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蒲辅周心法:心慌,治痰!一张方子,道尽其妙,请细学

 人老颠东 2022-07-05 发布于安徽

(这是昨天推送过的内容。今天用语音的形式,再来温习一次。)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今日中医内科》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还是想和你说说,我们心脏的事儿。

你知道吗?在中医的眼中,心脏难受了,问题可能不在于心脏。

你一味按照心脏病治,效果不见得好。如果把思路转一转,用另外的思维模式来解析这事儿,说不定柳暗花明。

对此,文老师脑海中,有这么一则医案故事。它特别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故事的主人公,是蒲辅周前辈。蒲辅周是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大家,新中国中医事业的奠基人。你感兴趣话,就多上网查阅一下他老人家的生平事迹。

图片

有一次,蒲辅周先生接待一个患者。

此人,当时46岁,是一个男性。

什么毛病呢?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心脏跳得特别早,不该跳的时候,跳了,以至于患者感觉到心慌不适。经过心电图检查,有窦性心律不齐。

如何才能改善不适?患者几乎走遍了当时所有的大医院,吃了几乎所有能吃、可用的药。效果,不尽人意。

最后,他决定,投中医治疗。

于是,就找到了蒲辅周前辈。

一见面,此人就说了:“我的心脏、心跳,已经彻底乱了,你能帮我整理好吗”?

蒲辅周前辈笑而不答。刻诊,见患者脉滑,舌正中苔黄腻。

仔细询问,除了心脏跳动不规律外,患者还感觉恶心,欲呕,痰多,吃不下饭,讨厌油腻。睡眠一般。

了解到这些以后,蒲辅周说:“你的问题不大,就是胆胃不和,痰热内扰。心脏病的药放下不吃了,喝我的汤药”。

于是,老人家书方一首。但见——

茯苓10克,半夏6克,化橘红6克,竹茹3克,枳实3克,炙远志5克,石菖蒲5克,炒白芥子5克,生姜3片,炙甘草5克。

图片

所有这些,水煎服。一共开5剂。一剂2煎,取200毫升,分2次温服,一剂服2日。

结果如何?患者药后复诊,心慌感受大大减轻,舌脉同前。

这时候,原方不变,继续投用。

药后,患者自觉心慌之感再次减轻,但大便不成型。这时候,医家嘱咐,加服资生丸15丸,每日一丸,温开水送下。

等患者再来复诊的时候,大便正常,其他症状继续减轻,心脏慌乱不适感几乎消失。这时候,蒲辅周前辈嘱咐,原方不变,再投7剂,但可以隔日一剂。资生丸15丸,隔日早晚各服一丸,温开水送下。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蒲辅周前辈的相关医案专著中,很多中医人都受过它的启发。

这里头是怎么回事呢?我给你聊聊吧。

其实,根据这个患者的主诉,看似问题在于心脏。但实际上,他根本不在心脏病。心慌不适、心律不齐,不过是他真正问题的表现而已。

他的真正问题在于什么呢?在于痰热内扰、胆胃不和。

你看,此人就诊当时,舌中心苔黄腻,脉滑,这说明什么?有痰热啊。

痰热,怎么来的?因为什么而形成呢?答案在于胆胃不和。

你看,此人恶心、食欲不振、厌恶油腻,平素痰多。这告诉我们,其胃气失和、运化失常。

胃气,为啥失和?一定是有什么因素,影响到了它的通降通利之性。什么因素会有这样的影响?中医来看,就不得不说到肝胆。肝胆属木,脾胃属土。肝胆之气失和,必然影响脾胃,使得胃气失常。

所以,问题再清楚不过地摆在面前了——患者胆胃不和,使得运化失常,痰浊内生,蕴而化热,于是形成痰热。痰热上扰于心,让患者心慌不适、心率不齐。

所以说,要想解决问题,就得清化痰热,彻底改善胆胃不和的局面。只有患者体内的脏腑关系,不那么拧巴了,痰热作为一种致病的因素,才会消失。

我们看看当时蒲辅周前辈的用药思路——

茯苓10克,半夏6克,化橘红6克,竹茹3克,枳实3克,炙远志5克,石菖蒲5克,炒白芥子5克,生姜3片,炙甘草5克。

这个配伍,其实就是在化痰热,理顺肝胆脾胃之气。

其中,化橘红、半夏、茯苓、甘草,是二陈汤的意思。化橘红理气消痰,半夏燥湿化痰降逆,理气和胃。茯苓健脾利湿。甘草和中。二陈汤,是治痰的总剂。

接下来,有竹茹和枳实。竹茹,清化痰热,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畅脾胃之气。

在这个基础上,石菖蒲化痰开窍醒神,白芥子化痰利气,远志祛痰,沟通心肾。

图片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它做的事情,无外乎以温胆汤打底,实现清痰热,利气机的目的,使得患者的身体内环境,恢复正常。

至于说中间加服的资生丸,目的在于健脾胃。

你看,这就是中医治病的路子。表面看,此患的问题,在于心悸心慌。不治心脏,似乎说不过去。但是你仔细看,会发现,蒲辅周前辈的方子里,一个专门治心的药材都没有,而是以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温胆汤来着手治疗。这就是中医独特的地方——我知道你这里不舒服,但眼光偏偏向别处寻。当然,之所以这样,源于医家对症候的深刻理解。比如说这温胆汤所主的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它的主要表现之一,本来就包括心悸怔忡、惊悸不宁。这不就和患者的表现,对上了吗?

生活中,和医案里患者类似的情况,很多。这样的朋友,应该尽早去中医院看一看。如果可能,蒲辅周前辈的验方,是值得借鉴的。当然,我们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因为并非所有的心律不齐,都可以用胆胃不和、痰热内扰来解释。专业的中医同行们,我们记住,温胆汤加减,是可以治疗心律不齐的。只要辨证准确,就能取得一定效果。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