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婚姻:我们有《人民的名义》,他们有“总统的爱情”

 芳博士 2022-07-06 发布于福建

本文是芳心的第34篇原创文章

作者 | 芳心
插图 | 厦门王朔

继《人民的名义》大热之后,这两天“总统的爱情”刷爆了朋友圈,可谓是:美国总统的爱情故事激励全世界的男性,法国总统的爱情故事感动全世界的女性。

反腐倡廉的题材大快人心,可《人民的名义》里的婚姻关系,却发人深省,可谓是:婚姻大都是名义的爱情,利益那才是永恒的关系。

难道,国人领导们的婚姻,就真的这么不堪和“爱无能”,敌不过外国政要爱情的“精彩纷呈”?

国人的婚姻,是一种平衡

老话常说“门当户对”,这意味着两个人的结合还需要考虑两个家庭的融合。家庭背景差异较大的,在融合问题上也更容易产生摩擦。而背景实力相当的,反而达到了一种共赢和制衡的效果。

在没有出现朝代更迭、阶层比较稳固的时代,婚姻上的门第之见也异常严重。

然而进入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阶层的变化较大。可能,60年代要嫁农民、70年代要嫁军人、80年代要嫁国营厂职工、90年代要嫁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到了现在,又要嫁身价过亿的创始人了吧。

在个人奋斗可能改变家庭命运的时代,两个人结合时,家庭背景或许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指标了,更多的还是看重个人的能力。

比如,《人民的正义》里争议颇大的祁同伟,个人能力突出,一心想改变苦出身的家庭命运。他被迫认清现实、放弃爱情,惊天一跪,迎娶了比自己大10岁的老师梁璐,从而借助梁璐的家庭背景,一路平步青云。

祁同伟用自己的能力,在婚姻的平台上,交换政治资源。他或许对梁璐并无爱情、只有利用,但他对陈阳就真的是只有爱情、全无别的想法么?毕竟,陈阳的父亲陈岩石也是一位高官。

如果祁同伟顺利与陈阳结婚,同时还能保持青年时代淳良的品质,陈岩石的政治资源自然也会为这位年轻有为的警察添砖加瓦。这时候,他们的婚姻就只关乎爱情,而不是一种平衡了么?

又比如,侯亮平和钟小艾这一对家庭背景相似的夫妻(侯亮平的家境在剧中没有多说明,但推断应该不是祁同伟那样的穷苦人家),相濡以沫、相敬如宾,那他们的婚姻就只关乎爱情,而没有能力和资源的平衡么?

或许,我们无法这么双重标准地看待剧中这两对夫妻。

当然,平衡这事也是动态的。婚时平衡,但婚后一方步伐太快,或者方向不一致,或者一方背景变化太快,可能就不平衡了。不平衡,就容易造成婚姻的破裂。

比如,李达康和欧阳菁,一开始也是夫唱妇随的恩爱夫妻。但后来李达康醉心事业、忽视家庭,对金钱没有追求,欧阳菁渴望爱情和关注,期待物质上的富足。平衡逐渐打破,最终虽然爱情缺缺,也还有恩情和亲情,却不得不分道扬镳。

看到此时,估计有人要说了:咱国人哪,就是势利啊。结个婚,以前要求家庭背景相当,现在要求能力和背景相当,如果没有能力也没有背景的,那还婚不婚?

其实,结婚很容易,只要你愿意。咱泱泱大口、人口众多,总能找到与你能力相当或者背景相当,或者你的能力与对方的背景相当的。

只不过,维系婚姻的平衡,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老外的婚姻,就不追求平衡?

中国的《人民的正义》热度稍退,法国的“总统的爱情”又燃起关注。估计有人又要说了:你看,歪果仁就是纯粹啊,年龄不是问题,婚姻全凭爱情。同样是婚介节目,我们上来就问工资房产,人家上来就问兴趣爱好。

这点就不能以偏概全了。一方面,国家还在发展,医疗教育的保障确实没有发达国家健全,国人的不安全感比较强烈,容易以经济条件作为婚姻的平衡因素。另一方面,这谁说老外就不考虑经济条件在婚姻中的重要性?

比如问兴趣爱好这事,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条件。“我喜爱散散步”和“我喜爱高尔夫”,是不是意味着点区别?“我喜爱看看艺术展”和“我喜爱艺术品收藏”,是不是隐含着点差异?

