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者龙村:藏着长寿密码的村庄

 作家雅兰 2022-07-07 发布于云南

(马者龙绣花的老人们)

马者龙村:藏着长寿密码的村庄

  雅兰/文   供图:李绍云

马者龙村,行政区划属丘北县北部双龙营镇,与国家级 4A级风景区山水相连,距县城18公里。全村均为白族,现有人口 800多户,4000多人,村落依山傍水而居,坐北朝南。唐、宋时期就有白族先民在这里居住生活,繁衍生息马者龙村是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奇故事的白族村庄,这里的白族人民勤劳善良,保护着周围的森林和水源,自己动手修路、建桥、筑坝是世代相传的乡规民约重视下一代的培养,马者龙村民们世世代代都以读书为荣,正因为如此,从这个村里走出去的读书人很多。马者龙村如今种植烤烟、包谷、水稻等农作物,如今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村里也和大多数农村一样,留守的多是老人,这里的老人大多都是很高寿,是什么原因让马者龙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长寿村呢?让人忍不住要去一探究竟。
 
马者龙村的传说
到马者龙村,要经过一条岔路,路标上一个地名让人吓一跳,这个叫“杀江西”的地名太彪悍了,忍不住问了当地人李绍云老师,李老师说这里有个神奇的山洞叫月亮洞,洞里有一种会发光的夜光石,当地人把这个山洞当做村里的宝藏,世代守护着,谁知道有一年来了两个江西人,偷偷盗取了月亮洞里的夜光石,村民们闻讯而来,在这里截住了盗宝的江西人,江西人想要挟宝逃逸,被民风彪悍的村民截杀了,久而久之,这个地方就被喊做了杀江西人的地方,最后被用成地名“杀江西”。过了杀江西,一路上山花烂漫,地里的包谷刚刚收掉,路两边开满了红的、白的、蓝的喇叭花,鸡鸭大摇大摆地穿过马路,一派祥和的模样。




群山连绵不绝,青翠得很。最初,马者龙并不叫马者龙,而是从白族话音译过来叫“兴踪”,意为“人杰地灵”的地方。这个有着1000多户人家就有99个顶子(文官顶戴)的大寨子,人丁兴旺、欣欣向荣。后来为什么名字从“兴踪”变成了“马者龙”,得从这个神话传说开始说起。

从前,在兴踪四周三棵被村民叫做龙树的神树,一棵是榔树也叫榉木,一棵是磕松树,还有一棵是大蕨树。这三棵大龙树均身高千丈,树梢高耸入云端,人们要在晴朗无云之时方可看到树梢,颇有顶天立地、互通天地灵气的气势这三棵龙树遮天蔽日,冬暖夏凉,一年四季还为村民们遮风避雨,村民们也在这三棵神树的护佑下安居乐业。

(马者龙文昌宫)

有一天,皇宫里的皇帝打着哈欠醒来后,宫女们打了洗脸水给皇帝洗脸皇帝突然看到一幅奇怪的景象,金盆里出现棵大树的影子倒影映在中。皇帝大吃一惊,莫名出现这样的情景视为不祥之兆,立即派遣钦差大臣顺着树影的方向去找命他一定要砍了这三棵树钦差大臣千寻万找寻至兴踪白族村,发现了这三棵大树和皇帝金盆里看到的一模一样于是,钦差用武力镇压村民的阻挠,命人去砍这棵树。砍了很久很久才砍倒榔树磕松树,然后他们爬上村北古树参天,遮天蔽日六合山蕨树时,发现这一棵大蕨树奇特古怪,人在树的无论怎么大声话,在树背面的人都听不见。而且这棵蕨树长的也特别高大,十三个人围着砍,一斧子砍下去,树干立马就流出鲜红的“血”来,还“嗡嗡”响,就像是砍到人身上,不但会“流血”还会呻吟,砍树的人都被吓住了。更奇怪的是,他们白天砍出一圈口子到了晚上又合拢完好如初;第二天去砍,晚上又合拢,周而复始砍树的人累倒了一拨又一拨,这棵树怎么都砍不倒。钦差大臣急得跳脚,这完不成任务可是要掉脑袋的事啊,再砍不开也还是只能照常天亮上山,天晚收工下山,日复一日硬着头皮继续砍。有一天傍晚砍树的人跟往常一样砍到天擦黑下山回家去吃饭了。其中有一个人发现他的烟锅忘记在山上,只好返回去拿。刚走到山上,突然听到那棵蕨树在和另外一棵树话,就赶紧躲在一块石头后面偷听,大蕨树说哼,我都修炼了上千年了,皇帝派人来想把我砍倒,除非用钉蘸黑狗血钉在我的伤口上,不然,他们几辈子都别想砍倒我”这人回去后,立即将大蕨树说的话告诉了钦差大臣砍树的伙伴,大家听了将信将疑,但还是决定试试到底灵不灵。第二天就带了许多钉蘸了黑狗血去,砍几斧钉一颗钉,大蕨树发出的“嗡嗡”声更大了,仿佛是太痛苦一般。第三天上去一看,树上的口子果然不再长满。就这样用了一个多月时间,终于把这棵大蕨树砍倒了。


