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法:清胃散与泻黄散的使用心得

 图书 馆员 2022-07-06 发布于内蒙古


文/李杰(武汉市名老中医会诊中心主任)
《医学心悟》云:“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清者,清其热也。脏腑有热则清之,多用寒凉药物清热。《素问·五常政大论》:“治温以清,冷而行之。” 《内经》也云“热者寒之”。
然有当清不清误人者,有不当清而清误人者,有当清而清之不分内伤外感以误人者,有当清而皆清之不量其人、不量其证以误人者,是不可不察也。因此,临床应该引起医生的重视。本文将试举2个方剂来论述清法之要点。
清胃散
清胃散,组成为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升麻,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李氏的方剂里“升阳散火”的思想较多,所以清胃散里面有升麻,且升麻的用量是最大的,其他药物如当归、生地、牡丹皮、黄连等的用量都比较少。
另外,吴昆在《医方考》记载的清胃散还加了石膏,功用为清胃凉血,主治胃火牙痛,牵引头痛,多为阳明之痛。若单论此痛,有寒热之分,如虚寒证,可遇寒则重,需要加细辛发散;若是头痛引起牙痛,或牙痛引起头痛,两者互为牵扯,并伴随面颊发热,或牙龈红肿溃烂,遇冷则舒,这便是胃火。
上牙属足阳明胃经,下牙属手阳明大肠,若属实热证,牙痛还会伴随红、肿、热。此外,齿乃骨之余,而肾主骨,所以方中有生地,生地在此有两个意思:一是生地本身能够补肾;二是能清热凉血。清胃散的君药为黄连,若加了石膏,则两者共为君药。臣药为升麻,有“火郁发之”的意思。此方的核心是“苦寒清之,火郁发之”,这也是其立方原则,苦降、升散、养阴共创清降胃火、发散郁结的功效。此方不专治牙痛,一般治疗头痛连齿,以及部分面部郁热。比如面神经病的一些病症。
曾治一人,47岁,三叉神经痛,头痛连齿,头痛如劈,痛如刀割,痛如针刺,舌苔黄厚腻。予清胃散原方治疗:黄连10g,石膏30g,升麻15g,生地15g,当归15g,丹皮15g,升麻15g(笔者常用量),疗效显著。
此方的升麻,其和柴胡一般组成药对,比如在补中益气汤中的应用。升麻可鼓舞清阳上升,少量使用可升提卫气、脾气;若剂量达到15g,便有清热解毒,火郁发之的作用。属阳明实热证或卫火炽盛引起出血症状,以及牙龈肿痛等,都可大量使用升麻。须注意,柴胡分南柴胡和北柴胡南柴胡解热的力量比较强,如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退热的时候多用南柴胡;而疏肝解郁时,一般用北柴胡;此外还有竹叶柴胡,其退热的力量比较强
中医用黄连与蒲公英来治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而笔者常用清胃散,但一般用蒲公英替代石膏,用量为30~60g。笔者不喜用石膏,因为石膏苦寒直折力量大,恐伤胃气。笔者父亲2006年患鼻衄时,出血类似血崩,如洪水一样外涌。当时笔者用三黄泻心汤苦寒直折,后还加上童便、生地、龟板、石膏。服3剂药后,父亲开始出现呃逆症状,故又用旋覆代赭汤1剂止住呃逆,但胃受伤了,遂服了几剂益胃汤收功。今日回首,昔日当真年少轻狂也。
所以凡是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的实热,都可以用清胃散来治疗。此外,还有清泻肝火较强的方子如龙胆泻肝汤,常用治目赤,耳聋,口苦,舌膩等,如果患者有面部的红、肿、热、痛时,可在清胃散的基础上加龙胆泻肝汤治疗,疗效甚佳
在临床中凡是属于阳明有热,均可用清胃散化裁。如治疗田某消渴病:女,41岁,已婚。2017年3月来诊。自言能食,饭菜不惧,食后不知饱。西医查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甲状腺功能均无异常,前医用半夏泻心汤治之,无效。刻下,口臭熏人,口苦咽干,口舌生疮,脾气大,月经一月两行,色红量大,舌苔黄腻,脉滑。此乃阳明内有实火也。用清胃散加大黄,蒲公英,1剂后泄下四次,胃纳大减。10贴后诸证全无。后用小柴胡汤加蒲公英合益胃汤15贴,月经亦正常
