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守云:育红中学,我成长的摇篮

 砚城文苑 2022-07-07 发布于山西





初中毕业了,中考成绩张榜公布的那天,竟然有我的名字,我被高中录取了。

准备了几天的光景,衣服,被褥,还有最难弄到的费用。毕竟到了县城,要和同学们齐头并进,过于寒酸,好象心里有点那个,不好意思。

我上的高中,叫育红中学,是五寨县第二高中。学校座落在城东,大梁山下,清涟河畔,李家口村外。地理位置偏东,人员流动较少,十分安静,是一个学习的好场所。

五寨人口不是很多,学校较少,唯一的一座中学,容纳不下刚刚初中毕业升入高中的众莘莘学子,只好在城东又开辟了育红中学。

育红中学,我们到时,已有十个班。我们那一届是从十一到十五,五个班,是从小河头镇以南的各个乡镇来的学生。以北归山岔中学。

那时的学校十分简陋,东边有教育局设的个视导室小院,旧属教育局。墙是土坯墙,破破烂烂。靠东一排杨树,绿树成荫,环境优骓。北边紧靠马路,和李家口进村路口相对,人相对较多,放学的时候,熙熙攘攘。西边和机关一墙相隔,北边是一排延安式的石窑洞,是我们的宿舍,大通铺,火炕,一间窑洞十二个人,翻身得喊一二三,出门大小便,回来就找不见自己的铺,拥挤不堪。

宿舍前是宿舍与教室之间留的风雨操场,栽有两根木杆,订了两副蓝环,算是蓝球架,对开尺寸,标准的蓝球场地,还有800米的操场跑道,刮风尽黄土,下雨道泥泞,一堂体育课下来,老师,学生灰头土脸。举行个赛事,集会,搬几张桌子一放,就是主席台,老师桌前昂扬顿挫,学生在下叽叽喳喳。


那时没有取暖设备,宿舍是地老虎,教室是火炉子。生火的硬柴还得到南山的福子梁里去砍。也年轻,常有糗事,至今回味,我们几个还笑得前仰后哈,一次砍柴,我们几个纯二百五,往山上走时,就带的朴克,没有去沟里砍柴,而是躲在阴凉处打朴克。当老师吹哨子集合时,才想起砍柴,没得法子,偷砍了福子沟一老大爷院子的一棵树,拉上回去交差。后被人家发觉追到学校,我们不承认,老师没法说,最后学校给处理了,我们几个回到班上,班主任老师一顿臭骂。

虽然我们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主,但我们学习都很好,年级考试,次次全校第一,而且班里还有校宣讲员,县广播站通讯员,学校墙上的专栏里,就象专门给我们班设得,每次都登有我班的优秀稿件,文笔流畅,语言优美,让人看了,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让人听了,是一种心灵上的升华。

那时生活困难,每个月每个人28斤粮,还要在粮食局先转,换成供应证,再交到学校事务室,才能吃饭。要喂饱一个十七八的小伙子,也很难,差不多大部分时间是忍饥挨饿。从家里拿点干粮,也都是大人们靳紧裤腰带挤兑的,用玉米,高梁炒熟给磨的炒面,粗不用说,而且是难以下咽的那种。

十二个同学一组,用柳条编的那个浅兜放干吃的,用朔料捅装玉米糊或稀饭之类的。一礼拜五天玉米窝头,一顿莜面或高梁面,一顿馒头。班主任败兴我们,礼拜五就盼上回家了,礼拜一上来因家吃的多,肚子难受到礼拜三,四,这就又开始盼上回家了,周而复始,这能念成个书?的确如老师所说,礼拜天回去,大人想尽一切办法,让你吃好吃饱,就象招待远方来的客人,我们也不加节制,煮胡芦,烧山药也能填饱肚子,哪管难受不难受。

同学们分饭,女生饭量小,尽可能照顾我们几个大肚汉,给我们分饭多舀点汤汤水水,那时结下的友谊,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每个假期,学校要举行歌咏比赛,田径,长跑,跳高等项目,我们在锻炼中比学赶帮,从不让班集体在全校比赛中落单。在集体比赛中,全班同学团结如一人,奋力拚博。在歌咏比赛进行到夜晚时,男同学也要把女同学安全护送回家,年年如此,次次如此。

人们常说,城市,乡村有个自然的分水岭,城里人往往看不起农村人。可我没觉得,城里的男女同学都没有老辈人的那种说法,思想灵魂深处就没有那种想法。每到礼拜天或节假日,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城里的同学们家过,叔叔,阿姨也是挤对的给我们吃点好的,把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当他们的孩子一样看待。

特别是城里的女同学,家里吃些馒头呀,包子类的食物,总要上来给同桌的男生带点,不声不响放在男同学的大揭盖课桌内,感激的眼泪常常不由自主。四十多年过去了,至今回味,忍让人难以忘怀。老师也没有偏见,在评助学金的时候也偏向我们,农村的占到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多,虽然数目不多,最高每月七块钱,也是老师对我们的鼓励。

每次的作业交上去,老师那股认真劲,至今难忘,批评中从没有污辱性的语言,全是鼓励,支持的言辞。即便有错,也是和风细语式的引导,训斥几乎没有过。老师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更教会了我们走在社会上或到更高学府怎样做人。同学们伸出的援手,结下的友谊,不是分别时的执手相望,而是四十多年的刻骨铭心。班主任老师在学校居住,除批改作业到深夜外,每天晚上去看同学们的休息情况,冬天烧煤,炉子的烟道畅不畅,炉子的燃煤晚上媳了没有,哪个同学有个头疼脑热,伙食费接济上接济不上,都成了他的必修,天天,年年。


这种友谊延续至今,孩子们升学就业,婚姻问题,同学们总要互相打电话打探一番,或帮助,或祝贺,不分位高权重,还是贫富悬殊。

亲爱的育红中学,虽然你现在叫五寨二中,旧的面貌没有了,变得宏伟了,壮丽了,宽敞了,校舍成了高楼大厦,明净窗几,操场绿茵如草,跑道塑新畅通,有专门的乒乓球室,游艺室,电脑室……但给我留在心中的回念依然如新。一辈子做人做事,时时想起老师的教诲,迈错路的脚会及时收回,端端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不会给老师同学丟脸,更不会给母校丢脸。

一辈子,要走多少路,要做多少事,要说多少话,恐怕谁也记不清。但老师的指引,同学的帮助,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忘却,也不因世态的变化而炎凉。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变迁,而师生结下的友谊如同山涧的泉水而不会枯竭,也如高山上的松柏万古长青。

育红中学,永远爱你![579]

 

李守云

山西省五寨县孙家坪乡海子界村人,高中学历,喜欢文学。现任浙江东阳建工驻太原分公司总库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