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2年为办哈军工,陈赓直奔北京求情,指名道姓要一个“死刑犯”

 枫馨斋 2022-07-07 发布于云南


点击战史看客名片,每天观阅专属经典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领导人深感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队伍的重要,加之抗美援朝局势的稳定,中共中央决定创办一所军事工程学院,由陈赓来负责这件事。

因学院选址在哈尔滨,这所学校又被称为哈军工。哈军工因强国兴军的使命而诞生,为共和国培养了诸多国防科技人才,因而又被称为“中国的西点军校”。

受命回国,创办“哈军工”

1952年3月26日,毛泽东在审阅代总参谋长聂荣臻上报的《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后,作了“同意。三月廿六日。退粟裕办。”的批示。同年6月,正在朝鲜前线指挥作战的志愿军代司令员陈赓收到一纸调令,指示他回国述职,同时任命邓华为志愿军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

6月13日陈赓接到调令,3天后即冲破美军封锁回到丹东,之后又马不停蹄赶往北京。回到北京后还没来得及休息,就直接来到中央军委报道。

1952年7月,毛主席、周总理、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司令在中南海召见了陈赓。刚一见面,毛主席就直奔主题,“我们要建立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培养技术军官。这次调你回来,就是要你来当这个院长兼政委。”

图片

抗美援朝期间,彭德怀和陈赓(左)、邓华(右)在前线司令部合影

陈赓当时没有一丁点准备,连忙推辞,直言自己行伍出身是个外行,恐怕办不好。毛主席鼓励他:“你办不好谁能办好?有困难找总理给你解决,而且还有苏联专家辅助,凭你陈赓的才智,一定能办好!”

周总理也在一旁补充:“你是黄埔毕业的,办过红军步兵学校,还带过红军干部团。你干不了,别人更干不了。”

听完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话,陈赓便不再推辞,接下了这项任务,同时也对周总理提了一个要求:“我办学,你可得当我的后台老板啊。”

“行!有问题就找我,中央全力支持你们!”周总理也很爽快地应下了。看着陈赓接下这个重担,毛主席心头的石头也落了地,便对陈赓开玩笑:“这下你在学院里可要又当爹又当娘喽!”至于学院名字,考虑到保密,周总理建议去掉“技术”二字,就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几天后,中央军委便下达命令免去陈赓的军队职务,任命其为军工学院的院长兼政委。从司令员到学院院长,陈赓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可是办学校哪里是一件简单的事?眼下摆在陈赓面前的就有三大难题:一无校舍,二无教师,三无教材和设备,完全就是一个“三无学院”。

但这么一丁点困难又岂能吓倒陈赓?更何况办学要真这么简单,又何必劳烦陈赓大将出马?陈赓对工作人员说:“解放军是只猛虎,创办军事学院就是为猛虎添翼。革命是从无到有的,军事学院也能。我要是办不好军事学院,誓不为人!”

图片

陈赓与苏联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左一)、副首席顾问叶果洛夫(右一)、副政治首席顾问诺维克(右二)合影

建校第一步,选址哈尔滨

办学第一步就是要为学校选址,为了帮助陈赓迈出第一步,周总理专门请来了苏联专家。1952年7月,应我国政府要求,苏联派来以奥列霍夫空军中将为首的四人专家设计组给予帮助。毛主席对陈赓说:“在苏联专家面前,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

随后,陈赓在苏联专家的陪同下,先后乘飞机到哈尔滨、沈阳、大连、长春、南京等地调研办学条件。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论证,最终确定将学校建在哈尔滨。1952年8月底,彭德怀在北京听取了陈赓和苏联专家的调查结果:

“限于目前的技术力量,只能办一所综合性的军事工程学院,学院按军兵种设5个系,即:空军工程系、炮兵工程系、海军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工兵工程系;学院按兵器装备设23个专科;哈尔滨远离前线,最合适作学院校址,它不仅有飞机、坦克工厂,而且有一所办得相当好的工业大学,便于开展协作;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校舍,可以作为学院暂时的'依托’……”

建校地址选好了,接下来就是盖学校。随后陈赓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上简要介绍了军事学院的情况,鼓励大家齐心协力,“争取3个月完成基本工作,12月到哈尔滨办公!”