2、泻黄散
泻黄散,也叫“泻脾散”,由藿香、栀子、石膏、甘草、防风组成,出自钱仲阳的《小儿药证直诀》,其应用范围比清胃散广泛,多用来治疗因脾胃伏火引起的口腔溃疡、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等。特别是进入秋冬季节后,有唇干、唇裂,嘴唇上起白皮,伴随口臭、口疮时,可以考虑用泻黄散治疗。
泻黄散用藿香、防风芳香化湿,石膏清热泄火解毒,甘草调和诸药。且此方应用时要用蜜和酒两个辅料,先把藿香、栀子、石膏、甘草、防风打成粉末,再加少量的酒和蜜炒香,每次服用10g或6g。另外,因本方重用防风,故尚可用来治疗小儿脾胃伏热有火而导致的吐弄舌。
泻黄散和清胃散相比较而言,清胃散泻热解毒的力量更强一些。换言之,如果临床上遇到实火胃痛,喜冷恶热,或出现胃出血,用清胃散的机率要大一些。原因是胃出血时会有两种状态:一是吐血,通常是胃黏膜损伤所致。若是酗酒者,直接刺激胃而致急性吐血,多属实热证。(酒能伤胃络,是阳明大燥大温之品)所以这种情况下泻黄散清热解毒止血的效果不如清胃散。
临床上如果遇到吐血患者,当无法判断是胃还是肝的问题时,因吐血证病势急,死亡率极高。要慎重诊断治疗。
此外,泻黄散还可以用来治疗实热证的口臭。如果再往外延伸一下,其实复发性的口腔疾病多数都是由于胃不好导致的。因为口为胃肠之门户,两者可互为传变。因此,对于口腔疾病,治胃方是治本。此时,医家可以采用养胃健脾的方式,配合升散、清热解毒之法,以四君子汤作为治疗用方的核心。
加减:对于泻黄散的加减变化,临床可以根据症状的不同来作增减。比如在烦渴、易饥、口腔溃疡的基础上,伴有泛酸、胃中嘈杂时,可在原方基础上加左金丸;若有咽喉不适,可加蒲公英清胃定痛;若伴随呕吐,可合小柴胡汤;若有口臭,可加藿香、佩兰。
曾治一河南患者,主诉口臭。对于此类患者,医者应先让其去检查牙齿问题,若因牙洞、龋齿等引起口臭,此时牙齿是其原发病灶。笔者经验治疗口臭的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藿香、佩兰,故笔者予泻黄散加佩兰治疗,最后该患者痊愈。关于口臭还有个典故:唐代宋之问因口臭始终得不到武则天的待见。后来,其用丁香、藿香、佩兰等药物自制了五香丸,每日含之,口臭得以改善。由此可见,口臭需要用发散药来治疗。
换言之,治疗脾胃的热除了清热解毒、健脾,还要用升散的药物,如藿香、佩兰、丁香、防风。藿香和防风升散之力更强,还可辛温解表,这也符合李东垣《脾胃论》的观点,脾胃除了阳火还有阴火,阴火指的是用升散的方式解决,即《黄帝内经》所言“火郁发之”。
临床常有女性患者自述胃总是凉凉的,四肢不温,但吃少量热性的东西,则口唇上火、脸上长痘痘。阳明胃经主面部,所以面部的痘痘也可以用清胃散或者泻黄散的思路去治。笔者治疗青春痘,通常用泻黄散以“火郁发之”的方式治疗。
对于有典型的四肢清冷症状的患者,火郁在中焦,而火性炎上,往上边走,面部又刚好是足阳明胃经所主,此时就可用清胃热的方式治疗。
还有一种思路是肺合皮毛,通过泄肺火方式,教材上主张用泻白散加桑叶、桑白皮治疗。但笔者在泻肺火时主要用白花蛇舌草,即泻黄散加白花蛇舌草、丹参,用于治疗“火郁发之”引起的面部痤疮。结合李东垣的脾胃论,治疗面部痤疮和口腔溃疡,可以从脾胃治。因为脾开窍于口,阳明经所过,主面。阳明脉丽,女子五七,面始焦,发始堕。笔者通常从脾胃治,用四君子汤加泻黄散辨证论治。
慢性口腔溃疡患者,阴虚火旺一型也常见,需要辨证使用玉女煎或泻黄散。若患者口腔溃疡,疼痛隐隐,难以收口,经常反复发作,可用张景岳的玉女煎(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来治疗,其中牛膝的作用是引火归元。玉女煎则旨在清胃热,滋肾阴,因为脾开窍于口,脾有湿热或实热时都可从口中表现出来。但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牙齿则是由肾主管。故当患者出现牙痛、牙松、口腔溃疡时,可从脾和肾两脏入手。
