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国卿大夫阶层的君王之法

 海叔说春秋 2022-07-06 发布于四川

赵盾作为晋襄公和晋灵公时期的权臣,本来还是想做个忠臣的。晋襄公作为守成之主,虽无坚毅的性格,好歹还能与朝臣达成默契,晋国朝政有条不紊,君臣之间共谋晋国发展。

到晋灵公时,赵盾屡次劝谏国君,却发现毫无用处,晋灵公一如既往,我行我素。

由于赵盾在外征战,会盟诸侯,与楚称霸,朝中诸事,皆决于其。晋灵公与赵盾,便如殷纣王与闻太师,昏君与权臣的故事,如此在晋国呈现。

朝中大臣也与赵盾形成隐秘同盟,成为赵盾在朝中的重要耳目。于此晋灵公两次刺杀赵盾,皆为其所逃脱,这绝非史书中所言。

赵盾如何勤恳为业,如何礼贤下士,真相最可能的是,赵盾提前知悉了晋灵公的阴谋。那么,是谁透露了这些消息呢?绝对就是朝中的耳目。

春秋战国时代,有着严重的阶层分级,所谓君王之法,即便是错,也会被执行,也就是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朝臣们的意识形态,均以君王为中心,在朝中推行国政。

而赵盾自成为权臣后,对这种行为准则就产生绝对的怀疑,诸侯列国与晋国会盟之时,赵盾是绝对的主导人物。正因为此,赵盾对晋灵公之感情,已绝非当年对文公、襄公之情。

晋灵公两次暗杀赵盾,直接导致赵盾不敢再停留都城,便欲逃亡国外,以寻发展之机。赵盾是晋国的总理大臣,如此权臣的突然逃亡,在晋国绝对是件大事情。

可是晋灵公似乎并未因此所警觉,甚至被赵盾的弟弟赵穿所弑杀。赵盾在法律上依然是晋国权臣,按照当时法制来看,赵盾尚未有任何叛逆之意,未予汇报即已出走,对没心没肺的晋灵公来说,没了经常在耳边劝谏的声音,还要清静些,权且当做放了赵盾年休假,也就不理不睬,他哪里知道都城里的意识形态,已经不是唯晋国君主为首了,叛逆势力正在聚集。

赵穿这个人常年在军中为战,又是赵氏家族中赫赫有名的人物,是晋襄公的驸马爷。自从赵盾成为赵氏家族在朝堂中的顶梁柱人物后,赵家人就唯赵盾为家族之首,如今赵盾外逃,赵穿就觉得失去了带头的,心中之惶惶,赵氏家族亦如此,暗地里将弑杀灵公的阴谋,正式启动。

朝中势力在鼓动下,不出意外的偏向赵氏家族,晋灵公终被弑杀,赵盾又被迎回都城,继续执掌晋国。赵穿弑君,明显属叛逆。

赵盾归国,如果履职尽责,即应追究赵穿责任。然而,赵盾并没有追究弟弟的责任,这也被猴世所诟病,认为赵盾兄弟早有图谋,弑杀晋灵公本就在情理之中。

赵盾弑杀晋灵公,算是开了春秋时代卿大夫弑杀君主的先河。

当然,晋国其实早有先例,晋文侯当年弑杀周携王,即是晋国的老辈常常挂在口中的战例。

晋国的意识形态,自赵盾归国,执掌朝政,便是彻底完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