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ASLC:浸润性肺腺癌病理学新分级(2020版)

 e药安全 2022-07-06 发布于浙江
2015 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基于主要组织病理学类型的肺腺癌新分类与预后相关,并将腺癌分为三个预后类型,低级别(贴壁型为主)、 中级别(腺泡或乳头型为主)、高级别(实性或微乳头型为主)。但这种分级并不能较好的体现如分化较好的腺泡亚型以及具有复杂腺体成分患者的预后。
筛状(具有筛状穿孔的肿瘤细胞巢)、融合腺体(形成不良的融合腺体,没有中间间质,或呈带状结构,边界不规则,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间质内浸润的单个细胞被归为复杂腺体结构。2015年WHO分类对肺腺癌筛状型有所认知,但决定不创建一个新的亚型,而是将其描述为肺腺泡亚型的高级别模式的一部分,这些复杂腺体模式(高级别腺泡)已被发现与高有丝分裂率、肿瘤坏死和淋巴血管浸润有关。此外,目前的证据一致认为,这些复杂的腺体模式与高级别组织学类型(实性和微乳头状)的预后很差。
IASLC分级系统建立过程中,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由纽约大学Langone医疗中心284例I期队列作为构建分期系统、评估最佳参数的训练集。其结果使用麻省总医院212例I期队列进行验证,最终模型在额外来自布列根和妇女医院的300例I-III期队列进行测试。

三个队列基线特征

研究人员除了对所有训练和验证队列病例进行综合组织学分型外【采用WHO目前对肺肿瘤分类,所建议的对所有亚型进行半定量估计,增量为5%。WHO分类中常见的五种亚型及筛状腺和融合腺(复合腺模式)等非经典亚型合计为100%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多灶性腺癌、浸润性粘液腺癌(IMA)和其他变异型腺癌被排除在研究之外】,还考虑到了其他组织学特征,包括核分级、有丝分裂分级、细胞学分级、STAS和坏死等因素。备注:虽然淋巴管浸润并未在本研究中详细评估,但是据报道其也与高级别亚型有关。
通过分析训练集患者的病理特点和复发时间数据后,最终制定了根据病理级别分型判断患者复发风险的模型。另外,在训练和验证集中,主要组织学亚型及高于20%的高级别成分[包括实性、微乳头、筛状或复杂腺体成分(融合腺体及促结缔组织增生性间质内浸润的单个细胞)]是复发的最好预测因子,额外增加任何其他组织学特征的组合或单一特征均无法提高模型的预测价值。

模型建立成功后,在300例I-III期腺癌的人群队列中进行测试。本IASLC学组模型与以主要病理学类型为主的分级系统,以预测效应为标准,在测试人群内进行了对比。无论是在整个队列(I-III期)还是I期队列中,两种分类系统中较高的级别都与RFS降低相关;然而,IASLC分级系统的3个级别之间的生存分层更明显(整个队列 p<0.0001 vs. p=0.00013 ;I期队列 p=0.0093 vs. p=0.044)。OS结果也类似。

无复发生存率(RFS)

小  结
1. 分级系统实践性强:临床只需要考虑主要的组织学亚型和高级别成分是否占到20%作为分级标准或许就能够比较好的预测肺腺癌患者的预后。
2. 新的分级系统的操作性也较为容易(不需要考虑其他组织学特征),不同病理医生之间的可重复性较高。
3. 需注意的是本分级系统并未在其他腺癌亚类中进行验证,包括浸润性黏液腺癌。
4. 本分级并不意味着对肺腺癌目前分类的替代,而是一种补充。

参考文献

Moreira A L, Ocampo P S, Y Xia, et al. A Grading system for invasive 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a proposal from the IASLC pathology committee[J].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20, 15(1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