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玉旺||平遥情结

 文史艺苑 2022-07-07 发布于山西





平遥情结

文/白玉旺


(一)第一次平遥之旅

在宁武高中的办学历史上,与三晋名校平遥中学建立友好校关系,我以为是可圈可点的一笔。

2002年以来,宁武高中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兴校战略,让全校师生从封闭的宁武关“走出去”,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对全校教师观念的转变以及教研教改能力的提升,都起到了有益的作用。

之前,孤陋寡闻的我,对平遥基本没有了解。有一次教物理的侯银亮老师说,大家有机会,去平遥看看吧。侯老师儿子的对象是平遥人,他因为儿子的亲事,有机会看了平遥古城和平遥的学校,所以他多次鼓动我们去平遥看看。

2002年11月21日凌晨,正是“三更灯火五更鸡”之际,两辆漂亮的中巴车悄然出发了。以高三、补班全体代课教师为骨干组成的46人考察团,在校长王念祖、支部书记郭友泉率领下,风尘仆仆赶赴平遥中学参观学习。那一次,我有幸随团,第一次踏上了平遥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

当时的平遥中学校址,还在有“世界文化遗产”之称的古城内。我和同行们的感受可以用“一二三四”几点来概括:

一听。听所代科目老师的课。我和本校的几位语文老师听了平遥中学三位老师的课,有老当益壮的邢永成,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的中年女教师刘昕,以及年轻有为的房国玉。

大家听课后,全体参观老师集中在一起又听了带有浓重平遥口音的副校长杨学勇“传经送宝”。杨学勇是教数学的,但他讲平遥经验,满口都是故事,满口都是顺口溜,让大家很是惊讶与佩服。他一个多小时的拉家常式的谈话,征服了所有在场的老师,当场笑声不断,啧啧称赞声不断,让“平遥神话”似乎可触可摸。

二看。看平遥中学的校貌。大家参观了平遥中学的校史陈列室,参观了文庙(孔庙),参观了教研组,参观了古典与现代交融、厚重与简朴并存平遥古城建筑群。

三打听。凡是遇到的平遥中学的老师、领导,甚至包括门卫,只要能插上话的,我们都打听,老师们都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一股子劲。我当时背着胶卷照相机,有“点”即拍;手里拿着小本子,有“见”闻必录。我还见缝插针第让杨学勇老师给我的小笔记本题了字:“祝宁武高中事业蒸蒸日上!“这也成为本次参观的点睛之笔。

四热议。也许是走出去的机会少,也许是平遥中学对老师们的触动确实太大了,一路上,老师们忘记了连续的旅途劳顿,议论不断,争论不断,笑声不断。

从平遥考察归来,学校及时召开了总结交流大会。在我参加的各类座谈会当中,这次总结交流会对我感触最深。老师们的话匣子长了,感受深了,说出来的话有见地了,明显地感到大家信心足了。我记得原计划个数小时的会延长至三个多小时才结束。

会后,老师们写出来的心得体会也别有洞天。我当时主编《宁武高中信息》,收集了老师们不少心得体会。比如老教师王建国写的《育人环境与成才——对平遥古城文化教育的思考》中谈到平遥“深厚的文化底蕴”“浓厚的文化氛围”“系统的文化传承”“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是平遥文化教育兴盛不衰的主因。还有化学老师张全明写的《论学场》站在宏大的宇宙空间,透视教育文化,将平遥中学杨学勇的“学场效应”哲理化,该文洋洋洒洒,多次被有关杂志采纳。老师们平时积累的诸多宝贵经验,经过平遥之行这一触动,一下子激发了出来,原有的潜能也一下子挖掘了出来。老师们的眼界一下子宽了,思路一下子活了,教法也一下子新了,课上也受到学生欢迎了。接下来的2003年,宁武高中高考实现了三个历史性跨越:应届生达线、文科生达线、达线总数均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平遥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

(二)第一次在国家级报纸发表文章

在平遥参观时,总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极力捕捉这些东西,思考体味这些东西,但总是很不明朗,模糊一片。

在去平遥参观之前,我也曾看过一些“名校”的风貌,比如怀仁一中;聆听过一些“名师”的教诲,比如1996年7月28日,我寻着一则教研信息,不怕囊中羞涩,自带有限的一点盘缠,独闯秦皇岛去参加全国中语会举办的教研会,目的只有一个:领略大家风范;信念只有一个:学然后解困。

