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语难学导致国人科学素质差?汉字:这个锅我不背

 天地任逍遥耶 2022-07-06 发布于湖北

作为有25年网龄的骨灰级网虫,我见证了互联网一步步从孱弱发展到强大。从当初的最简单应用ftp、email到web、http,再到今天的物联网,可以说是飞速的发展。作为一个科学爱好者,我一直关注着我们网民的科学素质,从互联网上出现的一些现象上看,我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很不乐观。本文,老郭想从汉字的角度谈一谈,汉字对我们提高科学素养的影响。

文章图片1

一、为了继承汉字,我们虚度了太多的光阴

1、鲁迅认为,汉字的难写难认识阻挡人们学习文化知识的一条“高门槛”,单是这条门槛倘若不花费十年左右的功夫,就不容易跨过。这话一点不假。在我们当地的大学里,我不止一次地看到大学生写的寻物启“示”;我们的电视台也曾经做过“容易读错的字”的专题节目。这些都表明了中国语言文字很难学。

2、在计算机技术的起步阶段,方块字这个包袱,显得格外沉重。计算机用拉丁字母组合与人交流信息,极为方便。而汉字系统需要消耗大量的内存。当然了,今天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内存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

文章图片2

3、汉字阻碍了我国与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我们中国的文学作品有很多,优质的作品也不少,但是能拿诺贝尔文学奖却非常难。这里面也多少有汉字太难的关系。

然而,汉字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它能流传至今自然有它的科学道理。

二、汉字的最大优点在于其超方言性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由于山川地理的阻隔,因此存在在多种方言。如北方话、闽方言、客家方言、吴方言等等,各种方言之间差别极大,不同方言之间交流非常困难。如果采用表音文字,发音的不同导致文字的不同,各方言区之间的交流变得不可能。而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的存在,则使各方言区虽然语言不同,但可通过汉字进行交流而毫无障碍。汉字的超方言性,使它成为中华文化的凝结剂和中华民族向心力的重要源泉。

文章图片3

三、汉字的有理性

汉字作为一种符号体系,可分为有理性文字和无理性文字两大类。无理性文字指纯表音文字,它只是一种符号,与要表达的事物没有直接关系。有理性文字如汉字,除了表示词的读音,还能表示事物的形类。

四、汉字和汉语基本相适应

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一个语素也基本上是一个音节。因此,汉字和语素是相对应的,用汉字记录语素非常合适。汉字是文字单位,语素是语言单位,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表现在:一个汉字可以表示几个不同语素。如“米”。一个语素也可能由几个汉字构成。如缠绵等连绵词和“沙发”、“日本”等一些外来词。但大部分汉字都是一个汉字表示一个语素的。

文章图片4

五、汉字记录汉语可以有效区别同音词

汉语音节结构非常简单,声韵母配合只有400多种,声韵调配合只有1200多种,加之词行简短,以双音节词为主,单音节词依然很活跃,这样同音语素和同音词非常多,很容易混同,而形态各异的汉字就起到了分化同音词的作用。

六、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语素是音义的统一体,而汉字是记录语素的,除了音义之外,他还有形。这一点,汉字与表音文字是不同的,表音文字只表形、音,而不具备义,它们记录的是语素的音素、音节,没有独立地和语素对应,因此单独看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汉语初学有一定困难,但是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汉字之后,就变得比较容易了。

文章图片5

七、古今一致性比较强

古文献中的汉字,我们照样认识,其中看不懂的,不是语素本身,而是语素意义发生变化。

八、汉语在造字、造词上更有优势,随着科学发展,汉字的优势也在显现

我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在大学里面为了英语的专业词汇而伤透了脑筋,尤其是化学领域,估计外行人就算是专八也很难看懂吧。在同样信息量的情况下,汉字所用的字数最少,在联合国大会上,如果你看到哪份最薄的文件,那一定用汉字书写的文件。

元素周期表中一些被人们早期就认识到的元素就约定俗成地沿用习惯的名称了,比如金银铜铁铅等,这些在很多其他语言中也是一样的,日语和韩语沿用了汉字名,比如日语的金读作kin,韩语的金读作geum,都是来源于汉语。同样,英文的这些名字也都是按照自己的读法来读的而不是根据更“词源”的拉丁语来的。

文章图片6

所以这些“早期”的元素用自己的特殊名字也是可以理解的。后来当西方科技大规模进入中国的时候,元素的外文名太难记忆,而中文环境中单字更容易被记住(想想我们背元素周期表比老外们容易多少),因此学者们决定造字来命名新元素,他们一方面创造性的根据这个元素的外文读音加上元素的物质状态造了新字来命名这些元素。

当然,现在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文已经成了事实上的国际语言,因此为了学术交流的方便,我觉得在教学元素的时候不单应当教中文名字,也应当教授元素的英文名 最后想补充一点,其实元素的中英文名字差异和有机化合物的中英文命名差异相比简直就不算事儿...

总结

虽然汉字确实是在学习和掌握上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汉字在信息时代的优势必将逐渐显现,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汉字必将更有作为。从这一点看,汉字非但不是阻碍我们提高民众科学思维的阻碍,今后必将成为推动科学进步的助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