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题:寒冷到了极致时,太阳就要光临!

 学思践悟必有成 2022-07-06 发布于甘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欧阳修《丰乐亭记》)

材料二: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苏轼《石钟山记》)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B.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C.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D.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记”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或记山川名胜、器物建筑。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如《丰乐亭记》《石钟山记》。

B.干戈,古代常用兵器。“干”为防具,“戈”为武器,因此后以“干戈”用作兵器的通称。后来引申为战争。本文指的是战争。

C.刺史,又称“刺使”,古代官名,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宋代的刺史为虚衔,无实职,文中“刺史”指欧阳修自己。

D.我国古代常用“干支”表示年、月、日的次序,称为“干支纪元法”。文中“丁丑”和“丙戌”都是表示年份。

12. 下列有关《丰乐亭记》和《石钟山记》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丰乐亭记》回顾了滁州百年前的战乱,也描写了当时百姓的安闲生活。古今对比,意在告诫人行要居安思危,不忘皇恩。

B.《丰乐亭记》行文情景交融,迂徐有致,体现了欧阳修散文含蓄委婉的风格。

C.《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首段提出对石钟山命名问题的质疑,从而引出下文夜游石钟山的记述,结构很有特点。

D.《石钟山记》体现了求真辨伪的精神,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发现石钟山得名的真实缘由。此文一出,后人于石钟山所以得名再无争议。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4. 根据《丰乐亭记》的内容,说明亭子以“丰乐”为名,寄寓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3分)

图片

【参考答案】

10.选B。

11.选D。 解析:“丙戌”是纪年,“丁丑”是纪日。

12.选D。 解析:“后人于石钟山所以得名再无争议”的说法,文中找不到依据。

13.解析:

(1)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要点:状语后置,“既”“日”)

(2)在敲击时能发出铿铿的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有。(要点:定语后置,“铿然”“所在”)

(共8分,每题4分,一个要点1分,句意一分。)

14.解析:

①庆幸百姓遇到丰收的年成。

②让百姓知道所以有丰年的快乐,是因为生活在太平无事的年代。

③宣示皇恩,表示与民同乐。

④四时之景,无不可爱。(任选3点,每点1分。满分3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