当时有辽宁盘锦市的魏书生,人教社的庄文中、顾振彪,北京的宁鸿彬、顾德希,中语会的张定远,山东的于心田,上海的于漪,香港的何文胜等等。当时,我在孤独之旅中体验了不一样的思维,也是在孤独之旅中受到了灵魂的洗礼。经过以后五六年的实践,尤其是对魏书生治班经验的实践,初步找到了我教书生涯中成功的感觉(后来我撰写的有关魏书生的文章《他,为我们搭建了这样的育人平台》在省级报纸《德育报》发表)。

但是,联系到当时学校的氛围,我又一次感到自己的力不从心,似入“围城”之中。但我一直在坚守,坚守那一份教书育人的良知。去平遥是我人生的第二次洗礼,也是我集半生智慧与育人经验的提升。

在去平遥中学参观时,我抱着两种心态:好奇与怀疑。但真正踏上平遥这片土地,我着实被平遥人的“务实”精神深深吸引了。

记得从平遥中学参观归来后的一个上午,我在办公室摊开几页稿纸,静静地坐了一节课,然后一气呵成,将我的浓烈感受付诸笔端,形成了《平遥人是一种文化》一文。

言说一篇文章形成的经过,决不是炫耀。如果仅把它看作是一篇小小的散文而已,那就毫无意义。当时,甚至有一位君子风度的人将巩志忠老师在学校政教处张贴的《平遥人是一种文化》的复印件撕碎,甚至该文在本市的一个小报社投稿遭到冷遇的命运。

我以为,这正是我们和平遥人的差距。同样一篇文章,我分发三处:本市、平遥中学、中国教育报刊社。《平遥中学报》全文刊载,并有领导按语:“上文是忻州市宁武高级中学白玉旺老师在我校听课考察之后所写的感悟,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认识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对我校的赞誉是对我们的鼓舞和鞭策,让我们用更大的努力创造新的奇迹以回报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副校长侯西强”

中国教育报刊社首先将该文评为“第二届全国教师美文二等奖”,在当年,即2003年10月21日,以《解读平遥人》为题刊发,并配有“平遥摄影节”图片。要知道,全国仅有6篇文章选发。当然,“中国教育网”也将全文贴上。到目前为止,《平遥人是一种文化》是我在国家级报刊发表的唯一、也许是永远唯一的一篇文章。后来,我又享受到了被特邀去平遥观光与创作一周的殊荣。平遥的老师甚至发出过让我加盟平遥中学的信息。

看着平遥古韵,品着平遥牛肉,我在受宠若惊之余,亦作过诸多反思。我的一篇小小的文章竟得到平遥人如此的青睐(当时我去平遥中学时,亲自陪同招待我的党办主任胡海平老师,如今已经是平遥中学年轻有为独当一面的校长——补记),于是我要讲一讲该文的创作和发表经历,正是要向后人解读一点宁武教育滞后或起伏波折,与宁武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有一定关系。

实实在在讲,打破地域观念,“走出去,请进来”,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快捷且有效之路。宁武人有的是聪明才智,缺乏得恐怕是观念,总结与归类意识,合作与探究精神。这也就是人们反复感叹的一点:宁武的老师走出去的也并不差的原因所在吧。

(说明)本文是作者2008年12月为《宁武高中改革开放三十年》撰写。2022年6月再改。

作者简介

白玉旺:笔名芦芽松。宁武县怀道乡庙岭村人。宁武县第七、第八、第九届政协委员,曾任政协办公室兼职副主任,忻州市政协社情民意特邀信息员,忻州市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宁武文史》责任编辑,《宁武教育科技》主编。参与《宁武县志》(1987—2009)编撰工作,参与创作《宁武县组工之歌》和《宁武教育复兴之歌》。中学高级教师。高中语文教师。曾在《中国教育报》《山西日报》《德育报》《忻州日报》《宁武报》《汾源》及“太原道”“大美忻州”“宁武你好”“文史艺苑”等公众号发表作品。著有21万字的长篇小说《洪河梦》和诗歌散文十多万字。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白玉旺||写在平遥中学八十周年校庆之际

白玉旺||八百年路云和月——山西省平遥文庙散记

白玉旺||平遥人是一种文化——2002年11月21-22日平遥教育考察感悟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zb1663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