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血糖控制到多少最好?90%的人搞错了,长期血糖达标看此值

 anyyss 2022-07-05 发布于云南

常常遇到这样的病人,血糖到7就有点紧张,血糖到8就开始焦虑,血糖10就开始追加胰岛素…

这样做对不对?1型糖友血糖控制是不是越低越好?…当然不对!

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文章图片1

图1 焦虑

1.糖尿病人降低高血糖有多重要?

“随便吃一点,血糖就高了!”“血糖老是很难降!”…高血糖是1型糖友最苦恼的问题。长期高血糖极有可能会逐渐引起各种慢性并发症,严重时可以导致失明、截肢等等。所以积极降低高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是刻不容缓的

文章图片2

图2 避免高血糖

2.糖尿病防止低血糖有多重要?

高血糖可怕吗?可怕!但是,低血糖更可怕!!

高血糖至少给了我们一个缓冲期,而低血糖的危害非常大,稍有不慎就会致命!

如果你的血糖在“荡秋千”,一阵高,一阵低,这样的血糖高低波动危害非常大,严重的低血糖可能引起脑中风,诱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等,并使糖友原有的视网膜病变加剧。

所以,糖友们控糖要有底线,不是越低越好。降低高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是1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两大目标,目前公认的血糖控制标准为:在最少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使糖友的血糖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

文章图片3

糖尿病血糖控制到多少合适?

对于大多数成年人,简化的血糖控制目标一般推荐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 4.4~7.0 mmol/L,非空腹血糖目标为<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控制目标为<7%。但不同人群有不同需求,若你较年轻,无其他基础疾病,血糖目标值应严格要求自己;如容易发生低血糖或有其他特殊原因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宽松,具体详见下表:

文章图片4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特殊人群的血糖控制目标: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1)所有类型的妊娠期高血糖孕期血糖目标:空腹血糖<5.3 mmol/L,餐后1 h 血糖<7.8 mmol/L,餐后2 h 血糖<6.7 mmol/L。(2)孕期血糖控制应避免低血糖,当孕期血糖<3.3 mmol/L,需调整治疗方案,给予即刻处理。由于妊娠期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会出现生理性的下降,建议每1~2个月评估1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目标与孕前一致(为6.0%~6.5%),妊娠中、晚期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6.0% 更何况,可以看出孕期血糖控制目标较普通人群更加严格。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糖尿病患儿也需要进行自我血糖监测,频率应根据血糖控制状况个体化,主要测量空腹和餐后血糖。一旦血糖达标可根据治疗方案、强化程度及代谢控制水平调整监测次数。每年至少测 2 次HbA1c,如果使用胰岛素治疗或血糖控制未达标,则每3个月测定1次。控制的目标是在孩子保持正常生长发育,减轻体重,在避免低血糖的前提下进行设定的,口服药物治疗者 HbA1c尽可能控制在 7.0% 以下,胰岛素治疗者的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

文章图片9

注:ISPAD为国际青少年糖尿病联盟;ADA为美国糖尿病协会;CDA 为中国糖尿病协会;HbA1c为糖化血红蛋白;-为无推荐参考值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年龄≥65周岁的糖尿病患者被定义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包括65岁以前和65岁及以后诊断糖尿病的老年人。老年糖尿病患者异质性大,血糖控制目标不同,需要采取分层和高度个体化的管理策略,首先对自我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A),然后根据自我使用降糖药物种类(B)将自己进行分类,找到适合自己的控制目标。

A.健康状况评估:

健康等级

老年患者糖尿病特点

良好

患者无共病或合并≤2种除糖尿病外的慢性疾病(包括卒中、高血压、1~3期肾脏病、骨关节炎等)和患者无ADL损伤,IADL损伤数量≤1

中等

患者合并≥3种除糖尿病外的慢性疾病(包括卒中、高血压、1~3期肾脏病、骨关节炎等)和(或)患者满足以下任意一项:(1)中度认知功能受损或早期痴呆;(2)IADL损伤数量≥2

患者满足以下任意一项:(1)合并≥1种治疗受限的慢性疾病(包括转移性恶性肿瘤、需氧疗的肺部疾病、需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晚期心力衰竭)且预期寿命较短;(2)中、重度痴呆;(3)ADL损伤数量≥2;(4)需长期护理

注:ADL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如厕、进食、穿衣、梳洗、行走;IADL为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打电话、购物、做饭、服药和财务管理

B.根据健康状况及使用的药物确定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标:

B1:糖尿病使用低血糖风险较高的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等

文章图片12

B2:糖尿病未使用低血糖风险较高的降糖药物:

文章图片13

糖尿病人血糖不能只看一时,长期控制得好,糖化血红蛋白要达标

控制糖尿病还有一个重要指标是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最近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一般成年人糖化血红蛋白应小于6.5%。但是针对不同情况糖化血红蛋白也有所区别。

1、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0%

适用于预期生存期大于10年、并发症及伴发疾病较轻、有一定低血糖风险、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物(磺脲类)或以胰岛素治疗为主的2型和1型糖尿病患者。

2、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5%

适用于预期生存期大于5年、中等程度并发症及伴发疾病、有低血糖风险、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或以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为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

3、糖化血红蛋白小于8.0%

预期寿命小于5年、完全丧失自我管理能力等情况,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可以放宽至小于8.0%。

同时需避免严重高血糖引发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难治性感染等情况发生。为什么生存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呢?因为慢性高血糖引起的损害有一定的时间效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