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星大聚会》这部纪录片,在很多公众号上发布过。图说老电影一直没有涉猎这部片子。不是小编不想,而是时过34年,再回看,不胜感慨,不胜唏嘘,耳畔忽然飘过一首熟悉的歌------ 岁月如流,1985年春节前夕,中国电影界迎来一场盛宴,二百五十多位影星齐聚广州,研讨电影表演艺术。 ![]() 片头龚雪和肖雄以那个年代特有的浪漫奔跑,拉开了序幕。 谁都以为中国电影从此将开启新的辉煌。 然而,小编却认为,属于新中国电影(49年至80年代)特质的价值观和表现形式,余音延续至九十年代初,逐渐被痞子电影、西化电影、审丑电影所取代。新中国老电影昂扬的基调,逐渐消亡于失去主体意识的模仿、迎合和价值观的变异中。 纪录片中的八十年代当红影星,很多没过几年就纷纷踏出国门。那些随着新中国电影一路走来的老艺术家,有的随后英年早逝,有的息影,有的转入幕后,虽然还有一些老艺术家一路陪伴影迷至耄耋之年,但是毕竟艺术青春不再。回看这部纪录片,更像是最后一抹朝霞,留给观众的是无尽的回味和追忆------ 感谢发明动图的人,能让你不断回味经典的瞬间。这么多熟悉的面孔,如今,你们都在哪里啊? 相聚是多么欢快,都是新中国电影史上赫赫有名的艺术家! 凌元、俞平、金迪,老太太专业户和北影、长影曾经的当家花旦笑得多灿烂! 老艺术家葛存壮与那么多稚气的面孔热烈交谈。 卢君不久转入导演行当,谁能想到后来因为长相英俊,在丑星盛行的年代,而几乎无戏可拍。 于绍康和张雁,伴着花样年华的后起之秀,如今的他们命运各异。 电影界、话剧界的泰斗,音容笑貌仿佛昨天。 恩和森和朱时茂争得不可开交,畅所欲言的氛围,着实令人感叹! 瞧,上影这三位老哥们,笑得多开心。 他们要么把反派演到极致,要么把配角演成经典,就是喜欢看你们的电影啊! 这全国闻名的一对父子,在八十年代又开启了喜剧模式,给影迷带来不少欢声笑语。 李纬、李志舆影坛亲兄弟,拍照的张连文居然是近视眼! 影坛姐妹花秦怡、秦文, 相聚一家亲! 谢添多才多艺,60年代与国家队打乒乓,现在又引吭高歌。 接着又与刘晓庆起舞,真是风度翩翩、风采超然。 英俊小生达式常、朱时茂与宋晓英、朱琳,真是太养眼了! 新中国第一英俊小生王心刚,据说平时不苟言笑。如此活泼俏皮是不多见的,想必《红色娘子军》当年一定是非常和谐默契的剧组。 南霸天和洪常青亲密无间、不分彼此,喜感十足。 《大浪淘沙》剧组二十年后久别重逢,气氛真是热烈感人。 译制片的配音泰斗们,如今你们都离我们远去了 手把手的传帮带,配音艺术在影迷的感叹中,辉煌逐渐成为记忆。 ![]() 37年过去了,小编看到方舒,耳畔响起了《那些花儿》的旋律----- 银幕上,你们怒目相向。银幕下,你们如此和谐! 看不到“鬼子王”的一丝霸气,感谢本片留下了老艺术家方化的音容笑貌。 夜深了,就先写到这吧,片子精彩瞬间还有许多。相较于如今多如牛毛的电影节、银幕盛典,小编还是喜欢看这样的相聚。虽说没有红毯,没有晚礼服,没有频频的镁光灯,但是这样的聚会,胜过当今无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