另外,对湿热一型之慢性复发口腔溃疡患者,笔者通常用三仁汤加半夏泻心汤治疗。由于半夏泻心汤的黄芩、黄连用量不能大,故可酌情再加少许养阴药,以辛开苦降,养胃肾之阴。笔者每次都用牛膝来引火归元。须注意,牛膝有2种,怀牛膝补肾之力较强;川牛膝则引火归元、活血的作用较强,临床根据患者的症型而来使用。现在也有名为“土牛膝”的药,是治疗眼、耳、鼻、喉、齿的炎症以及咽炎、口唇炎症的要药。
综上,临床上运用清法,需要综合辨证来论治疗,不可孟浪用之。
清胃散
清胃散,中医方剂名。为清热剂,具有清脏腑热,清胃凉血之功效。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临床常用于治疗口腔炎、牙周炎等属胃火上攻者。
中文名:清胃散
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类:清热剂-清脏腑热
 处:《脾胃论》
 诀:清胃散中升麻连,当归生地丹皮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成:升麻、黄连、当归、生地、丹皮。
 量:生地黄、当归身各6g,牡丹皮9g,黄连6g (夏月倍之),升麻9g。
 法:上药为末,都作一服,水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
 义:本证多由胃有积热,热循足阳明经脉上攻所致,治疗以清胃凉血为主。足阳明胃经循鼻入上齿,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唇舌颊腮肿痛,牙龈腐烂等,皆是火热攻窜为害。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热每致血分亦热,故易患牙宣出血等症。方用苦寒之黄连为君,直泻胃府之火。升麻清热解毒,升而能散,故为臣药,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与黄连配伍,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胃热则阴血亦必受损,故以生地凉血滋阴;丹皮凉血清热,皆为臣药。当归养血和血,为佐药。升麻兼以引经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
配伍特点:升麻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与黄连配伍,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
 用:本方用于胃火牙痛,临床应用以牙痛牵引头痛,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若肠燥便秘,加大黄以导热下行;口渴饮冷,加石膏,玄参,天花粉以清热生津;胃火炽盛之牙衄,加牛膝导血热下行。
 忌:风寒及肾虚火炎者不宜使用。
附  方:泻黄散
泻黄散
 成:藿香、栀子、石膏、甘草、防风。
 量:藿香叶5g,山栀仁3g,石膏5g,甘草9g,防风(去芦,切,焙)12g。
 法:上药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3-6g,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
 用:泻脾胃伏火。
 治:脾胃伏火。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
化裁方之间的鉴别
共同点:泻黄散与清胃散同有清热作用。泻黄散泻脾胃伏火,主治脾热弄舌,口疮口臭等;清胃散清胃凉血,主治胃热牙痛,或牙宣出血,颊腮肿痛者。
区别:泻黄散是清泻与升发并用,兼顾脾胃;清胃散是以清胃凉血为主,兼以升散解毒,此为两方同中之异。
泻黄散治疗口臭 
治疗方法:泻脾胃伏热,治脾胃伏火.
