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AIoT产业发展环境分析:市场处于良性竞争状态 政策叠加资金助力产业发展

 观研天下 2022-07-06 发布于湖南

一、优势分析

1.产业朝着增长期迈进

我国AIoT产业目前正处于产业蓄力期朝产业增长期过渡的阶段。在这一特殊时期,基础设施正快速完善、技术加速融合为产业加速发展打下基础。供给侧市场能量逐步显现,开始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动力之一。同时,企业生态和产品生态开始融合,市场壁垒将逐步减少。

AIoT产业发展历程

类别

产业早期

产业蓄力期

产业增长期

产业高速增长期

产业成熟期

底层建设

依托旧有基础设施;感知能力普及不足,数据收集意识较弱。

新型基础设施快速铺设;网联和数据采集能力开始普及;零碎的数据池产生。

多层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网联和数据采集能力基本普及;数据开始互通,数据池扩大。

AloT基础设施完善,足以支持各类AloT应用;网联和数据采集普及;大型数据池形成。

数据融汇,应用自然;配合未来新技术,开始建设新基础设施。

技术特征

物联、AI底层技术逐步成熟,但相互割裂,技术应用相对匮乏

AI应用技术发展迅速;AIloT快速融合。

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走向成熟,融合进入AIoT

各类技术充分渗透,形成海量数据+成熟Al+稳定连接+高等级安全保障

进阶AI技术和新型连接、感知技术诞生、应用。

发展驱动力

尚未形成产业整体市场;智能家居/硬件市场为主

供给侧市场为主。

供给侧:通信基础设施市场、平台市场、AI算法市场

需求侧:ToC市场为主,ToG市场开始快速增长,如公共事业等。

供给、需求开始平衡。供给侧:通信基础设施市场、产业区块链市场等

需求侧:ToC市场平稳增长,ToG市场社大,如智慧城市等

需求侧占主导。

需求侧:ToCToG市场稔定增长;ToB市场快速膨胀,例如高等级智慧工业、车联网等产业级应用市场等

需求侧占绝对主导。市场整体成熟、稳定。

市场特征

市场形态:ToC设备巿场逐渐成长;市场成星状。

竞争格局:头部企业积极布局,企业数量飞速增加;端侧市场格局逐渐形成。云和用市场零碎。

市场形态:市场呈多个分散的网状。

竞争格局:平台层市场整合加速,各企业定位逐渐明晰

市场形态:市场各分散网状开始部分交叉。

竞争格局:产业整体格局成型,上游市场集中度较高;应用市场较分散。

市场形态:市场呈完整网状。

竞争格局:格局稳固;新型企业仍然可依靠技术创新进入市场。

市场形态:市场呈完整片状。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AIoT市场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运营商机前瞻》

2.市场处于良性竞争状态

我国AIoT产业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产品与服务本身的优势,包括服务的和共享与服务水平。此外,AloT产业竞争还包括企业的硬实力,包括服务的技术优势、创新能力、企业人才优势等。

我国AIoT产业竞争焦点

http:///resource/images/202106/20210630083626eg39_m.png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AIoT市场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运营商机前瞻》

AIoT产业的良性竞争很好的促进了产业需求、技术、产品与服务的发展,促进服务水平不断优化,服务与技术能力不断创新。为AIoT产业用户提供了更为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AIoT产业的良性竞争带来的积极影响

http:///resource/images/202106/202106300836263aso_m.png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AIoT市场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运营商机前瞻》

二、劣势分析

1.产业本身局限性

1AIoT属于低频率,要求高,服务周期长的产业,消费行为不能随时发生,频次高且要求高。

2AIoT传统产业通过中间信息不对称赚钱模式价格透明,缺乏盈利点。

2.平台管理水平落后

1)没有解决AIoT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天然矛盾。

2)部分AIoT企业对加盟者审核不严格,导致服务水平层次不齐。

3AloT产业的利润主要来自压缩原材料,严重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

3.供应链整合度低

1AIoT产业供应链涉及品类繁多,小型企业难以为继,初期投入过大,打不起价格战

2AIoT产业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导致生产周期长且成本高。

4.产业服务无序化

1AloT产业标准不成体系,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计等个人等个人能力,难以规划管理与复制。

