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该如何和你做朋友,医生?

 芳博士 2022-07-06 发布于福建

本文是芳心的第121篇原创文章

作者 | 芳心
插图 | 芳心

今天,家人做了一个小手术。目前,一切顺利。感谢复旦中山医院厦门医院的医护人员。

等在手术室外的我,心情难免忐忑。此时特别能体会自己被推进手术室时,在外面的父母该是多么担忧。

当时,一贯以冷静理智著称的我爸,每次有人被推出手术室就冲上前去看是不是我。就这样,还把别人认错成了我,被我妈拽了回来。

事后讲起来都是玩笑,但每每想起来都是心酸。

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身体,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那些操心我们的人。

当然,除了保护身体之外,我们还应该多结交医生朋友——这话听起来是不是很势利?

可是,真生病了,到处托人找医生,揪住一个医生就恨不能让他解决所有问题,岂不是更势利?

因此,今天就聊聊如何成为医生的朋友,或者,至少避免成为让医生厌烦的人。

1

不要“云就医”

不要“微信问诊”

我有很多医生朋友,有点问题就忍不住要在微信上“求医问药”。这是普通人惯常的方式。

但是,我也曾被医生朋友很严肃地教育:微信不看病?!

总结我在微信上求医的经验,医生朋友比较能够接受的是:

1. 比较急的症状。比如上吐下泻,要说明清楚病患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症状,是否服药,是否进食以及进食内容,甚至是拍照呕吐物……