药物组成:甘草90g 防风120g 石膏15g 栀子3g 藿香20g 将上述诸药共和蜜酒同炒至香,研成细末,每次服6g,早晚各一次。服药期间应禁忌辣椒、酒类食物。
 讨论:口臭是由脾胃伏热(热邪犯胃)或过食煎炒、油炸食物以致胃中燥热的病症。症见口渴口臭易饥嘈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

方解:方中山栀清心脾三焦之火,使其从小便排出;石膏大寒能泻胃热;甘草泻火调胃;藿香理气调中。上述方剂治疗能使胃中伏火得清而不伤胃气,再加防风升阳发脾中伏火,所以对于胃热上薰而致的口臭等症有较好的疗效。

脉脉

升降散是清解三焦郁火的标准方。我临床常用,疗效甚好。 近贤薛伯寿运用升降散时常与小柴胡汤、四妙勇安汤、黄芪赤风汤、四逆散、大黄黄连泻心汤、左金丸、银翘散、越鞠丸、大柴胡汤、凉膈散等复方加减。 薛师运用升降散治疗频次较高的疾病为发热、咳嗽、感冒、颤证、口疮、皮痒症、鼻鼽、痹证、粉刺、喉蛾、耳鸣、眩晕、便秘等。 我临床学习薛师的经验,常用升降散合方。比如,治发热咽痛,即用升降散合银翘散,往往有覆杯之效。 再如,治耳鸣、眩晕,亦常用升降散合小柴胡汤,或合大柴胡汤,或合越鞠丸,疗效不错。 又如,治重症肺炎,用升降散合麻杏石甘汤,取效甚捷。 还如,治皮肌炎后遗症,用升降散合小柴胡汤,亦可取效。 从文献中可以看出,升降散加减可治疗火热内郁为主要病机的各种疾病,而并不拘泥于发热。比如,有医家用升降散加减治疗淋证,失眠,荨麻疹,糖尿病并发症,神经性耳聋,带状疱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病毒性角膜炎等等。 近代大医赵绍琴亦擅长应用升降散加味治疗许多疾病,计有胁痛,头痛,心悸,胸痛,嗜睡,癫痫,振颤,鼻衄(再生障碍性贫血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臌胀(肝硬化),转移性肝癌,阳痿,前列腺炎,阳强,遗尿,肾盂肾炎,尿血,膀胱癌,经期发热,崩漏,闭经,头汗,眩晕,习惯性便秘,泄泻(过敏性肠为),浅表性胃炎引起的胃脘痛,癔病性失音等等。 我自己临床体会,若病人有腹泻,升降散中大黄可去掉,或可只用3克,并无泻下之弊端。若有便秘,则大黄可用十克,更能清解三焦郁火。

株洲中医内科刘彬副教授治疗脾胃伏火证口臭
吴某,男,33岁  

初诊时间:2017年6月19日
主诉:口臭伴大便稀臭半月余。
现病史:患者诉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臭、大便稀臭现象。曾于小诊所就诊,治疗后无改善。遂来我馆求治。现症见:大便稀臭1-2次每日,口臭,无明显口苦,纳可,寐安,舌红,苔黄腻,脉弦。
证型:脾胃伏火证
治法:祛脾湿,清胃火
方用:泻黄散合清胃散加减
