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当代人物志」再谈审美,浅谈审美意识的社会重要性

 绘事杂谈 2023-10-11 发布于北京

上篇我们用了冯唐的“金线”理论,用了罗永浩举的办公室女孩买鞋子的例子,来讲述了现在的审美所遇到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们也延伸到了书画市场所遇到的问题。就这个问题,我们再谈一下审美的问题。罗永浩在罗振宇对其的一次采访中这样讲到,“如果你的专业素养和我的专业素养是一样的,是受过专业教育的,即使不喜欢那个东西,但是我也能判断你在你的那个领域里,你是水准之上的还是水准之下的”。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是能分辨何为美的,即使自己不喜欢那件东西,但是美还是美的,是不可否定的。不能因为自己不喜欢,而去否定其具有的美,这种美的认定是道德问题。

肖大平山水画作品

在罗振宇对罗永浩的这次采访中,罗振宇是这样问罗永浩的,“在采访你之前,我请教了一个行家,我事先问他,我说,你对罗永浩用偏好吗?他说没有任何偏好,我既不是不喜欢他,也不是喜欢他,那我说,你怎么评价他在审美上,自认为很好的?他说,是这样的,第一人类审美本身没有高下之分的,有环肥就有燕瘦,不同时代,不同风格,这很正常的,这是流变的,但是罗永浩会利用他的超强公众影响力,制造扭曲立场,所以,一个即使不好看的东西,他就一直说,一直说好看、好看、好看,通过一场又一场的发布会,最后公众的审美会被他扭转过来”。

肖大平山水画作品

罗振宇说的这段话中,真实地透露了,社会影响力是可以扭转审美认识的。一件事物在广泛宣传推广中,不管其为美还是为恶,只要一直灌输其是对的,那么无论其是美还是恶,都会被慢慢认可,会成为思维中的价值观认定。这些比不是罗振宇在虚谈,而是真实的,例如,以瘦为美,把工业啤酒,勾兑的白酒,以及美学的标准用西方绘画理论来评定等,都是在宣传中制造恭喜人物,制定公信标准而设定的。所以,有自己独立的审美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肖大平山水画作品

我们再看罗永浩的回答,罗永浩说:“这件事先说明一点,就是说他在审美上是一个不及格的人,审美这个东西跟艺术创作一样,大家会讲一个点,是说,这个东西是高度主观的,没有标准的,这个说法是不对的,这个是很业余的说法,审美跟文艺创作一样是有标准的,有所谓的行业标准,这个行业标准是指什么呢?比如说,我喜欢极简主义,你喜欢繁复的巴洛克风格,我们俩喜欢的点完全不一样,但是你的专业素养和我的专业素养一样足够,受过专业的训练,即使不喜欢那个东西,但是我也能判断你在你的那个领域里,你是水准之上的还是水准之下的”

肖大平山水画作品

罗永浩的回答中,是隐设了很多东西的,比如,审美标准,审美的标准第一就是文化,文化的不一样什么的标准就有所不同,但是,不能因为文化差异,而去批判另一个文化的审美,也不能去放弃自己文化的审美。还有就是美的共识,只要有群体喜欢,其就有美的价值。大多数人喜欢的就会是主流的审美,当然这是广众审美。也有小部分人喜欢,这小部分人是艺术家,那么这审美就是专业审美。我们的社会审美,往往是专业审美带动广众审美的。所以,何为美,是因人群和其出现的时间而定的。但是,那些用自己的影响力,把恶用美解读并去传播的,是要强烈抵制的。现在的书画市场就是“抄袭、复摹、行画“为美的时代,这是相当可怕的,所以希望去传播“恶为美”的人停止传播,购买这些作品的能够冷静思考。让我们还艺术一个朗朗青天。

本文为:罗永浩、罗振宇访谈

冯海涛整理文字及撰写观后感

作品图片提供者:画家肖大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