(马者龙村)

大蕨砍倒落地的瞬间本是晴空万里的天空中,突然打了一个炸雷,一时间天昏地暗,兴踪村旁的草木皆萎靡不振耷拉着脑袋,泉水几近停滞不前,村民们看到他们的神树被砍倒之后,全都含着眼泪,心灰意冷。次日清晨,负责砍树的钦差正准备回去交差,发现太阳升起来了,薄雾轻漫,缥缈灵动,六合山腰间突然出一股青烟,烟里清晰显现出二十八个大字:“草下无人不是偶,左边有水便为涛,寸土有缘永不离,此地即是佛祖家。”钦差看到这种异象,细细思量这四句诗到底是什么意思想了很久很久突然一拍脑袋,这四句合起不就是“万寿寺”三个字立即双手合十,仰天感慨到:“此乃佛圣之地,我等多有冒犯神灵,毁及龙脉,致使万物有如此变故,罪过罪过”。于是赶紧就地筹资,在大树的位置,建起了一座万寿寺,请入三世大佛、前观音、后护法,旁配四大金刚、罗汉等99尊佛,圣像庄严金碧辉煌,重培了龙脉风水,安抚了民众民心
不久,皇帝洗脸时再次看该村古木参天,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龙脉显盛;前有九连山朝映,后有六合山耸倚盘龙,左有南极山倘胸怀抱,右有涌泉山之龙泉汩汩奔流。而九连山脉,群峰拱翠,犹如万马飞奔而至,气势磅礴。情不自禁道了一句“飞马者,龙也!”有了皇帝这一句话的加持,从此,“马者龙”替代了“兴踪”成了这个白族村的地名,流传至今

(傩面具制作者李绍荣)
 
神秘的傩面具
在马者龙村,住着一位州级非遗传承人李绍荣。他制作的木雕傩面具是马者龙村以及周边的白族村庄里一个盛大节日“太平节”必备的道具。傩面具最早有一百多个,到现在保存下来的是52个,每一个面具代表着一个神灵,这些神灵们守护者白族民众繁衍生息,欣欣向荣。傩面具大多由桃木制成,雕刻完成之后,用最环保的植物染来上色,红色的花草,绿色的草木,制成颜料,涂在面具上,色泽艳丽,经年不衰。



(傩面具和瓦猫)

花神,也叫荷花仙子,木雕面具上的花神头戴花冠,嘴巴里叼着一朵花。这是一个善良的神仙,相传有个小女孩去放牛,牛为了吃到鲜嫩的青草,就在密林中越走越远,最后消失不见了,小女孩找啊找,找了三天三夜都没能找到走失的牛,急得哇哇大哭,而村民们为了找小女孩也着急得不得了,后来,一个漂亮的神仙姐姐赶着小女孩的牛从密林中走出来,牛角上还挂着一支荷花,小女孩大喜过望,道了谢,牵着牛回到了家,把这个奇遇讲给了大人听,大人们把这个做善事的荷花仙子尊为花神来祭拜。

(荷花仙子)

三脚蛤蟆仙。这是一个类似于青蛙王子的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僰人的国王为了家园的安宁不得不和其他部落开战,国王派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出征,还派了一个大臣去辅佐三太子,谁知道这个大臣是个妖魔变的,有一天,三太子无意中撞破妖魔正要回来推翻自己父亲王朝的阴谋后,被妖魔变成了一只蛤蟆,还被打断了一条腿,全身伤痕累累,变成蛤蟆的三太子逃脱后,不远千里地拖着一只残腿赶回来为父亲报信,当蛤蟆来到王宫门口的时候,被侍卫们赶了出去,三太子再次回来,又再次被赶了出去,不死心的三太子拖着血淋淋的腿又回来了,国王见状觉得奇怪,看着蛤蟆奇怪的表情和举动,想起了大臣报奏说已经战死了自己的三太子,就说你若是我的儿子,你就跳到我的左肩上吧,没料想到蛤蟆一下子就跳到了他的肩膀上,然后把妖魔的计划告诉了父亲,老国王粉碎了妖魔的计划,可是三太子却无法再变回来了,成了白族人民的守护神,白族人民把三脚蛤蟆的形象绣在妇女的围腰上,鞋帮上,绘在墙上、门上、阁楼上。