防风5g,栀子10g,藿香15g,佩兰15g,生石膏30g,生地黄10g,升麻6g,黄连6g
当归10g,牡丹皮10g,蝉蜕3g,僵蚕10g,酒大黄5g,甘草6诃子10    
           ×7付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二诊:服用完上方后,口臭好转,大便成形,遇冷则胃脘部不舒,舌红,苔黄腻,脉弦。配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防风5g,栀子10g,藿香15g,厚朴10g,陈皮10g,木香10g,党参12g,茯苓10g
炒白术12g,白扁豆20g,薏米30g,桔梗8g,仙鹤草30g,枳实15g,旋覆花9g,干姜5g
姜半夏10g,黄连6g,生石膏30g
   ×7付  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在服用完二诊方后,口臭无,患者痊愈。
【按】本案患者是因胃有积热,循经上攻则口气热臭,脾胃互为表里,湿邪困遏脾阳,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则可见大便稀臭。舌红,苔黄腻皆为热象。遂治法宜祛脾湿,清胃火。方中
泻黄散(藿香、栀子、生石膏、防风、甘草)以清胃凉血为主,兼以升散解毒;清胃散(生地黄、当归、牡丹皮、升麻、黄连)清胃凉血,使上炎之火得降,热得除,于是循经外发之症,皆可因热毒内彻而解;加以诃子涩肠止泻;蝉蜕、僵蚕祛风散热;二诊方中予以参苓白术散(党参、炒白术、茯苓、白扁豆、薏米、桔梗)以益气健脾,渗湿止泻;陈皮、木香枳实理气健脾。

证药增损歌!(加减法)证药增损歌

人病无常,用药不一,增损合宜,全在活泼。诸风兮防、麻、姜、沥,诸湿兮苍白二术。中寒厥冷,附子、天雄,中暑燥烦,黄连、香薷。头痛而芎、蔓、细辛,未应而引经药用。太阳羌活,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萸。痰饮痛而半夏,血虚痛而当归。气弱人参、黄芪,冒风麻黄、葱白。顶痛藁本,脑痛细辛。若夫遍身节痛而羌活,风湿亦加;水肿胀急而甘遂,虚人忌用。心疼良姜、五灵,下痛吴萸;心痞枳壳、枳实,去闷黄连;腹痛芍药,恶寒佐以官桂,恶热佐以黄芩。骨蒸柴胡,有汗增以地骨,无汗增以丹皮。栝实、橘红消胸中之疼痞,柴胡、牡蛎理胁下之痛坚。腰疼杜仲,膝疼牛膝,喉嗌疼而黄芩、桔、贝;胃痛草蔻,茎痛甘梢,脐下痛而肉桂、地黄。气刺木香,血刺当归。腹中窄而苍术,腹中急而炒甘。