再比如最近热议的法国马克龙,让大众感兴趣的不是他的个人能力和政治立场,而是比他大24岁的老婆。有段子把他比喻成“祁同伟海外高阶版”,更有说“祁同伟还是太年轻,娶的老婆只比自己大10岁。如果大24岁,又何止是公安厅厅长。”

评论区中有不少忿忿不平,认为段子玷污了新晋总统的爱情。爱情毕竟是两个人的感受,一段婚姻到底有没有爱情,有多少爱情,外人很难置喙。但,这位年长24岁的总统夫人,却也不是位简单的邻家少妇。这场婚姻中,依然有平衡。

马克龙的妻子布丽吉特1953年生于法国的一个巧克力世家,创造了全球知名食品“马卡龙”(马克龙、马卡龙,傻傻分不清楚)。21岁的布丽吉特大学毕业,就与在银行工作的安德烈结婚并生下一子两女。婚后,她进入一所耶稣会学校,成为一名法语和拉丁语老师,并打理着一间戏剧工作坊。

1992年,39岁的布丽吉特担任15岁的马克龙的老师,并在之后传出恋情。双方家人的反对让这段感情困难重重。终于2006年,53岁的她与银行家丈夫解除了32年的婚姻关系,并于次年嫁给了30岁的马克龙。

暂不论这段婚姻是否存在“小三上位”、“中产阶级逆袭”、“入赘富商家族”等博人眼球的情节,但就从马克龙顺风顺水的从商从政履历上来看,很难说,他这位夫人的能力和家庭,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

有传闻,马克龙在婚后辞去公职转投罗斯柴尔德·希尔银行,其精彩的职场序幕的拉开,离不开他自身的能力和贵人的赏识,更离不开夫人家庭的支持。因为他的岳父大人正是罗斯柴尔家族银行在法的代理合伙人之一。

当然,除了履历可以考证,传闻的真假谁也说不清。我们观看《人民的正义》时,是开了上帝视角的,能力突出的祁同伟步步晋升背后的利益交换一目了然。

可对于现实,我们无法如看电视剧一般,参透所有“真相”。但如若说,马克龙迎娶大24岁老师的婚姻就是纯粹的爱情,丝毫不含任何能力和背景的平衡因素,却也值得探讨。

婚姻:并非纯粹的爱情,也不是纯粹的利益

如果说,以《人民的正义》这样的虚构情节,暗喻外国政要的婚姻,不慎公平。那么美剧《纸牌屋》里弗朗西斯·安德伍德和夫人克莱尔的婚姻,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安德伍德来自于南部农场家庭,三流军校毕业,然而才干和野心兼具,在自己的政治团体里一路晋升,并通过迎娶同样有野心的富家小姐克莱尔,得到了自己政治资源的第一桶金。

两人结成了利益联盟,惺惺相惜也互为利用。与其说这是纯粹利益的婚姻,不如说,这依然是两人的平衡。在这场婚姻中,那每晚窗口共吸一支烟的情形,那一个眼神就心知肚明的默契,就不是爱情?

对照《人民的正义》,祁同伟和高小琴的关系,倒有些类似弗朗西斯和克莱尔。他们有着卑微的背景,强悍的野心,一致的价值观和彼此理解的默契。他们做的事不够正义,但却不能说,他们之间就仅是利益。

那两段对话:“我不能给你安定的生活”和“我愿意”,“我会为你负责的”和“我不要你负责,我只要你爱我”,或许就是他们之间爱情的最好说明。

但换一个角度,如果梁璐也是一位有政治野心的女性,她不是因为嫉妒而胁迫祁同伟娶她,不是因为婚姻而被迫帮助祁同伟,而是真正看中祁同伟的野心和能力“下嫁”,全力以赴地支持他出人头地。或许,这里便没有高小琴什么事,她也能成为祁同伟身边的克莱尔,而这段婚姻也是一段外人称道的佳话和不为人知的平衡。

就像剧中另一对夫妻,高玉良和吴惠芬老师。他们之间不能说没有感情,但更多的还是平衡的考量,即便仅有虚假的婚姻之名。

吴老师为了高玉良的政治前途,或提醒或帮助,甚至配合演出与纵容包庇。而高玉良不仅乐得在人前,表演夫妻情深,私下里有了困惑,也第一个找吴老师商量。

他和高小凤有的是历史爱好的共鸣,但和吴老师有的是几十年平衡的共同经营。


由此看来,不管戏里戏外,不分古今中外,婚姻的维系,不能靠纯粹的爱情,也并非绝对的利益,但很大程度上,就是相对的平衡。

不得不说,《人民的正义》不仅是一部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更是一面反映国人婚姻现状的明镜。可说了中外的电视剧,也说了外国总统爱情,但在一场场热点之后,却为何无人讨论:真实世界里,国人领导们的婚姻状况和动态平衡?

大概就是三个字:不可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