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释道的精神趣旨

 jjkkwangxinhua 2022-07-05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儒释道的精神趣旨
(作者:冯少华)


  儒家思想,以孔、孟为代表,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最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具体体现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为核心的入世思想;以仁、义、礼、智、信为标准的道德观念;以天、地、君、亲、师为次序的伦理观念;以允执其中(《论语》)为规范的中庸哲学。

  儒家始终表现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以和为贵等特征。儒家的精神趣旨:概括成三个字,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张。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干事,积极有为。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找事情干。

文章图片2


  佛家思想,一切现象皆是因缘所生,缘起性空是佛法的根基;一切皆是因果,世间所发生的都是因果的循环;苦、集、灭、度,是人生的四条真理;修行的方法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不享乐与苦修,中道是大道,是物质与精神的高度结合,是心物合一的境界。

  佛家的精神趣旨:概括成三个字,就是放得下;用两个字概括,就是空性;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空。用佛家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去除我执和法执,主动化解人生中的烦恼,积极达到精神上的解脱,让心灵得以不断净化,以精神追求来成就其目标,将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永恒的极乐世界。

文章图片3


  道家思想,无为而治的政治观念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老子指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认为:当政者要实现与民众的政治和谐,就需无为。这样才使百姓有为,才达到民自化、民自正、民自富、民自朴的理想治国境界。无为,是为了无不为。

  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概括成三个字,就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概括,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概括,叫做弛。道家的趣旨与儒家的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人需要张弛有度,相互配合,各得其所。践行文武之道。

文章图片4

  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佛家,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佛家,从印度引入,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人生哲学与人死哲学似乎相反,反而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

  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都能在哲学范畴解决。儒家运用之精要: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即诚明不二。佛家运用之精要:四法印,缘起性空;十二因缘,因果不虚;不带情绪,精准动念。道家运用之精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文章图片5


  中国文化的调和力量很强,三家共同培育和合心态的形成。儒释道文化之中,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儒释道互补,讲出生死和合。倘若发生了冲突,也只是一时之变。要求调和,乃是万世之常。中国文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最能调和,使冲突之各方兼容并包,共存并处,相互调济。注重和合。

  综合运用儒释道学问,生死大关都能够勘破。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的张载,在《西铭》言: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其所说的事,就是干事,涵摄儒家拿得起的趣旨;其所说的顺,是指化逆为顺,涵摄道家想得开的趣旨;其所说的宁,就是无所求、无愧疚,涵摄佛家放得下的趣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