2AloT产业服务质量难以控制,导致质量问题频发。监管缺失,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5.研发设计能力不足

1AIoT产业研发设计人才供需失衡,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2AIoT产业设计与市场需求不符,交付给消费者的设计产品匹配性不足。

我国AIoT产业劣势分析

http:///resource/images/202106/2021063008362795ho_m.png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AIoT市场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运营商机前瞻》

三、机遇分析

1)政策支持

全球范围内,尤其是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AIoT行业发展,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并进行战略布局,以争取未来国际科技竞争的主动权。于此同时,我国也在AIoT领域战略布局,十三五期间,国家强调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向各行业全面渗透;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展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这一举措被看作是万物智联时代的开端;2020年,国家强调发展新基建,即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区块链、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融合发展,赋能传统行业智能化升级。

各国AIoT领域战略布局

国家

战略布局

中国

200911月,温家宝总理发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其中明确提及物联网为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2020年,国家强调发展新基建,即云计算与人工智能、区块链、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融合发展,赋能传统行业智能化升级。

美国

2009年奥巴马政府提出将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和新能源作为振兴经济、确立美国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即美国物联网战略。

20202月底,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发布《美国人工智能倡议首年年度报告》,报告阐述了美国AI的进展,同时强调了六个关键政策和做法。

欧盟

20096月,欧盟委员会递交了全球首个物联网发展战略规划《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提出了14项物联网行动计划。

20202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人工智能白皮书》,强调欧洲的人工智能战略旨在提高AI领域的创新能力,同时促进道德、可信赖AI技术在欧洲经济领域的应用。

日韩

20191月,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制定并发布了数据与人工智能经济激活计划,目的是促进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20186月,日本政府提出新的人工智能战略集成创新战略,同时设立集成创新战略促进委员会。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AIoT市场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运营商机前瞻》

2)资金支持

我国AIoT产业覆盖群体较大,市场空间与产值足够大,好的服务与解决方案必然带来较大的回报,因此产业也越来越受到资本与企业的重视。

2015-2019年,我国AIoT领域共发生1718起投融资事件,其中2018年我国AIoT领域投融资事件数量达到峰值,为420起,增速为3.7%,但2019年投融资事件数量有所下降。

2015-2019年我国AIoT领域投融资事件数量及增速

http:///resource/images/202106/20210630083627zg45_m.png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AIoT市场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运营商机前瞻》

2015-2019年,我国AIoT领域总融资金额达1919亿元。其中2018年总融资金额最高,为68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9%

2015-2019年我国AIoT领域投融资金额及增速

http:///resource/images/202106/20210630083627s24l_m.png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AIoT市场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运营商机前瞻》

2015-2019年,我国AIoT领域成熟项目中单笔最大融资额TOP5企业分别为商汤科技、旷视、金山云、普强信息、明略科技。

我国AIoT领域成熟项目中单笔最大融资额TOP5企业

企业名称

企业类型

融资轮次

单轮融资额(亿元)

商汤科技

AI公司

D

66

旷视

AI公司

D

52

金山云

云计算公司

D

48

普强信息

AI公司

D

21

明略科技

数据服务

D

20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AIoT市场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运营商机前瞻》

3)海量连接产生交互及数据分析需求

伴随物联网技术的更迭,我国物联网连接量迅猛增长。海量连接产生的交互及数据分析需求将促使loTAl的更深融合。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物联网连接量由2015年的6.7亿个增长至2018年的28.4亿个,预计2021年将达93.8亿个。

2015-2021年我国物联网连接量及预测

http:///resource/images/202106/20210630083826ykc2_m.png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AIoT市场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运营商机前瞻》

四、威胁分析

1)服务方面威胁

我国AIoT产业服务方面威胁包括服务更新速度慢、服务不满足需求、信息不对称、咨询需求不足四个方面。

我国AIoT产业服务方面威胁

http:///resource/images/202106/20210630083826e62n_m.png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AIoT市场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运营商机前瞻》(zlj

2)技术方面威胁

我国AIoT产业进入洗牌期。下游相关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导致增长动力不足,产业融资集中于主流企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