起来就能见效,说不定某一个细节就会打动孩子,从此改变其一生的命运。这可不是课堂上的说教,而是来源于另外一种教育

本文初稿写于2006年。

作者:李付春(微信号lifuchun1129

    这是一个单亲男孩的故事,我教他初二英语,也是他的班主任。我听说他的母亲早在十五年前生他的时候,死在去医院的路上了。 

 这孩子的父亲没有什么手艺,常年在外靠力气打工,挣钱也不多,只有农忙和春节才回来。因为家里除了几亩薄田以外还有一位年迈且眼睛有疾的老母亲,这孩子就和奶奶一起生活。 

 自从这男孩成为我的学生以后,我就知道他是个“问题少年”,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据说他在家不听话时常挨父亲打,而且打得挺厉害;他在上课捣乱或者睡觉时,老师就罚他站。 

 当体罚成为家常便饭时,对他来说一点用处也没有了,他反而变本加厉,父亲留给奶奶的零用钱常常被他偷得一干二净。有时候还趁奶奶不注意的时候,偷家里的粮食去粮店换成钱来挥霍,这些事情都是在我家访时他的邻居告诉我的。 

 芒种前的一天,孩子的父亲回来收麦。在禹城下了火车天就快黑了,他爸一溜小跑来到公共汽车站。可是,通往村里的最后一班公共汽车已经在半个小时前发走了。而出租汽车、三轮车最便宜的也要40元。父亲想,这40元是他在建筑工地上劳动一整天的纯收入(2006年),省下来能给老母亲买两盒治疗眼疾的药或者给儿子添置一套像样的衣服。于是,他步行60里地,走到家已经是后半夜了。  

  老母亲开门时一阵惊喜,她知道要过麦了,儿子快回来了但不确定哪天回家。她接过儿子手里快磨搓烂了的香蕉时,埋怨儿子不该买这么“贵重”的东西大老远背家来。他掰个一根扒开递给母亲的时候说:“我用今天乘坐公共汽车的5元钱给您娘儿俩买的。” 

 父亲的话,传到了在床上刚刚醒来的孩子耳朵里。这孩子一声没吭,第二天早上,他的枕头是湿润的。 

 从此,这孩子变得与以前不一样了,别人都认为孩子长大了。其实,不仅如此,他的变化不是靠家庭的棍棒教育,也不是靠老师们整天罚他站着,而是源于父亲半夜步行回家花5元钱带回的那一把香蕉。    

  我发现了他的变化,在课堂上及时表扬了他的进步。上面这个故事是在我表扬他以后,他跟我说的。 

文章首发

200698日《扬子晚报》繁星版

继而转载

杉乡文学  出版日期:2007  期号:1

好故事(金道理成人版)  出版日期:2007  期号:5

周末文汇  出版日期:2006  期号:12

 

不要点赞,请您点亮“在看,然后点“原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