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城新风 / 黄登申

 宛丘文学 2022-07-06 发布于河南

   我的的家乡是一个有着厚重历史气息的小城市——河南省项城市。人们以往的印象,或许只有“莲花”味精有名气。其实,这里早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千年古县,这里早在周朝时期就是诸侯国之项子国和顿子国的属地。这里真可谓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记得是前年“五一”期间,我因为探望年迈的老父亲,回了一趟项城老家。这次短暂的行程,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家乡人的那种特有的礼仪和亲切感。那天上午,我去市里办完事后坐2路公交返回郑郭镇。可我刚一上去,就遇到了一件尴尬的事情,可能是我常年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廊坊市之间工作的缘故,已经习惯了出门不带现金。可当年项城公交还没有开通线上支付,只有一些大型的商场或购物中心实施运行。我当时啊,脸上顿时感到发热,呈现了一个“囧”态,尽管我也知道我微信和支付宝里面有足够的零用钱可以支付,但这些都无济于事。无奈之下,我把目光扫向了车里的每一位乘客,我试图能发现一个熟悉的面孔。但是来回巡视了几遍,也没有发现一个目标。我失望了,我也清楚地知道,别说我经常不在家,即便一直在家工作,在我们那个接近百万人口的城市,随随便便地在一辆公交车上就想遇见一个熟人,那无疑就是大海捞针。我失望地摆弄着手机,思索着解决问题的方法。怎么办,我该怎么办呢?我想到了下车,可下了车又能怎样,不按时回家老父亲不着急吗?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约十一、二岁的小姑娘不由分说从她口袋里掏出来了两元硬币,递到我手里。并笑咪咪地说:“叔叔,我这里有两元钱,您用吧!”看着那么天真可爱的孩子,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我连忙说:“小姑娘,谢谢你!你有手机吗,我加微信转给你”。小姑娘微笑着摆摆手,“我没有手机,没关系的,您尽管用吧”。虽然小姑娘那么诚恳,可我还是不太想用她的钱。一个小孩子平时上学艰苦,平时肯定也是省吃俭用,我怎好意思接她的钱呢。周围的人会怎么看我啊。正在那时,坐在左面的一个女士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她马上从包里掏出来一把零钱,递到我手里。并说:“你把小姑娘的钱还给她吧,用我的。剩下的下一站用!”我随即把小姑娘的钱还了回去,转过身朝这位女士投去感激的目光,然后,把硬币塞进了收币箱里。

    公交车不停地向前开着,车内此时安静下来。我把目光转到车窗外,马路边碧绿的树叶和青油油的麦苗,在温暖地阳光下正茁壮  地成长。三三两两的庄家人在表田里弯腰拔草,整个画面就像一个五线谱,谱写着一首甜美的乐曲。此时此刻,我的心热乎乎的,非常兴奋。我不由自主地哼起了五音不全的曲子。


      “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
         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哎……谁不说俺家乡好……”

    两元钱说起来微不足道,可它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它代表着一个地方的淳朴的民风,它代表着一个地方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作者简介:

  黄登申,河南项城郑郭镇人;人力资源管理师,文学爱好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