(蛤蟆仙)
 
马者龙的名人乡贤们
李璜,明代乡贤,职任师宗龙土司府管事,云南地区的知名历史人物。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师宗州土官开设衙署,后传至珑耿。于成化年间,李璜接任师宗州土司珑氏管事。秉性刚毅,识见卓越,为人正直,深明民族大义,极暴掠无道地方土官污吏,怜惜深陷于水火之中的百姓,不畏权势,屹然借土官龙耿遣其代袭职之机,只身进京面见皇上上奏恳请改土设流,得以恩准,废除数百年的土司世袭专权制,实行直接选派地方官员,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可以直接体察民情,能够及时解决民声民怨,当地人民无不欢欣鼓舞。李璜此举功盖千秋,名垂青史,实为后人典范。地方人民为纪念李璜之功德,追认为乡贤,为其树碑立传,供子孙后代永祭。其事迹在清乾隆《师宗州志》《广西府志·建置·师宗州》《新纂云南通志》之《土司考》史料中均有记载。

王家旺,现为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教授,拥有自己的实验室。
1984年获云南师范大学生物学学士;1988年获云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遗传学硕士;1994年获武汉大学分子生物学及病毒学博士;199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
19961998年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基因治疗研究所, 博士研究员。19982012年间,曾在美国国宾夕法尼亚大学Moffitt 肿瘤中心研究所、詹姆斯·哈里荣军医院,南佛罗里达大学等担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助理教授、助理教授、教授,主要从事分子肿瘤学,遗传学和免疫学研究。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癌症基金,美国Susan G. Komen Foundation基金和Philip Morris 基金项目主要负责人。
这一古一今两位乡贤,是马者龙村的杰出代表。像这样的名士,在马者龙村还有很多位。
 
马者龙村的白族美食
酱渎鱼是不可错过的美食。马者龙村依山傍水,水资源丰富,鱼类是也比较容易获得的食材,白族妇女大多心灵手巧,会用豆子自己做酱,做好的酱用瓦缸装好,可食用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做鱼的时候,先把鱼小火煎一下,舀上一碗酱出来,下锅炒香,加适量的水一起和鱼煮了,没有添加剂的自家的老酱,吃起来醇香浓郁,鱼肉鲜美,非常好吃。

(酱渎鱼)

“血辣”是别具特色的佳肴,每年宰杀年猪时将猪血配以干辣椒、油渣、炸好的香猪肠、剁细的瘦肉和草果、八角、花椒面等香料,拌匀后装入瓦罐密封,食用时取出适量蒸熟即可,其味香辣可口,多数人家以此菜待客。

(血辣旺)

   还有一道妇女小孩都爱的黄米饭,糯米用一种染饭花浸泡后在蒸熟,本是晶莹剔透的白糯米变成了有着植物香气的黄米饭,一口下去,满嘴清香,这道黄米饭,还是白族众祭祀时不可缺少的祭品。

(民家茶)

民家茶是当地的一种野生大叶子茶泡制的也是白族人民家家会做会喝的茶饮。劳作一天累了的时候,摘一枝回来,在火上略加烘烤至香味溢出即刻放入涨水中浸泡片刻即可,又称“涨水茶”,不但解渴拿来泡饭吃,真是一物多用,一点都不会浪费。


