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政银企四方汇聚共商微生物农业种养循环技术之路

 文创新视野 2022-07-05 发布于广东

7月2日,省农职院畜牧水产系副校长许芳、副主任蔡兴芳,副教授李兴美,会同院办及乡村振兴办老师一行5人,参加了由贵州省肉类行业协会原会长、贵州嘉旺食品原董事长付福远主持,印江县新寨镇镇长冉红彪、人大主席任明伟、副书记杨远、组织委员田卯英,印江县农商银行新寨镇支行行长罗聪,贵州绿尚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波、副总经理杨玉林、微生物实验室研究员胡邱铭、四川华翼视线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都绍娟等参与的微生物农业种养循环培养基生态猪养殖技术(下称微生物培养基生态猪养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座谈会。

图一 座谈会现场(一)

座谈会上,付福远介绍了这次座谈会的目的,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与会各方充分了解情况,然后共同推进微生物培养基生态猪养殖技术,并期望这一技术在贵州能够有大突破、大创新、大发展,为贵州人民的饭碗里能够装的是贵州人民自己养的猪肉。印江县新寨镇镇长冉红彪就微生物培养基生态猪养殖技术落地新寨的过程和情况进行了介绍,他们从怀疑到认可,到现在想在印江新寨,乃至印江全境来推动这一技术充满信心。省农职院乡村振兴办彭昭权老师介绍了贵州境内微生物养猪技术的情况,并对其作用机理、使用维护及贵州境内发酵床养殖技术应用等情况进行了介绍。绿尚鲜董事长邱波除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绿尚鲜在印江项目的运营情况,还就绿尚鲜在贵州全境的基本情况做了介绍。目前,公司业务遍及贵州铜仁市的印江,黔东南州剑河、镇远、施秉,黔南惠水,兴义义龙新区以及广东、湖南等地。

图二 座谈会现场(二)

微生物农业种养循环技术是贵州绿尚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波在大自然环境野生动物及植物生长机理的影响下,运用其自然作用原理,融入生态养殖和现代畜牧兽医学基本原理总结出的一套微生物培养基种养循环技术。利用微生物培养基生态猪养殖技术,新建猪舍是传统猪舍建筑成本的三分之一,旧圈改造通过对墙体通风、保暖、供水、供料等系统进行改善后进行使用。到目前为止,公司有发明专利二项、实用新型十五项微生物培养基技术工艺等技术。

微生物培养基生态猪养殖技术,能有效解决因非洲猪瘟肆掠下一般百姓无法养猪的问题;因无污染物排放,无臭味,能彻底解决环保压力;圈舍建设简单易行,具有投资省、成本低、见效快等优点;由于充分考虑了动物福利,增强猪只抗病能力,大幅度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从而提高猪肉品质,无食品安全隐患;可以扩大养殖规模,有效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低碳、环保、零排放生态种养循环模式产业基地的有效抓手。

图三 绿尚鲜农业养殖现场

2021年6月,印江县新寨镇棬子村养猪场,饲养三次均发生疫情,导致无人敢再到该养殖场养猪,新寨镇人民政府引入贵州绿尚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落地新寨镇,政府鼓足干劲为科研,支持贵州绿尚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试点养殖。公司出资金,由企业自主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对原猪舍进行改造,然后进猪1000头,经过4.5个月的精心养殖,第一批猪顺利出栏。出栏肥猪在养殖过程中因得到充分运动,也没有添加任何抗生素,猪肉品质良好,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在此基础上,今年6月,第二批次将非洲猪瘟感染场化粪池进行微生物分层填埋处理后,在上面养殖1600头小猪已经48天,目前小猪健康状况和长势良好。养殖过程,全程采用微生物消毒技术(该消毒液可食),通过加强微生物垫料管理,保证猪群健康。该试点在政府、学院支持指导帮助下顺利取得成功,为今后非洲猪瘟场、环保问题废弃场等恢复养猪成为可能,并提供有力的借鉴依据。

图四 省农职院、绿尚鲜农业、印江新寨镇领导合影

在印江,目前像这种养殖方式的猪场有三个,其中一个在刀坝镇大宅村,是用微生物垫料方式养殖母猪,共计养殖母猪500头,目前已经养殖2年,生产仔猪4500头;另一个在印江县刀坝镇,公司与共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共同经营,目前已经相继出栏肥猪五批,共计出栏肥猪7500头,养殖过程没有出现非洲猪瘟,猪只在养殖过程中发病率低于5%,死亡率低于3%,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远低于在非洲猪瘟严峻形势下的传统规模化养殖方式,给社会、公司、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付福远为了弄清楚微生物培养基生态猪养殖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私下多次深入印江县新寨镇,从深入猪场查勘猪只生长发育情况,到自己私访周边农户和政府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证实此种养猪方式的优点。经过多次反复了解情况,嘉旺食品决定投入资金,与绿尚鲜一起并肩战斗,进军微生物培养基生态养猪行业。

通过这次会议,绿尚鲜农业希望与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开展深入的合作,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新品开发与推广、人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共同项目申报等工作,拟与贵州农业职业学联合申报编制《贵州微生物培养基养殖技术标准》。

印江县新寨镇也希望与学院开展合作,透过印江县职业高级中学与学校联办学历制班和短期培训班,培训更多高素质养猪人,造福社会、造福贵州人民。

供稿:彭昭权 邱 波

审稿:钟孟淮 许 芳

蔡兴芳 冉红彪

都绍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