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水,浪打浪”——鱼米之乡荆州,空气里氤氲着湖鲜和稻米香,是一座切切实实的美食之城。荆州最具特色的美食,当属鱼虾和莲藕。 荆州鱼鲜作为一座长江边上的城市,荆州人的餐桌上,少不了鱼的身影。从鱼头,到鱼肉,到鱼尾,再到鱼杂,荆州人总能把一条鱼物尽其用。 鱼糕由鱼肉糜蒸制而成,可煎、可炸、可蒸、可煮、可炒、可炖,可以和任何食材组合成你想要的模样。对荆州人来说,鱼糕是日常,更是宴席上的压轴。在众多浓郁赤酱的菜肴中,嫩白的鱼糕,宛若一股“清流”。夹上一块,紧实而不失韧性的鱼糕,总会在筷子间轻盈地弹跳摆动,像是为宴席跳舞助兴。 肥硕的鱼身,用来做鱼糕后,而富余下来的鱼尾,也能被爱吃鱼的荆州人,凑成一道佳肴。作为鱼身上最灵巧的部位,鱼尾的滋味,也很鲜美。在荆州,很多地方把鱼尾称作“划水”。煎好的鱼尾,表层有着脆脆的焦壳,咬开后,待香浓的热气散去后,露出来的,确是最鲜嫩的鱼肉。 大多人对鱼杂“弃之敝屣”,但它在荆州也有着千奇百怪的吃法。鱼肚清洗干净后,和剁成茸的鸡脯肉,一同炒制成鸡茸鱼肚。雪白如脂的鸡茸,掺杂上嫩滑软糯的鱼肚,有着相当高的颜值,是荆州宴席上的“扛把子”。鱼杂火锅也是荆州人不能割舍的舌尖记忆。由鱼头熬制的浓汤,有着奶白色的丝绸质地,在沸滚的火锅中,放入鱼鳔、鱼肠、鱼肝等边角料,再加入鱼籽,便可让鱼杂火锅的鲜美提升一个高度。 荆州湖鲜星罗棋布的湖泊,是荆州人眼里最新鲜、最齐全的超市。鱼、鳝、虾、蟹、莲藕等水生动植物,永远是这座“天然超市”里,最畅销的食品。 产自洪湖的粉藕,是荆州人最为熟悉的味道之一。洪湖粉藕含有较高的淀粉,肉质极为肥厚,拿来煨汤,最为合适。排骨,是洪湖粉藕的官方认证CP。和肉厚的猪胸骨炖煮后,肉香浸入莲藕,与水生植物特有的清雅之气合抱为一。入口后,喝饱了汤汁的莲藕,有着细腻的柔软,粉粉糯糯的口感,自带温补滤镜。 除了炖汤,莲藕在荆州,还可以“吃藕不见藕”。粉糯的莲藕能在洗净去皮后,打成肉泥,汆成丸子,下锅油炸。刚出锅的藕圆子,金灿灿的,外壳酥酥脆脆,内里却绵软粉糯,细细咀嚼,还能感受到洪湖粉藕特有的甜味。细长的藕带也有着多种吃法,可煎、可炒、可炸,甚至还能生吃。夹上一块藕带,放入口中,随着嘴巴的张合,齿颊内便开始回荡起“咔咔”的清脆声响。 小龙虾同样是洪湖里的“房客”。在每个盛夏的夜市摊上,小龙虾的那抹艳红,几乎是所有人都爱的“色号”。在水蒸气的烟雾里,小龙虾完成了“虾”生升华,弹嫩鲜美的本味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存。嗦上一口虾黄,虾肉蒸出的汤汁顺势滑入腹中。而后将尾巴中间的筋抽掉,在小龙虾的脑袋和尾巴中间松一下,轻轻一拉,完整的虾尾便弹了出来,蘸料后送去口中,两个字:xū服! 荆州作为“鱼米之乡”,不但有美味的河鲜湖鲜,面食与糯米也同样是一大特色。 荆州过早文化浓厚,一碗油厚、码肥,又能管饱的早堂面,是荆州人过早的不二之选。由猪大骨、鸡、鳝鱼、鲫鱼熬制的高汤,有着牛奶般的乳白色。沥水后的碱水面,浸润在高汤里,堆上猪肉、牛肉、鸡丝、鳝鱼丝等“码子”,再点缀几粒油绿的葱花,清新的麦芽香和骨汤的浓郁交织,无缝隙地侵袭食客的感官世界。 ![]() 高汤,圆面,厚码,爱了!图/纪录片《早餐中国》 糯米包油条、元豆泡糯米,都是荆州的吸粉利器。糯米包油条,又叫做糍饭团,以稻米和糯米做皮,中间夹裹火腿肉糜及油煎后的咸菜。刚出锅的油条切段,是糍饭团的点睛之笔。姿态迥异的饱满米粒,疯狂暗示自己的香糯。牙齿穿过这层绵软,交织着咸菜粒的肉糜渗出浓郁的油汁,而后被油条吸取。唇齿缠斗片刻,烂软的油条和其他食材一起,顺着舌尖下滑,一举填满了胃部的空白。 荆州,一座“最湖北”的吃都。想要认识荆州,可以选择在当地的地道餐馆,吃上一顿饱餐。在荆州的早点铺子过早,看看荆州人如何开启一天;于夜市摊上,看看荆州人如何卸下白日的辛劳,和自己和解,而后安然入眠。毕竟,除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荆州还是一座在餐桌上才能消化的城市。 本回答改编自地道风物原创文章《荆州,“最湖北”的吃都!》,作者莺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