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北京到大理,只为不将就

 纪慈恩工作室 2022-07-07 发布于陕西

作者:纪慈恩

图片:Paco_Yao

编辑:温暖

我是2014年离开北京定居大理的,那时的北京,“雾霾”还不是它的关键词,我的离开并不是因为空气,也不是因为压力,因为在北京的时候我也没有让自己有过压力,在我看来,压力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不是外界给我的。

我为什么离开北京?

如果你当年问我,我能说出一大堆的原因,或者说,我想说出一大堆的原因,就像我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我为什么离开北京》(详见阅读全文),可是你现在再问我,我会说,就是不为什么。

只是时间到了。

我在北京生活了7年,20岁到27岁,那个年纪,我需要北京,我需要走出舒适区去看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需要知道这个世界的尖端是怎样的,所以那个年龄,我需要它。

于是,我在这里,住过出租屋,它让我体验过大都市的生存辛酸,挤过地铁,它让我看到这个城市的每个人是如何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吃过盒饭,它让我思考过生活的缺失是以什么作为代价,也在雾霾看到不到2米外的建筑担心过健康。

当然,北京给我也带来了我想要的那一切,繁华,文化,思想,无限可能性。

有很多人想离开北京,有很多人也离开了北京,我觉得我既不属于前者也不属于后者,我是属于绝对不会离开北京的那类人。

第一次脑子里有这个念头是在2014年的7月份,只是在算账的时候感叹,生活成本真的太高了,我有点负荷不了,但没有想过找薪水更高的工资或者去抱怨工资太低,经常在网络上看到有人抱怨工资太低我都觉得是自己打脸,所以我很早就承认我的工作能力不高,原因很简单,除了天资以外,我不够努力,是因为我不想努力,我觉得为了工作拼死拼活的不值当,还是生活更重要。所以那是第一次我想到,我一定要在北京吗?

但是因为“我不会离开北京”这个信念太强烈了,当我想我是不是可以离开北京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可怕,但那时也只是想一想而已。

大概是一个月后的某一天,我站在小西天的天桥上往下看到的时候,看到拥挤的人群急急忙忙的赶路,因为堵车烦躁的司机操着一口北京脏话,路边的中介坐在石头上一手打着电话一手拿着坚果饼子,我在想,我留在北京的意义是什么?

就在那一瞬间,我决定,离开北京,去云南,当时并没有明确的原因,不是说我在用12345的因为,得出了一个结果,不是,就是一瞬间,我做出了决定,但也并没有想好我去云南如何生活,从事什么工作,那时,一切都没有,没有人认识纪慈恩是谁,也没有体验死亡工作坊。

所以,你现在问我为什么要离开北京,我想,就是不为什么,就是时间到了,我需要北京那样的城市的年龄、阅历、心境过去了,我既不想买房,也不想成功,所谓“看看外面的世界”也看够了,挺好,但也没有别人说的那么好,上层社会、繁华都市,我也不是很关心,而我生性干不了得过且过这事,一旦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就不能将就,于是我该走了。

于是,一个月后,我还记得是2014924日,我离开了北京。

在离开北京之前做了第一次的体验死亡的活动,那时,还称不上完整的课程,只有3个小时的一个活动。

但我并没有觉得我要生活在大理,在此之前,我没有来过大理,但我所理解的大理是一个离城市很远的地方,它很美,但是不适合我,我从小从来没有离开过城市,我认为我需要城市。于是,我去了昆明。当时因为一个公益项目,我一边建立项目一边开始了在昆明的生活。

在那年十一长假的时候,我以游客的身份来到大理,来到的第十天,我就决定我要生活在大理,是的,只要你不带着批判的眼光,大理绝对是一个来了就不想再走的地方,我不想走了。

我有想过,我在大理靠什么生存?可能摆个地摊卖个东西?可能去幼儿园当老师?可能去书店打工?

正在我想的时候,我接到了央视《青年中国说》的演讲邀请,紧接着又有四五个电视节目邀请我去录制,所以我还没顾得上好好地去想我的生存问题就开始了奔波在一个片场一个录影棚里的电视节目里,这时,很多人都认识了纪慈恩,很多人都提出想要参加体验死亡的需求,而此时我的合作伙伴也处于职业空闲期,很想主办这个课程,于是我在洱海边的一个客栈住着,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研发了体验死亡工作坊,它影响了很多人,也解决了我生存的问题。

于是,似乎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

于是发现人可以有另一种活法,

于是发现当你准备好尊重自己的内心了以后,路就铺好在那里等你,

于是发现自己可以创造了一个职业。

但是对于北京,我是有情感的,我离开不是因为压力,不是因为雾霾,不是因为拥堵,不是因为任何关于北京的不好与不安,就是时间到了。

有失去吗?当然有。

没有失去哪来的获得,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对不对,结婚,你得到的是安定,不结婚,你得到的是自由,没什么不同,只是别人贪恋安定,我贪恋自由,各取所需。

人和人是不同的,我最害怕的是你告诉我未来都过着怎样的生活,如果五十年如一日,对我来说应该是最深沉的恐惧了吧。

我为什么选择了大理?