足膝痿软,黄柏、防己,肩背酸疼,羌活、防风。腹痛兮厚朴,咳逆兮柿霜。气不转运而木香、砂仁,风痰上壅而竹沥、姜汁。活血当归,补血川芎,调血胡索,崩血五灵。死血苏木、虻、蛭,破血桃仁、归须,止血炒蒲、归首。补气人参,顺气乌药,调气木香,降气沉香,清气檀香,导气槟榔。破滞气以青壳,提元气以升麻。虚热黄芪,蒸热地骨。上焦热而黄芩,中焦热而黄连,下焦热而黄柏。咽干干葛,烦渴天花,牛黄开清心火,朱砂善安神志。热痰瓜实,湿痰苍术、半夏,风痰南星,老痰枳实、礞石。脾胃受湿兮白术,下部湿肿兮防己。肉积草果,食积曲芽,口甜石膏,口苦柴、连。
五味子肺虚咳嗽,桑白皮肺实咳嗽。风寒嗽而麻黄、杏仁,肺痿嗽而麦冬、黄芩。有声无痰生姜、防、杏,有声有痰,壳、夏、防风。上气喘急兮肺气有余,杏仁、苏子;气促气短兮元气不足,参、味、麦冬。吞酸吴萸、黄连,吐酸土炒黄连。冷涎丁香、藿香,干哕竹茹、姜汁。水肿喘急,葶苈、桑皮,诸虚泄泻,术、苓、芍药。伤食作泻者,草果;伤寒热泻者,黄连。
诸痢芍药、当归,血痢黄连、犀角。上部见血兮防风,中部见血兮黄连,下部见血兮地榆。大便热结,硝、大黄,血秘者,麻仁、桃仁,气秘者,大黄、枳壳。小便不通木通、滑石。淋涩者,猪苓、泽泻。频数者,益智、螵蛸。滑泄不禁,脏寒也,诃子、肉蔻。若不已,而升麻、羌活。小便失遗,气虚也,人参、黄芪。若肾虚而地黄、牡蛎。惊悸恍惚,茯神、龙骨;心志不宁,菖蒲、远志。胸中烦热不眠而栀子,心胆虚怯不眠而枣仁。癫狂烦乱朱砂、黄连;自汗盗汗,黄芪、浮麦。眼暴发而连、归、防风,眼久昏而当归、熟地。翳膜,木贼、谷精;沸泪,川椒、甘菊。胎气上升者,砂仁;胎动不安者,芩、术。股肿,大黄、牡蛎。结核,牡蛎、芽茶。痈毒喘促兮括!实,痈疽已渍'兮参、芪。
诸疮作渴,人参并黄芪、花粉;消诸肿毒,连翘与花粉、忍冬。表虚桂、芍,表实葛、麻。表寒桂枝,表热柴胡。里虚参、术,里实枳、黄,里热芩、硝。上焦寒者人参,中焦寒者干姜,下焦寒者肉桂。降虚火兮山栀,退虚热兮地骨。水泻车前,寒泻干姜。肺气不足而二冬、五味;肾气不足而远志、地黄。肝气不足而川芎、天麻;心气不足而参、茯、苍、蒲。脾气不足而白术、芍药;胆气不足而酸枣、细辛。神昏朱砂、茯神,健忘茯神、远志。多梦纷纭兮龙骨,惊悸不安兮龙齿。噎症防虫兮青黛,小儿伤食兮山楂。疸病茵陈,瘿病天冬。下痢不快而气实者,大黄;表虚恶风寒而自汗者,桂枝。杀虫槟榔、苦楝;定喘阿胶、杏仁。证治多端,笔舌难罄,引伸触类,是在高明。
小柴胡汤增损歌
小柴胡汤: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
小柴少胆阳为至宾,和解宽中不可少,气虚邪入用人参甘草,柴胡黄芩清热半夏呕好。本经之病小便秘,赤茯加之须牢记;呕者陈皮生姜竹茹,痰多贝母瓜蒌利。少阳合病阳胃明证,葛根芍药皆称圣;若还虚烦伤寒类,竹茹粳米堪相订。胁痛青皮为总司,右胁姜黄玄胡枳实施;左胁桑皮赤芍药,枳壳香附亦同之。寒热如疟加桂枝,知母天花渴症思;齿燥无津石膏末,金沸五味嗽能医。胸中饱满热尤甚,枳壳桔梗有神应;痞结不宽小陷胸,黄连枳实真可益。腹痛胸寒去黄芩;桂枝芍药与加增,自汗恶风发热痛;桂枝汤合小柴胡汤行。