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宝妞 2022-07-06 发布于河南


小暑,一个好听的名字!用“小”字命名的夏天,总会带着几分温柔,散发着无限的活力。天地往复,自然循环,千年的古风,仍未吹凉她的热情,小暑踏着唐诗宋词的韵脚,因循而来。

风不再含蓄,抖落一身清凉,散发着刚刚好的热情,一浪漫过一浪。

图片

民谚有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但小暑就是小暑,还未到“龙潜渌lù水坑,火助太阳宫”“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的时段。尽管古往今来的人们都认定,小暑“热气犹小”,但小暑真的来了,又有几人不退避三舍,寻荫纳凉。

小暑,无论怎样隐忍,但暑热无法改变。此时,那些一直心慕江南的人,也萌生了塞北清凉之意。羡慕也罢,抱怨也罢,暑还是要避的,毕竟小暑时节,阳光灼热,燥气频生。如今虽不用效仿古人,频摇羽扇,泛舟追凉,月夜数星,荫下避藏。但避热的手段,也是频出花样。炎热之下,也顾不得体面斯文,一切为了那抹清凉。

暑热,不仅仅是因为天气燥热,更源于一颗纷扰的心。“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心静自然凉。暑热来临,不妨做回懒人,做些无聊小事:闲翻书卷,侍弄花草,饮茶敲子,心静了,周身也就有了清凉。于是,顿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感觉。

小暑时节,最祈盼的是一场及时雨。天河倾泻,会令暑热瞬间消散,凉意顿觉如秋,只是这凉爽,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清凉一阵,炎热如初。消暑,还是喜欢霏霏细雨,不声不响,不急不缓,在微凉的余韵里,感受雨意,在缠绵的雨意里,感受宛若少女倾尽柔情的锦年心事,连绵不绝。

图片

风轻雨柔,呼吸着细雨洇湿的空气,翻阅古诗手卷,最喜欢的还是元稹的诗句:“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风吹竹叶响,雨落打叶声,山色昏暗处,时而有雷鸣。一股股难得的清凉,由心底而生。

小暑,虽不是极热之时,但也是夏热三伏的一部分。正是这阳光浓烈,暑意浓浓,天地阴阳交合,万物繁茂充实时节,从南到北不分天壤,迎来一场花事:蜀葵、木槿花、凌霄花、步步登高花,荷花次第盛开,如泰戈尔诗句中的“生如夏花般灿烂”,璀璨的生命“不凋不败,妖冶yě如火。
我们总祈愿生如夏花,炫美一生,但可知夏花又经历了怎样炎炎炙烤的煎熬,雨骤风狂的磨砺,才有了她的美妙,一如人生青春,握紧初心,一展绚烂。

小暑时节,当“盛夏”二字浮现脑海,便有了热浪拍打逶迤七月的感觉。在这热浪涌动中,便到了该收割的收割,该拔节的拔节,该成熟的成熟。此时此刻,会让人真正的感受到,使我们成熟的也许不是日子,而是经历,亦如小暑,把心中热辣辣的情感,写成秋天的故事。

图片

白居易有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为人处世当如小暑,些许躁动但不困于情,一时亢奋但不乱于心,明心见性,浴火重生,把爱一步步推向高潮,把人生一步步推向丰盈!

图片

作者:杨蓝天,曾用名:杨学志。笔名:驰骊、蓝翼、叶子等。国家二级编剧,副研究馆员,专业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会员。从事文学艺术创作40多年,在省、市(地区)和国家报刊发表戏剧、小说、散文、诗歌、曲艺、歌词等500多篇(部、首)。在20多个公众号平台发表各类文学艺术作品300多篇(部、首)。获得省、市(地区)和国家文学艺术奖120多次。已出版、上演大型戏剧《一片丹心》等8部;出版小说、散文、诗歌集5部。「木兰书香」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zhongqiu196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