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辘轳井情愫 / 刘孝敏

 宛丘文学 2022-07-06 发布于河南

            辘  轳  井  情  愫
                     刘孝敏

      毛阿敏老师的那首“辘轳 女人和井"在耳畔响起,将我的回忆拉回到了从前。从前的那口古井和那架辘轳,又一次在脑海里浮现。辘轳和古井.是一首歌,唱𓎴尽岁月蹉跎。辘轳和古井.是一首诗,写满着故事多多。辘轳和古井.是难以忘怀的乡愁,辘轳和古井.是灵魂安放的地方。


     在我的故乡有太多.太多的辘轳井,辘轳井在我们那里极其普遍。那时候留传有一句古话:“百家磨,千家碾,万家井!”磨绝大多数建在家内,属于一家所有。其他人家需要磨面,可以通过“问磨”来约定,故曰:“百家磨”;石碾则绝大多数建在街头巷尾,使用碾的人家更多;而水井的使用更加不受限制,南来北往的来到村上,要打水,要饮水,绝对不受限制,所以叫“万家井”。辘轳及辘轳架子是辘轳井上的基本设施。对于那一个个水井来说,辘轳的安装几手不外乎如下所说。辘轳.辘轳轴.辘轳桩,辘轳轴缒石和辘轳绳等构成。


     辘轳:上世纪60、70年代,大部分乡村一般都在使用生铁铸造的辘轳。偶尔也有使用最传统最古味盎然的,是古人留传下来的木制辘轳。这种辘轳用一段直径6、7寸,长约1. 2至1.5尺的杂木,做成们一个圆柱体。中心挖一个圆洞,以备插入辘轳轴。辘轳上边一般要安装铁件,最大的铁件是辘轳把。其次是辘轳穿,安在辘轳两头的轴孔上.起轴承作用。再者是铁箍,安装在辘轳两头.增加木辘轳的坚固程度。    辘轳轴:古吋的辘轳轴都是用硬杂木来做,最常见的是枣木用铁轮车上退役的木车轴充当为最常见。辘轳轴的端头.要安装一个辘轳辖,用来挡住辘轳不至于脱落。辘轳轴跟辘轳穿接触处,要下生铁键。一方面可减轻辘轳穿对辘轳轴的磨损,也可起到减小摩擦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在拐水的时侯,劳动强度大大地减轻。       辘轳桩.辘轳轴缒石:在我们这里最常见的是在地上栽一块石条,上头凿个长方形的眼.将辘轳轴的后端插进去。其作用是管住辘轳轴的尾部,不使其来回摆动。辘轳轴缒石的作用是压住辘轳轴,常用一块石头在中间凿  个孔, 穿在辘轳轴上。 辘轳绳:辘轳绳是用刹绳来做的,刹绳有皮绳、苎麻绳以及苘麻绳之不同。皮绳抗拉强度最大,苎麻绳稍次,苘麻绳最次。辘轳绳的长度依水井深度而定,我们这的水井通常需要5、6丈长的辘轳绳。不管是皮绳还是麻绳,耐水性都较差。因此,在辘轳绳的下端,还要接一段铁索环儿。之所以要续一段铁链子,还为了防止水桶下到井底会漂浮在水面.而不会倾斜。这时就无法将水灌到水桶里,只有续上一段铁链子.水桶一接触水面就会向一边倾斜便于打水。    打水时挂桶也挺有讲究的,那时侯辘轳井上没有水桶都是自带的。水桶用耐水性较强的木料(柳木、楸木等)来做,铁件有3个桶箍,一个桶攀。水桶挂在辘轳绳端头的铁钩上.其挂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搦钩儿、梅葫芦儿等挂法。搦钩儿挂法虽然简便宜行,但有搭扣𓎴牢固的危险。搦钩的操作是铁钩上有弹簧用手轻轻地搦一下,铁钩上的活扣儿打开.把桶攀儿(铁的)钩到钩上,再把活扣儿扣上,松开手,水桶就挂好了。搦钩儿操作较简单,但容易脱钩。梅葫芦儿挂法最保险,最经典,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巧思。它是以“连环套儿”的方法,只用拿手拉住“梅葫芦儿”铁环儿,这样一拉,那样一穿,三下五除二,水桶就被牢固地拴在铁锁环儿上,摘下水桶的手法则与此相反。

  
      而今,光滑明亮的井沿石.长满绿苔的井筒己成为过去。己离我们渐行渐远.恍如隔世,但她永远是一抹难以忘怀的情愫……。


作者简介:

  刘孝敏,慕容诗社社员。网名畛溪人,义煤集团新安县云顶煤业有限公司 职工,洛阳市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洛阳诗词研究会会员,新安县作家协会会员,新安县慕容诗社会员,义煤诗词楹联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慕容枫》,《洛阳诗词》,《洛阳诗苑》,《今日新安》,《义马矿工报》,《新义煤》,《职高论坛》,《花魂诗韵》,《金斗山》等报刊杂

宛丘文学社投稿需知:

◆稿件必须原创,作品一经发布;本社设置有赞赏功能,赞赏作者的金额之70%归作者所有,其余留作平台运转维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