错语心烦因内热,黄连解毒同煎吃;面赤发热脉弦洪,烦渴饮水白虎散。小便不利大便泄,小柴四苓散相配合;大便不通加大黄,半夏去之防燥结。胸烦不呕减夏参,倍入瓜蒌并桔梗;心下悸兮小水涩,减欲黄芩增茯苓。胸中痞硬去大枣,元明粉加之硬自好;外有微热口不干,去参加桂须应晓。脉虚发热或遗精,知柏牡蛎号滋阴;便溏口干胃气弱,术苓芍药可同临。口燥舌干去半夏,麦冬五味有天花粉。脉虚热渴不饮水,麦冬五味人参加。胸满按痛去人参,枳桔蒌连四味增;胸满嗽痰去人参,枳桔蒌连贝母杏仁。内热下痢口渴甚,黄柏黄连芍药并;血虚发热夜尤多,四物小柴相兼并。妇人邪热入血室,经水适断身发热;柴胡四物两方需,桂枝红花牡丹地。
二陈汤增损歌
二陈汤:半夏、陈皮、茯苓、甘草。
二陈半苓去痰湿,脾虚甘草气滞橘皮;火旺生痰黄芩与黄连,膈上不宽加枳实桔梗。咳嗽生痰分冷热,热加芩连栀子石;寒痰倍半夏甚麻黄,细辛乌头同一辙。外感风寒嗽若何,二陈枳桔并前胡;干葛桑皮清肺气,先贤于此号参苏。湿痰倦怠身多软,苍白术二宜首选;风痰南星白附枳,天麻牙皂姜蚕咽。气虚有痰加参术,六君子名因此立。血虚知母天门冬,香附瓜蒌姜竹沥。食积生痰不克消,曲麦山楂连枳调;甚者用攻宜丸药,血虚血药送之饶。老痰倍半加瓜实,香附连翘还海石;结痰有物在喉中,少佐芒硝便可减。膈痰用吐宜提气,防芎茶桔姜韭类;痰居肠胃下之安,硝黄枳实杷甘遂。痰在经络及四肢,皮里膜外姜竹施;胁下有痰白芥子,非此无能上达之。温胆二陈加茹实,安神豁痰为第一;苦增枳实与南星,汤号导痰能引膈。四七汤中去草陈,加漆苏朴枣姜邻;散郁消痰并顺气,孕生恶阻用无禁。呕吐皆因胃火痰,姜茹枳实炒黄连;若还药也下难吞,槟榔些少木香煎。五六日呕来不休,心胸胀闷手难揉;多加枳朴芩连芍,便秘硝黄一服瘳。嘈杂嗳气一般看,胸中积火与停痰;二陈星栀并香附,石膏加上有何难。同疗吞酸与吐酸,本方加入炒黄连,水停心下名痰饮,枳实猪苓利小便。二陈半夏性最燥,血虚烦渴皆不要;四物汤中亦勿加,贝母代之能取效。
小续命汤增损歌
中风发表小续命,外审六经之形证;必须随证能增损,始可奏功在俄顷。无汗恶寒属太阳,倍加麻黄杏仁防;若是恶风兼有汗,桂枝杏仁芍药详。阳明恶热不恶风,桂枝黄芩干葛同;身凉无汗太阴证,干姜附子好加增。有汗无热少阴名,桂枝附子炙甘凭;肢节拘挛麻木痛,连翘羌活胆肝经。大法夏石春知芩,秋冬附桂芍应寻;有热去附加白附,语涩筋挛薏以仁。中风筋急倍人参,以避中寒去芍芩;服后稍轻犹有药,加入当归筋急仲。烦燥大便不能通,附桂去之芍沥增;日久不行胸不快,大黄枳实有奇功。语言蹇涩手足掉,菖蒲竹沥皆为要;发渴之时增麦冬,天花葛根不可少。中风热渴觅秦艽,发渴身疼羌活调;如逢烦躁多惊恐,犀角羚羊二味消。恍惚错语不知人,茯神远志定心神;不能言者加竹沥,失音不语石菖论。中风头痛犹如破,续命堪加羌活佐;寒湿为殃骨节疼,附子官桂非为故。呕逆腹胀见中风,人参半夏必相从;若还脚膝多软弱,牛膝石斛可收功。腰疼桃仁去皮尖,杜仲姜汁炒同煎;夜眠不寐寻酸枣,痰盛南星一物添。肥人气盛多痰湿,倍加乌附行经急;脏寒下痢去己芩,加添附子并白术。或哭或笑或讴歌,语言谵妄不能瘥;麻黄参桂皆宜倍,白术加之可起疴。中风汗多去杏麻,仍加白术有神应;舌燥还增白石膏,附子官桂俱可省。
