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年初有怎样的憧憬,在年底又有怎样的失落

 芳博士 2022-07-06 发布于福建

本文是芳心的第123篇原创文章

作者 | 芳心
插图 | 李延,跨界艺术家,伊文兔、夏萌猫创始人

还记得你2018年初许下的心愿、制定的目标或者做出的预测么?

在2018年底,朋友圈里或总结、或感慨、或调侃、或惆怅,但很少有人拿年初的计划和现实的情况做对比。

我翻出了2017年底写的文章《2018,愿我们,不再拧巴!》,残酷地发现,这个2018年我过得相当拧巴。

原来,大部分心愿或者目标,都是为了否定而存在的啊。

不过别着急否定自己,这一年,大神们的日子也过得不咋地。

中金公司在2018年1月2日发布过一个十大预测。到了年底,有网友吐槽十大预测错了九个半。中金分析师王汉锋回应说:

让大家知道我这样的普通人,在年初有怎样的憧憬,在年底又有怎样的失落。

很好的公关体。大神走下神坛,愿意承认自己不过是普通人,你还想咋地!

虽然紧随其后的文意大抵是:职业和非职业投资者,对于同一内容的背景和语境理解不同、解读不同,可能会带来较大的偏差。建议非职业投资者在采取类似做法时多一些谨慎、独立思考,少一些盲从。

看,大神走下神坛,也是职业的普通人,换言之,是不普通的普通人。诸位非职业的普通人,才是真·普通人。

所以,记住啦,2019年初再发出宏愿、制定目标、做出预测时,不用担心2019年底会被打脸,只要莫测高深地说一句:

我这样不普通的普通人的愿望/目标/预测,你们这些普通的普通人是不能理解的。

所有打来的耳光都会在风中凌乱,最后变成“不明觉厉”的掌声。

1

可以炫耀的成绩

自我肯定的价值

总结过去一年的得失,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你愿意诚恳面对自己,放下虚荣和自尊,这样的总结多半很是残酷。

总结各式各样,但分类不过两种:可以炫耀的成绩和自我肯定的价值。

有值得炫耀的成绩,不错啊,但,更重要的是拥有自我肯定的价值。

比如,2018年我写了一本20万字的书,做了10场演讲/分享,公众号加各种文章近200万字,通读了167本书,主导了4个项目,出了26份咨询报告……

类似以上,大概可作为炫耀的成绩。当然也可以说说盈利。但,谈钱,多(tai)俗(shang)。

这些可以炫耀的成绩在换取别人真心或者客气的“哇~好棒”之余,还剩下什么?那些没啥好炫耀的经历,又有什么意义?

或许,只有自己才能回答。而,这些的答案,才是自我肯定的价值。

比如,2018年那本书没有按时出版,要拖到2019年,但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因为不可控的变化而打乱步伐。

比如,2018年的盈利没有达到预期,但我开启了新的际遇,承接了新的项目,在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下没垮掉,还敢直面更大的挑战。

比如,2018年虽然签下不少合同,但也有不少未结款,因为大部分都是百折千回的不顺利,所以顺利拿到合同或者款项时就很happy,觉得自己不错啊,又扛住了打击、抱住了大腿、取得了胜利。

比如,2018年我的公众号关注人数仍然没有破万,大部分阅读量也就1000+,但我依然写得很开心,并且因此结识了不少朋友,很多人以为我主业做自媒体,但其实这就是我的业余爱好和小小的骄傲。

比如,2018年我浏览的书有700多本,读完的也有100多本,但让我印象深刻的没几本,多半忘了名字也不记得梗概,感觉读过跟没读一样。可有时候写作、闲聊或者演讲时蹦出的金句和想法,我知道是由阅读而来,那一刻有种隐秘的窃喜,好像占了作者很大的便宜(有时连作者是谁都记不起)。

你看,这些自我肯定的价值,讲起来真的上不了台面。

如果说可以炫耀的成绩,像米老鼠在分享高大上的鸡汤,那自我肯定的价值,就像小老鼠舔了舔嘴角边的鸡油。

所以,无论你有没有值得炫耀的成绩,无论别人对你高山仰止或者视如草芥,内心中能够自我肯定的,才是真正的收益与确幸。

2

计划赶不上变化

计划的意义在于方向

2018年发生了很多超乎我想象的事,有些是正向的,更多是负面的。

但好在,最终还是把负面的情绪一点点挪到了正向的轨道。

计划永远在被变化推翻。

我们生命的小舟,在时代的大江大河中,很少能够真正的乘风破浪,大部分都在左摇右晃、上下浮沉。

但几经折腾,你还知道自己的航向,知道自己要去哪,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这就是计划的意义。

这一年我的最大收获,就是适应变化。

经历变化,真是太煎熬了。刚升腾起的希望,就被现实冷冷的拍下。

信誓旦旦的口头协议被废了。铁板钉钉的合作订单就黄了。承诺可以随时废止,洽谈可以出门不认。拟了一稿又一稿的计划方案,梦想还没照进现实,就成了垃圾桶里的草纸……

在这样的折磨中,慢慢变得宠辱不惊。

不是强装淡定啊,而是变化太多了,老这么一惊一乍,多少个胆子都不经吓。

得意,不忘形。让事态的发展,顺着自己设想的方向。

失意,不颓丧。把脱轨的车厢停下来,一点点挪到正确的轨道。

感觉对了,就努力向前冲。感觉错了,就老实停下喘气。

不要怕改计划。你至少还有计划可以改。

就像大雨瓢泼,你至少还有把伞,可以随着风向,改变伞的朝向。而不至于成了落汤鸡,随波逐流地游荡。

3

失落有什么可怕

失去了,说明你有过

落下了,说明你高过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2018年的12月,有一篇文章“我财务自由了,可我现在只想上班”,被《21世纪经济报道》转载后,短暂刷屏。

群里的校友说,这是有毒鸡汤。

还有校友说,虽然钱能带来的快乐是有限的,但没钱却能带来无限的痛苦。

然后我说:

没啥追求、感觉空虚的人,无论有钱还是没钱,都没啥追求、感觉空虚。

只不过,有钱的可以在尝试了上天下海、山珍海味、大肆挥霍、纸醉金迷之后,哀怨地说一声:“我好空虚啊”。

没钱的只能刷着盆友圈、微博,羡慕嫉妒恨地说:“你们真空虚!”

呵呵,失落,又有什么不好。

你曾经拥有,才有的失去。你曾在高处,才有的坠落。

连失落都没有,说明你从未有过希望、从未获得喜悦、从未志得意满、从未高高在上。

你从来不曾拥有,眼看着别人都有了;你从未爬到高处,只能看着别人的屁股。那不叫失落,那叫羡慕嫉妒恨。

别人的人生,就是别人的。看起来很美,或者真的很美。又关你什么事?

“如果我当初……现在我一定比TA还要……”的句子,就别拿来自欺欺人了。没准儿当初改了道,混得还不如你现在呢。

你想拥有,就努力争取。你想俯瞰,就努力爬上。你都没有过,谈什么失落?

别把“有梦”,当做了“拥有”。

4

尾声

马上就要2019年。

我照例给自己定了计划。

我等着2019年底,看看它们被推翻了多少,又实现了多少。

很多杰出的、优秀的、伟大的人,没有活到2018年底。

再普通的我们,能够好好活到今日,已是幸运。如果还能好好活到2019年底,便是莫大的成绩。

作为一个词语,“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余华《活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