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芳疗大视野|践行个案研究,中医与芳疗如何结合?

 芙葳芳香学苑 2022-07-06 发布于北京

小葳有话说:

【中医与芳疗】这个话题,涉猎的人不少,钻研的人有限。Eva老师在芳疗和中医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和丰富实践经验,该系列共三篇,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角度深入浅出来分析诠释。

第一篇指路《芳疗大视野|此芳香非彼芳香》。

第二篇指路《芳疗大视野|依托中医思维,领略芳香之美》。

文/Eva
芙葳芳香学苑特约撰稿人
IFA(国际芳香疗法治疗师学会)注册芳疗师
妤瑛芳疗工作室合伙人
中医执业医师在读
师从国家青年中医领军人物夏梦教授
坐标:北京

中医与芳疗(三)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之前的文章《中医与芳疗:双璧两生》中,我们重点讨论了一下中医与芳疗的区别《中医与芳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我们讨论了采用中医的思维去拓宽芳疗学习和应用上的思路

今天此文则主要分析一些中医与芳疗临床实践心得


话题1:关于中药与精油的归经探讨

中药归经理论最早论述见于《黄帝内经》,《内经》提出药物的五味对机体脏腑有选择性。《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人”。中药归经就是指中药对于人体某些脏腑、 经络有着特殊的作用。例如龙胆草能归胆经,说明它药效多作用于胆经循行之处。中药归经是长期临床实践的积累,属于经验医学。

而对于精油归经这个话题,我始终持有一些保留意见。中医和芳疗的理论体系不同,中药与精油、纯露也存在差异,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可以见于文章《中医与芳疗:双璧两生》(点这里)

即便中医和芳疗有融合,精油的归经也需要足够的临床实践去摸索积累。温佑君老师曾在《精油图鉴》中提到,“与精油一起工作25年之后,我观察到这些芳香分子与特定的经脉能量有奇妙的共振关系……比如说,单萜烯类精油有助于强化三焦经……”

曾有伙伴跟我讨论过精油归经这个问题,她表示很多芳疗书籍对于某一精油的归经经常出现不同的见解。我由衷希望经过一代代芳疗师反复摸索之后,芳疗界可以形成统一的归经理论。

私理解,在临床实操中,尽信书不如无书,找到适合自己的配方思路远比单纯纠结某精油到底归属于哪种经络更重要。


话题2:关于中医和芳疗的协同使用

中医和芳疗在临床治疗上的基础理念是一致的。中医治疗疾病的理念是实现人体的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芳疗也恰恰是双向调节,改善亚健康状态。中医治疗讲究因人而异。芳疗也正好是千人千面,一人一方。

个人经验理解,中医和芳疗都不是仅仅使用中药和精油,进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疗愈,而是需要辨证论治,逐步调整体质,实现治本

这里举个例子:

常见疾病“便秘”,其实可以分为“气秘”、“虚秘”、“寒秘”、“热秘”,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需要辨别病因,调整体质,以解除症结。

以“寒秘”为例,精油配方中,主要以改善脾肾阳虚为主,可用甜茴香(Foeniculum vulgare)精油,搭配姜(Zingiber officinalis)精油,广藿香(Pogostemom martinii)精油,红桔(Citrus reticulata)精油按摩胃肠区域,刺激肠道蠕动改善不适。

同时,我们还可建议个案注重保暖,少吃生冷,适当运动,经常用姜(Zingiber officinalis)精油足浴。

当然,调整体质是长期工作,并非短时期可以实现。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诊疗效果,在临床中,我会对整个诊疗进行阶段性目标划分,提醒个案在诊疗过程中,尽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必要时可同时使用对症中药药剂或药食同源方剂。

真实案例分享:


X女士,40岁,已婚,育有一女7岁,职业为杂志主编,整理后主诉是缓解双腿肿胀。

治疗初期,我对于配方设计的思路主要是腿部排水,使用杜松浆果(Juniperus communis)精油和丝柏(Cupressus sempervirens)精油进行利水,并使用甜橙(Citrus sinensis)精油、小豆蔻(Eletteria cardamomum Maton)精油、藏茴香(Carum carvi)精油调整肠胃状态,同时建议她日常饮用陈皮水或四神汤。

下一阶段,我对于配方设计,主要调整方向为肾脏的激励补充,主要使用快乐鼠草(Salvia sclarea)精油、中国肉桂(Cinnamomum cassia)精油、岩兰草(Vetiveria zizanioides)精油、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irs)精油,同时建议她日常饮用枸杞菊花茶,多吃牛肉和鱼虾类优质蛋白。

调整思路可概括为,初期改善症状、健脾祛湿,后期温阳补肾改善体质;这样可以帮助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得以恢复,避免水肿复发。

行文至此,关于“中医与芳疗”这个话题也即将接近尾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所有的理论法则都依赖于实践法则;如果只有一条实践法则,那么它们就都依赖这一条实践法则。于我而言,中医与芳疗的学习和实践才刚刚开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愿你我同路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