四物汤增损歌
四物女科之要品,胎产调经为主君;当归芍地能生血,行气川芎郁滞伸。心虚血少补心汤,四物参苏共一汤;骨蒸午热荷知附,曲骨逍遥并五黄。经水行后腹中疼,气血俱虚君子增;若过三五绵绵痛,血行气滞木香槟。经行不及为血热,生地芩连香附别;过期人瘦是血虚,芪草少佐桃红吃。肥人过期乃气虚,挟痰升降多阻迟;加入参芪去生姜,二陈香附更相宜。过期紫黑亦血热,香附连脂索乳没;色淡痰多血少医,生地二陈不可缺。经血过多五心热,芩术胡连同一撮;升提其气独柴荆,涩少葵红两花觅。经行微少两足疼,泽兰甘草去地芎;不通木膝桃丹附,涩滞桃红四物同。崩多有热加生地,蒲黄黄芩荆芥穗;崩多脏冷艾阿胶,淋漓不断赤石附。赤白带下桂附加,白芷丹皮蒿续夸;胎动不安兼下血,附胶艾叶术芩赊。胎气不安胸腹胀,枳壳砂苏能通畅;佛手芎归二味名,胎损服之即便降。妊娠腹痛竹茹增,死胎麝桂芷堪宁;产后腹满增枳桂,恶露桃仁苏膝成。产虚血热加生地,寒热柴胡麦冬治;产后闷乱志茯苓,伤风头痛甘蒿具。产后血痢腹中疼,槐米黄连粟壳并;若是血虚成血晕,泽兰荆草芎归参。血气痛兮桂乌药,冷气良姜玄胡索;胸中气块木香增,血积莪棱官桂漆。产初用芍伤生气,肠滑当归俱欲忌;汗多方内减川芎,泥膈尤嫌生熟地。
补中益气汤增损歌
劳倦伤脾中不足,参芪归术甘补益;升麻柴胡清气升,脾胃疏通数陈橘。内伤有时挟外感,六经见证须加减;太阳头疼蒿桂羌,阳明不足升葛选。耳聋胁痛少阳经,黄芩半夏又用芎;太阴咽干胁胸痛,枳实厚朴亦相同。少阴舌燥加桔甘,厥阴囊缩川芎例;如逢变症发斑时,元参升麻倍干葛。内伤挟痰寻半夏,竹沥姜汁可同加;头痛川芎蔓荆子,项痛藁本细辛佳。耳鸣目黄颊颌肿,更兼面赤脉来洪;羌防甘蒿通经血,芩连二味肿消松。口干咽燥加干葛,上升胃气润口渴;心下痞闷芍连随,腹胀香砂兼厚实。腹疼芍药炙甘草,桂心恶寒冷痛极;若是恶热用黄芩,仍增甘草时热息。脐痛本方去甘芪,胸中滞气青皮利;脚软乏力或痛疼,酒炒黄柏及牛膝。久病痰嗽去人参,夏热冬花沸耳吟;春寒秋冷冬凉月,麻黄带节便煎斟。长夏湿土客邪越,苍白泽泻消湿热;湿热火胜食不消,神曲味冬泄肺灭。口吐白沫胃停寒,益气汤中益智先;若加胃口当心痛,何如草蔻更加煎。饮食不下胸中寒,气滞青橘木香煎;冬月智仁草豆蔻,秋则槟砂夏芩连。大便秘涩不能通,当归宜易归稍用;胁下或急或多少,甘草人参柴胡并。风湿相搏体重疼,升麻柴胡羌活风;藁本苍术宜暂服,病去之时勿再逢。心中烦燥何所加,生地一味好安排;若更气浮心里乱,安神丸内用朱砂。
清·朱时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