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西江远,星辰北斗深。乌台俯麟阁,长夏白头吟。后日是小暑节气交节的时间,小暑节气是未月的开始,也是长夏季节的开始,因此小暑前一天就为“火绝日”。今日火绝,有啥特点?老人说:“今日三不做,福禄自来乐”,是啥意思? 什么是长夏? 人们将大自然的力量划分为五种形态,也就是“木火土金水”。其中木曲直,火炎上,土稼穑,金从革,水润下。五种力量分布于季节之中,循环往复。春木生夏火,夏火生长夏土,长夏土生秋金,秋金生冬水,冬水又生春木。 其中春夏之交在辰月,夏秋之交在未月,秋冬之交在戌月,冬春之交在丑月,所以这四个月都属土,是两个季节的力量交替的地方,被称为“四季土”。然而夏秋之交就是火与金的交替,火并不能直接生金,必须火灭而化土之后,土才可以生金。 于是人们就将未月单分出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季节,谓之“长夏”。这样一年就有了五季,分别为: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与冬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长夏养。所以《素问》中说:“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夏为土母,既长而旺,以长而治,故云长夏也”。 杜甫在诗中写道:“永愿坐长夏,将衰栖大乘”,“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江雨飒长夏,府中有馀清”。更有许多描写长夏的诗句,比如“坐看长夏晚,秋月照罗帏”,“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等,由此可见,长夏季节由来已久。 啥是“火绝日”? 四季的交替也就是五行的交替,每个季节的最后一天就是该季节的力量消失之时,被称为“绝日”。冬季的最后一天,也就是立春前一天,冬季属金,故而立春前一天就为“水绝日”。秋季属金,秋季的最后一天就为“金绝日”,也就是立冬前一天。 同样春季属木,春季的最后一天也就是立夏的前一天,就是“木绝日”。那么小暑节气是长夏季节的开始,长夏属土,所以小暑前一天就为“火绝日”,而立秋前一天就为“土绝日”。当然“绝日”并不是彻底消失,而是季节的力量隐藏之时。 比如立春前一天为“水绝日”,只是冬水隐藏,春木显现的开始。立春之后,随着木气的增长,隐藏中的冬水也在不断消耗和减弱,这个过程就是冬水生春木,一直到辰月,冬水才彻底耗尽,所以辰为水库。 同样午月火旺,就像是一堆熊熊燃烧的火焰,夏至过后,火焰逐渐减小减弱。到了未月,也就是长夏季节,火焰彻底消失,剩下了一堆刚刚燃烧过的灰烬,也就是高温之土,这种土就是未土。随着季节的推移,未土之温度就会逐渐下降,秋金之气逐渐从土中出现。 小暑节气是未月的开始,也就是午火熄灭而化成了土,所以小暑前一天就为“火绝日”,指的是午火熄灭了,化成了另一种形态,也就是燃烧后的高温之土。因此未月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因为未土就是午火熄灭后的那一堆红红的火土,虽然没有火焰,但却高温炙热。 今日有啥特点?今日三不做分别指啥? 一、不嫁娶 后日是小暑,今日就是“火绝日”,其实说成“火灭日”更为确切。而小暑节气就是未月的开始,因此从后日开始就进入未月了,那么今日就是今年午月的最后一天,也就相等于农历的“晦日”,是午月的“晦气”聚集之地。 今日是庚申日,今年是壬寅年,因此今年的申日就为“岁破”,而“庚申”则是“天地双破”。因此今年不用庚申日。由于木为开始,金为结束,代表着终止的意思,所以申酉之日就为“离日”,而寅卯之日就为“合日”。其中庚申辛酉为金石离,而“离绝”之日就是不结婚的日子。 二、不挖土 由于今日是“火绝日”,也就是火灭而化土之日,未土出现之时,故而不挖土。因为今日是庚申日,而庚申日也是灶王爷上天之时,同时今日也是“午月”的最后一天,所以要将灶房打扫干净。 清代的《敬灶全书》中说:“灶君保一家康泰,奏一家功过。每逢庚申日,上奏玉帝,终月则算,过大者夺纪,过小者夺算”。 三、夫妻各自歇 今日是火灭而化土之时,又逢庚申日。《云笈七签》中说:“人之生也,皆寄形于父母胞胎,饱味于五谷精气,是以人之腹中,各有九虫。常以庚申之日,上告天帝,以记人之罪。凡至庚申日,兼夜不卧,守之,若晓体疲,小伏床数觉,莫令睡熟,此虫即不得上告天帝”。 这段话所描述的就是古人“守庚申”的习俗,也就是当天晚上不睡觉。如今人们已经证实了,体内的各种微生物,决定着人们的苗条和胖瘦,同样也决定人们的食欲以及性格,当你想吃某一种食物的时候,其实是维生素想吃此种食物了,也就是小到看不见的虫子。 后天是小暑节气交节的时间,也是未月的开始,那么今日是午月的最后一天,午月被称为毒月,所以要夫妻各自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