然而经过半个月的准备,大家发现遇到的困难还真不少。有人提议请周总理召开一次相关部门会议,请大家一起协助,正好陈赓要找周总理汇报情况,当即说道:“好,我去找周总理借尚方宝剑一用。”

图片

陈赓、傅涯和周恩来、邓颖超

1952年9月底,周总理访问苏联回国,立即召集相关部门讨论关于建设哈军工的专门会议,会上除了财政部、人事部、教育部、建工部、总参谋部的工作人员,还有各兵种的司令员:海军司令员萧劲光、空军司令刘亚楼、炮兵司令陈锡联、装甲兵司令许光达……

会上周总理讲述了创办军事学院的意义,请大家多加指导、全力配合陈赓。在座的各位也都纷纷表态全力支持,各兵种司令员亦说道:“我们有的武器要多少给多少,没有的从国外进口也要满足学校要求。”趁着大家热情高涨,陈赓顺势介绍了自己的建校构想,并提出要求:“大家太慷慨了,其实我也要不了多少,每套两样足够,一套教学,一套研究解剖。”

将周总理“堵”在厕所办公

为了赶在1952年严寒之前,让来哈军工报到的单位和个人有办公、住宿地方,哈军工筹备工作人员开始选址建校。

当时陈赓和苏联专家选定建校的地方,有一块是属于哈医大的空地。在报送东北军区之后,却迟迟得不到批复,陈赓亲自给东北卫生部卢部长打电话,但卢部长却为难地说,不是哈医大不让,是高岗主席另有打算。陈赓听得直冒火,哈军工建设时间紧任务重,高岗还给他使绊子,于是电话直接拨到军区副司令贺晋年那里。

图片

哈军工旧照

贺晋年也据实已告,不是自己不同意,是高岗有自己的考虑。陈赓明白过来,关键问题在高岗,但陈赓不准备等下去,决定亲自去找周总理解决。大约一周之后,中央正式下达文件,将哈医大4.7万平方米校舍划给哈军工,哈医大另外寻址,随后周总理派检查组到哈尔滨督促落实。哈医大克服困难,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即10月底之前,将校舍腾出。

校址问题解决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队人马在哈尔滨的住宿问题。1952年9月,苏联将中长铁路交还给中国,在哈尔滨铁路局工作的苏联专家撤走,空出许多房子,其中就有大和旅馆。陈赓一得到消息,立马写报告请示周总理,援助哈军工的苏联专家正陆续到达,请将大和旅馆交给哈军工,作为苏联专家的宿舍。

11月5日,陈赓回到北京,拿着报告去找周总理。当时周总理正在开会,趁着总理开会间隙上厕所的时间,陈赓站在门口等,周总理一出门陈赓就把报告递上去,请总理批示。总理奇怪地问:“什么事这么急?连解手时间都不放过。”

陈赓一脸诚恳地说:“你不是要我抓紧时间建设哈军工吗?”

图片

陈赓在开学典礼上讲话

周总理看完报告后,当即批示请滕代远与陈赓面谈,按陈赓请示将房子批给他,同时还和陈赓开玩笑:“陈赓啊,你真有办法,找到厕所来要我办公。这算是你的一个发明了,以后可以写到自传里去。”

1953年4月25日,陈赓大将铲了第一锹土,正式揭开了哈军工建设的序幕。1953年9月1日,哈军工举行第一届学员开学典礼。

学院开学前夕,陈赓专程到中南海找毛主席,请他为学院写训词,并为学院报纸起名。毛主席谦虚地说:“我已经是个官僚主义者,不常写东西,训词交给肖向荣起草,我修改。南京军事学院的报纸叫《军学》,你们的就叫《工学》吧,只两个字我可以写。”

排除万难,要来“死刑犯”

筹办一所学校,聘请讲师是重中之重。而为了遍寻名师,给哈军工建设强大的人才队伍,陈赓可谓是煞费苦心。

陈赓向中央军委提出的第一批要请调的讲师以上教师人数是62人,另有18名国内知名领域的专家,有卢庆骏、孙本旺、曾石虞、曹鹤荪等。曹鹤荪是国际上有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当哈军工的工作人员拿着调令来南京时,华东航空学院的领导当天下午就开了欢送会。

图片

哈军工第一期开学典礼

可有一些专家就需要周总理、彭老总亲自出面做工作,譬如曹国惠教授,彼时清华大学就是不放人,当时彭老总把高等教育部部长杨秀峰找去谈话,直接批评:“这么重要的工作,你们还不支持?”如此一来,教授队伍的组建便不再是问题。正当受聘的讲师们陆续到达学院,筹建部的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之时,保卫部门也闲不下来。哈军工作为保密单位,对来此工作的人的审查自然是重中之重。

陈赓的办公室安置在哈医大的旧房子里,当时保卫部副部长来这里找陈赓,递给他一份名单请他审定。陈赓看见俞大贞这个名字后面打了个问号,问副部长是何用意。副部长解释道:“她哥哥是台湾国民党要员,留在我们学院工作不合适。”

“你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陈赓很快回答,“你只知她有个哥哥是台湾国民党要员,而不知她还有一个哥哥是我们共产党的中央委员。她没有跟那个国民党的哥哥跑到台湾去,却跟这个共产党的哥哥留在祖国,不正好说明她是进步的吗?”