马者龙村的节日
马者龙村的节日可多了,太平节、清明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等,其中的“太平节”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每年正月初九,是马者龙村白族举行“太平节”的重要日子。清晨,太阳还未露出山顶,村里人就按照各自不同的分工忙碌开了,村寨中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中午时分,全村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准时集中到太平庙前,参加神像祭拜仪式。神像高达9米,手持金刚宝剑,神像前摆放着香案和各种供品。当主持人宣布开始后,经师们开始诵经,所有参拜人员齐向神像叩头祈求幸福安康。诵经结束,开路先锋鸣锣开道,村里年轻人头戴各种面具,手持刀枪剑棍在前面开路,随后由近20个少男少女手捧供品跟随而行,接着是16个年轻媳妇手捧香炉为大神开道。大神来了,街道两旁站满了围观的群众,村中的后生们拥着神像游神扫寨。此时,多数人家门口都摆上香案、供品、净水,迎接大神。当神像游到自家门口时,他们都要点一封鞭炮,并进行扣拜。“太平”会期以前是37天,现在改为两天,第一天全村吃斋,以示敬佛。第天下午开始“拜龙扫寨”一群人涂红抹黑,敲锣打鼓,弹奏经乐扮成擒魔捉鬼神怪,手持除妖器具,脸戴傩面具,挨家挨户撵鬼驱邪,以求神佛保佑。这种特有的祭大神、游大神活动,充满着神秘和魔幻色彩,但其目的,和其他很多节日一样,都是为了祈福求安。

(太平节)

火把节也是马者龙村白族独具特点的节日。夜,家家户户门口都要燃起火把,村村寨寨火光闪闪。大家手举火把到田间穿行,驱邪灭虫,预祝丰收。后,持火把的人们集中到村寨路旁,将火把架起来,每隔一段放置2、3炬火把,排列成长阵。男女老幼围着火把绕一圈,或在火把上跨过,表示祛邪除秽。青壮年男子则开展跳把竞赛活动,谁跳得高而且跨越得多,谁就是好汉。借助火光,各户在门前摆一张小桌子,上放一碗清水,一碗油炒饭和一只鸡腿,一位长者端坐于前,一边念念有词,一边焚烧家人于端午节时系在身上的“魂线”,祈祷全家幸福安康。

(太平节)
 
马者龙村的长寿密码
马者龙村是丘北最大的白族聚居村。元代该地就是丘北地区唯一的公文聚散地。明清时期是三乡县治所在地(丘北县的前身)。该村虽然几经天灾兵祸,几废几建,人民时兴时落,但该地的白族仍然自强不息,同心协力共创家园,重建被毁的庙宇,重培龙脉风水,不久又人文蔚起、人丁兴旺起来。这里有丘北最早的私塾、庙学、古戏台。马者龙村还是个神奇的地方,上苍把一个长寿的密码偷偷藏在了这个山村里,不显山不露水,村里的长寿老人比比皆是,2018年的时候,村里超过90岁的老人就有50多位,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村里的老人们会自发到村子里的文昌宫做会,诵经祈福,相约绣花,然后自己做素斋吃,岁月虽然在她们的脸上刻下痕迹,但是每个老人却以一种安静祥和的姿态示人,10月的一场祈福法会,这天到场的老人最大的是95岁的雷秀梅,最小的80岁。这一群老人中,有一家妯娌两个,一个是村里最高寿的95岁,一个88岁,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相依相伴走过了大半个世纪,如今是岁月静好,国泰民安,慈悲欢喜,是什么样的原因,让马者龙村的老人们能够健康长寿,答案或许藏在老人们的脸上或者心底。

(长寿的老人们在绣花)

(村里最高寿的老人95岁的雷秀梅)

本文刊发于《创意昆明》2021年11月(有删减),特别感谢李绍云老师提供的帮助。





 

      倘塘豆腐香

西山的魔幻时刻
澄江松子园村:为逝者而歌的奇特村落
这群有趣的女人
和李科学登蛇山后迷路
斗  草
花间集:随遇而安一年蓬
去翠湖,偶遇夏雨荷
江川美丽渔村双桥营
昆明人为什么要到圆通寺去拜观音?
种个寂寞 开出惊喜

雅兰已出版作品:散文集《有点兰》定价:30元,小说集《每一场花开都是任性》定价32元。喜欢的朋友可以直接打赏留言,留下地址,书价再加上十元快递费即可。

若是喜欢雅兰的文字,那么就赶紧关注,点击文中左上角蓝色小字"雅兰草堂“。


雅兰

雅兰简介:

自由撰稿人,专栏作家,网络写手,云南省作协会员,昆明市作协会员,儿童文学研究会会员。生于昆明,长于昆明,地道昆明人,因善于用文字下蛊,荼毒世间有情男女,被人称为妖精。晃荡网络江湖多年,在网络和纸媒之间自由切换,写小说、散文、电视剧剧本,已出版散文集《有点兰》,小说集《每一场花开都是任性》,酷爱旅游美景华服,她若不能妖颜惑众,就一定会妖言惑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