很多人说在大理生活的人是“逃”到了大理,我不太理解,大理是一个不会有太多安全感的地方,因为我们没有稳定的工作,在这里,只能自食其力,对于旅游城市的淡旺季在大理也非常明显,在大部分淡季的时候,你必须要接受收支不平衡还能自在生活,没有稳定的社交圈,大理的朋友都“不太正常”,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拎着包就走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离开大理了。所以“安全感”这事在大理你是得不到的,但我们仍然有安全感,那就是自己给自己的,你不在乎得失,你可以独处,你可以接受不同,可以接受“怎么样都可以”,可以包容你见到的所有人与你不同。

大理对我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当然就是不会再有苍蝇在我耳边说——“你这样不对”。其实环境也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你够坚定,环境是什么样你都会坚持你自己,这没错,可是,你是不是希望你在行走的时候周围的环境是自由的而不是压迫的,就是这样的区别。

 所以,那个时候,我不需要所谓的“大城市”来衡量我的价值,我也不需要任何权威来告诉我人生是什么,我做我认为对的事,过我认为自由的生活,我可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并为自己的选择感到满意。

三年大理的生活,它让我改变了很多,也让我想明白了很多。

我想说的是“将就”。

我的选择是什么并不重要,大理,终南山,北京还是香港,并不重要,也不是说大理才能成全“不将就”,并不是你去了哪里就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你是什么样的人才适合什么样的生活。

人生的每个阶段是不同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城市也应该是不同的,20岁到27岁,北京适合我,现在,大理适合我,也许十年后,我仍然会离开,去到一个新的地方,不为什么,只是那个时候的我适合那个地方。我们不需要否认任何人,任何一个地方,还有过去的自己,不是更好或更不好,只是自己变得不同了,自己走的阶段不同了。

我没有觉得北京不好,也没有觉得大理好到哪里去,只是那时我需要那里,这时我需要这里,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找好位置,在那个位置上,好好做自己。

少年时代是用来幻想和无知的,青春时代是用来受伤和了解黑暗的,我都脚踏实地的经历过了,功课完成了就该走向下一段路,到了现在,我想我该好好的服侍我内在的灵魂了,更多的时候,我用来陪伴、行走、独处和与自己和解。

我在大理的生活是怎样的?

早晨做一顿赏心悦目健康丰盛的早餐:

打理一下花坛:

然后去跑步&骑车,别管我配速多少,反正一直在路上:

下去去福利院和老人院,像一个孩子一样陪伴着孩子们,没有评判和观点的陪伴着即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老人:

晚上去上一节瑜伽课,不图结果,享受呼吸的宁静:

然后背着竹筐,骑着电动车晃悠,去洱海边转转,找一个宁静的咖啡馆和老板聊聊天,写写文字,看看书:

约朋友来家里做客,点着蜡,谈着心

爱上骑马

然后定期开设体验死亡工作坊的课程,看到一个课程在学员的生命中发生着改变,我也觉得自己充满意义:

然后每两个月拎包出去旅行一趟,没有攻略,没有目的地,不知道要去多久:

我认为,离开和改变都不是因为厌倦,只是那个时间点到了,我想,我还可以更好。对于生命的理解在每个阶段都是不同的,我过去那样的理解,北京可以给我,有一天,它不能给我新的理解了,所以,我离开,但我并不否认它给予我的那些年,那是真的,现在也是真的,不管它们发生了多么天翻地覆的变化,那都是我。而现在的生命,大理给了我新的赐予与自由,将来也许我还会离开,到了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新的滋养出现,我依然不会否定过去看上去并不完美的那个日子。

我原本可以过一种生活,在北京生活那么多年,已经水到渠成,对周遭的环境非常熟悉,工作安定,社交圈稳定,而且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过的,可是,当我内心的声音已经出来了,它已经向我传达,我就说服不了自己继续追求看上去“划算”的生活,我过不了将就的日子,因为一旦习惯将就,就会一直将就下去,所以,你以为退休以后你就可以过你想过的日子了?No,你现在是什么样,你以后就是什么样。所谓无能为力,只是因为你不敢。所以,我不能习惯得过且过,既然决定活了,就要活的让自己满意。

我没有厌恶北京,也没有崇尚大理,只是我要为自己负责,此时,我就在这里,看着我做着与死亡有关的工作,但实际上,死亡只是一件小事,活在当下才是大事。所以,我并不屑于做“对”的事情,那些在计划里的,能够预知的,经过计算和衡量过的生活,对我毫无吸引力,我也必须忘记为已经学会的,才能看到自己。

所以,不要说“你这样是不对的”,如果你已经过成了自己想过的日子,你就会理解“我这样活我高兴的那个感受,是骗不了人的”,如果你没有活出自己想活成的样子,你说的“你不对”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那是你该去解决的问题,而不是靠批判他人以让所有人都和你一样获得满足。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鼓励所有人去放弃现在的生活,而是你要知道什么是当下,如何为自己负责,在生命的长河中,你要对得起自己,就像小时候大人总说你现在所努力的是为了考上好的大学,可是考上好的大学以后呢?不活了吗?所以,要看的长远一点,从生命的长度来衡量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为了眼前的利益与安宁。只是,我选择的方式是这样,它只是完成了我对自己的理解,如果将来你后悔了,觉得这样活着缺少意义,不要去埋怨任何人也不要去批判现实,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要活的有尊严,走自己的路,不用在意上帝和佛是否满意。

大理心灵健身坊成长营

不是只有远方才可以拥有诗歌这缘于你要有“好好的”能力。2018年1月,大理心灵健身房线下成长营,纪慈恩带你在大理过四天不一样的生活,不是让你要放弃自己的生活,而是让你可以让你现在的生活也诗情画意,因为她的品质生活从来不是因为来到大理,在北京,她仍然把日子过的像诗,这取决于你的灵魂,不是远方。

我们不说理念,不讲道理,不说鸡汤,把“爱自己”和“好好活着”落实到每一天,每一个细微的小事上。

可能是好好吃顿饭,好好的睡觉,好好的哭泣,好好的允许自己就是自己现在的样子,在平静中,在自然的流动中,让“爱”和“好好的”自然发生。不把人当作解决生命问题的工具,不让生活成为支付成功的筹码。

报名咨询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