咨询的目的主要是:如何进行紧急处理,以及,去哪个科室就诊(如果非上班时间,就只有急诊室)。

这时候不要在磨磨唧唧地说“很难受”、“怎么办”、“我在网上查了都不是这么说的”……

放下慌张情绪,描述清楚症状。如果你非医学专业,那么任何一个医生都比你专业,所以遵照指示。

2. 慢性症状。这种最好找之前的主治医生,或者该专科的医生解答。

如果不认识前面两种医生,也不清楚应该看什么科,就请医生朋友帮忙推荐相应的科室和专科医生,然后自己去预约就诊。

如果认识的医生刚好是这个科目的,又有时间来解答问题,那么请准备好个人情况、症状详述、过往病史、检查单、影像片、服药记录等资料,给医生充分的参考信息。

上述两种情况,都是你“求医”,而不是医生朋友“欠你”,说的不好听点,你还欠人一个挂号费呢。

所以请不要催,也把医生朋友当作你的专职医生。请详细清晰地描述客观症状,准备好之前的就医检查记录等资料的照片供参考。

如果可以,还是亲自上医院问诊更好。谁的时间都很宝贵。

2

担心一家之言

担心过度治疗

对于一些慢性病或者疑难杂症,很多人都会担心某位医生的医术不精或者态度不佳而贻误病情。

首先,基本没有医生是不希望治好病人的。态度不佳一般是过度疲劳或者情绪累积,还有就是受到挑衅或者不被尊重。还是请彼此理解。

其次,医术不精的问题是存在的。

有些医生是一把刀,但没空刷论文,以至于老是评不上主任医生;相反,有些“刷论文高手”医生,虽然挂着主任名号,但“手感”不好,或者临床经验有限。

所以请医生朋友推荐优秀的医生,是非常有帮助的。很多医生的真实水平如何,圈内人门儿清。

最后,如果还是担心某位医生误诊,那么就多看几位医生。

同一个疾病,看不同专科的医生。比如,甲状腺类疾病,可以是内分泌科,也可以是外科,有的还归到耳鼻喉科。

同一个疾病,看不同医院的同科。比如,同个城市的三家医院,或者专科医院;条件允许,还可以去大城市的医院就诊。

和医生坦诚是为求“心安”,而不是质疑“医术”,医生朋友一般都能理解,并愿意帮你推荐相应科室或者专科医生。

再聊聊过度医疗的事儿。我不是医生,不专业,只能从就医经验的角度,以及一些医生朋友聊天的内容中,做一下归纳。

一方面,医疗设备先进了,医生更依赖设备判断。

以前医疗设备不够先进,有些病症,只能依靠医生的经验甚至是直觉。看病只需要挂号费和化验费,确实比较省钱。

现在动不动就各种医疗设备的检查,检查出来有事吧,心情沉重;检查出来没事吧,花钱心痛。所以病患往往很不满,认为这是医院医生“发家致富”的手段。

确实有可能,毕竟设备那么贵,越多人使用,设备的成本摊得越薄,回报越高。

但还有可能是,就像我们现代人依赖手机、电脑才能工作一样,现在的医生也依赖先进的医疗设备帮助他们做判断。

另一方面,较多的检查,意味着较低的风险和较轻的责任。

我之前历经的一场手术,各种检查就折腾了快一星期,简直苦不堪言。

后来我和医生“求情”说,能不能不做那么多检查。医生考虑再三,帮我减免了几项,然后向我解释原因:

手术中有各种各样的意外和并发症,术前检查就是为了让医生更充分地了解病患的全面情况,预计术中可能出现问题的概率,做好事先的防范。

同时,这也是在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的今天,医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术前的检查越充分,术中出意外的可能性越低。

如果万一出了状况,尤其是本该通过术前检查而避免、防范的状况,那医生少让病患做一项检查,就等于担了日后追责的一分风险。

如果你有医生朋友,可能会更了解医疗环境和体制现状,体会医生的不易;如果你愿意把医生当朋友,可能会更有利于做出医患共赢的选择。

3

医生不是神

医学不是万能

任何一个病患,到了医院,心态都是无助的。

我们怀着强烈的期盼,希望每个医生都能妙手回春、药到病除。

但是,医生是人,不是神。医学是不完全科学,不是万能。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会犯错,可能是得罪了客户、跟丢了订单、写错了代码……

同样的,医生也是一个工作,医生也必然会犯错,只不过犯错的成本太高,可能是得罪了死神、丢了患者的命……

无论主观还是客观的角度,我们都没有办法强求医生完全正确,就像我们也无法强求自己在工作中丝毫不出错。

你可能会说我轻描淡写,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我曾经也被误诊过,白挨了一刀,元气大伤,术后好久都没恢复。要说不埋怨是不可能的。

可是,如果每一场误诊或者我们以为的“误诊”,都用无端谩骂甚至暴力攻击来解决问题,谁敢当医生,谁来治疗我们?你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吗?

我曾经因为要咨询一个家中老人的身体问题,所以到了相熟的医生那里。

这位专家级医生一个上午接待了40多位病患,中间完全没有休息,没有喝一口水,没去过一次洗手间。看着都累。

他的助手说,门诊还是好的,如果动手术,基本要站一整天。于是这位专家不仅医术突出,腰椎间盘也很突出……

很多医生,一边叮嘱病患如何“养生”,一边自己“不爱惜身体”。很多医生,都带着各种各样的疾病,有的甚至过劳倒在了自己的病床上。

如果想和医生做朋友,就请尊重和体谅医生。不是自己有了身心健康的问题才去找医生,也应该多多关心一下医生朋友们的身心健康。

这才是朋友,而不是利用。

4

尾声

最后,也请医生朋友们体谅一下医学知识欠缺、遇到疾病恐惧的我们。

请男医生在出诊时,体谅一下女病患的尴尬。请事先做一下说明和解释,而不是粗暴地叫“脱掉”,甚至戏谑的眼神,或者直接上手。

女医生或者护士在对待男病患时,也请给予尊重,男性也会尴尬或者害羞。当然,如果男病患很享受……呃,当我没说。

请医生在指导实习医生时,对病患事先做一下说明,甚至是提出申请。我们不是没有知觉、可以任意被指指戳戳的人体样本,会慌、会痛、会害怕……

人活一世,都不容易,请互相体谅,且行且珍惜。

祝愿,每个人都有医生朋友,也能把医生当朋友;也祝愿,每个人都不是因为疾病,才把医生当朋友。

若不知晓相同的痛楚,就无法真正理解他人。而且就算能够理解,也不可能相互体谅,这就是不变的道理。

——岸本齐史《火影忍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