副部长深吸一口气,正准备接话,门突然打开,张述祖教授进来,看到副部长准备退出去,陈赓忙喊住他,请他进来谈谈弹道专家沈毅的情况。张述祖扶了扶眼镜,开始回忆:在我们弹道同行里,沈毅可以说是个宝贝。陈赓一听立马就激动了,“是宝贝就赶快把他要过来啊。”

图片

沈毅贪污被捕

张述祖摇了摇头,“恐怕要不来。”

“是不是又要总理批?”

“总理批?恐怕天王老子也不行。”

陈赓疑惑了,副部长在一旁解释道:“他叫沈毅,原先在国民党工兵署工作,还担任过国民党第三战区少将专员。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起义,对我军建设兵工厂制造枪炮是有过贡献。后来去了民航总局工作担任财务处长,查出贪污罪,被判死刑后改为死缓两年。”

陈赓愣了,他没想到这个沈毅情况这么复杂,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思考良久,他拿手杖狠戳了一下地板,“把他要来!”

副部长急了:“别人能调,可他不行。他是罪犯!”

“可以叫他立功赎罪嘛!我是学院院长,我要培养人才,他有罪,他的技术没罪,我们要留下他的技术!”

随后,陈赓专程去北京找董必武。电话中,陈赓说道:“董老刀下留情,把'宝贝’给我们哈军工吧!”“什么宝贝?”“就是民航总局那个贪污犯沈毅,他是弹道专家,懂法文,我们现在就缺这样的……”董必武表示情况已了解,“我们研究一下能不能改成监外执行。”

图片

毛泽东

两个星期后,经毛泽东、周恩来批准,犯人沈毅被带到陈赓面前,哈军工签字接收,法警解下沈毅的镣铐后对陈赓说:“这个罪犯就交给你们哈军工了。”

站在陈赓面前的沈毅有些不好意思,陈赓对他说:“你是我们保出来的,希望你不要给我们哈军工脸上抹黑。到了哈尔滨,我给你找一间房子,你就专门翻译科技情报资料,在那里一面劳动,一面工作,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听完陈赓的话,沈毅突然扑通跪下,痛哭流涕地说道:“首长,你们是我的再生父母!你们说吧,叫我干什么,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进入哈军工工作的沈毅,翻译了许多关于弹道方面的情报资料,为学院研究和国内弹道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很大价值。为了鼓励和奖励沈毅更好工作,陈赓和学院保卫部研究给他减刑。终于在1959年,沈毅获得特赦,和其他教授一样住进教授楼,直至晚年。

亲自接待火箭专家

1955年10月8日,著名空气动力学、火箭技术专家钱学森克服重重阻碍终于回到祖国,当天美国媒体用特大号字体在头版头条上将此事宣告世界。

当时,中国科学院准备请刚回国的钱学森筹建力学研究所,军队的高层则想让他扛起制造中国导弹和火箭的大旗。后来钱学森回忆:“我回国搞导弹,第一个跟我说这事的是陈赓大将。”

图片

周总理和钱学森

原来,得知钱学森回国后,陈赓当即向彭德怀建议请钱学森来哈军工参观,听听他对中国研制火箭的意见。彭德怀很是赞同,在得到周恩来的支持和毛泽东的同意后,告知陈赓可以带钱学森参观哈军工。

11月25日早晨8点,朱兆祥和钱学森一行来到哈军工,不成想陈赓亲自来迎。为了迎接钱学森,陈赓是当天清晨从北京飞回来的,他要亲自全程接待。这天,陈赓陪同钱学森仔细参观了空军工程系、海军工程系和炮兵工程系等,陈赓对钱学森说:“钱先生,我是一个军人,说话直来直去,你也别客气,有意见尽管提。”

在一个室外小型火箭试验台前,钱学森驻足并与正在拆装的教师交谈起来,钱学森提出装置的不合理部分,教师却说:“这是苏联专家的意见,不能改。”钱学森摇了摇头。陈赓自然看出了其中的问题,于是他问钱学森:“钱先生,我们能不能自己搞出导弹来?”

图片

陈赓大将与妻子傅涯

“有什么不能?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人同样能造出来,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不成!”钱学森回答得很干脆。

“哈哈!我就要你这句话!”陈赓紧紧握住了钱学森的手,开怀大笑。晚上,陈赓在苏联专家俱乐部设宴招待钱学森一行,期间谈到了不少关于导弹的问题,还试探性地开玩笑说:“如果中央让钱学森来我们哈军工当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你们可要支持啊!”

此后,陈赓大将先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职,但一直兼任哈军工院长。他常年奔波两地,对学院工作关怀备至,为培养尖端人才耗尽了心血,直到1961年3月16日,积劳成疾病逝于上海。

作为学院创办者,陈赓大将为哈军工留下了宝贵财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其中有一句著名的“既要承认两万五,也要承认十年寒窗苦”,就是哈军工办学成功的思想基础。如今虽然哈军工已成为历史,但当年陈赓所提倡的办学理念和军工作风,将一直被发扬光大。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