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隔63年,中华鳑鲏再现小清河,本该常见的土著鱼重现,意味着什么?

 狸猫之一爱科普 2022-07-07 发布于福建

中华鳑鲏再现小清河

小清河光听名字有种懒散的感觉,感觉是入秋时候到郊外野营,会小心翼翼将脚探入适合水温的那种小溪流。但实际上它是长达233公里,流域面积10572平方千米的黄河流域渤海的重要水系,大致位于我国山东省的中部,它集防洪除涝、灌溉、航运等作用于一身,属于综合利用的河道。

这样一条重要的河流,免不了在早期偏重发展的时期被污染了,许多水生生物因此消失,其中就包括了我们今天的主角——中华鳑鲏。

中华鳑鲏确实是常见的小河鱼,这次读者朋友们看到的都没有问题,它广泛地分布于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等各大水系,可以说居住在这些水系附近的很多人童年抓来养的小河鱼,大概率都有它。这么寻常的小河鱼在小清河上一次被发现并记录却已经是63年前的1959年小清河生物调查资料。

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持续追踪了6年的小清河水质安全和生物动态,在7月1日,居然发现了中华鳑鲏这种本该是济南“土著鱼”的家伙,它们终于回到了这片祖辈曾生活的水域。

中华鳑鲏

中华鳑鲏看起来真的是很寻常的小河鱼,它的体型是卵圆形的,侧面看起来有时候胖胖的,正面看就很扁平了;它的背鳍位于身体幅度最高的位置,背缘在后头部有一浅凹,算是主要的识别特征;其嘴巴圆钝,没有须,鼻孔在眼稍前方;它的身上有一些辐状纹,最明显的是从身体后端到尾部有条蓝色线,但有时候很不明显。

之所以很多时候看到的中华鳑鲏颜色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会根据生活环境稍微改变其体色,但大致还是下图中这样的颜色。不过它们在繁殖期体色会变得异常的鲜艳,显然是为了吸引对象。

中华鳑鲏是鲤科、鳑鲏属鱼类的亚热带淡水鱼,它起源于我国的内陆,是地地道道的原生鱼类。它们喜欢生活在浅水区的底层水域,最好是水流缓慢,水草丰富的那种水域,这些水域的生活比较养老,有危险往水草里藏,没事就在外面瞎晃悠,啃点水草,吃点轮虫,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惬意。

每年的3-10月都是它们的繁殖期,尽管它们从头到尾都比较寻常,但其产卵方式还蛮特别的。在产卵期,雌鱼的产卵管会变得很长,目的是为了将卵产到河蚌的贝壳中,它们会将产卵管插入河蚌的出水孔中,将卵一股脑地产在河蚌的外套腔里,有了河蚌的保护,幼鱼就能健康长大,然后自行离开河蚌,不会对河蚌造成破坏。

意味着什么?

2020年3月,山东滨州、济南、潍坊等五地检察机关合作建立小清河公益守护联盟,并联合签署了《小清河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意见》,一起为保护和恢复小清河生态一起努力。

显然成效是十分巨大的,中华鳑鲏的重现就是最好的证据。中华鳑鲏对水质是有要求的,得是PH值为6.8至7.8,硬度为20DH,温度为10至25°C的无污染水域才能满足它们的要求。

这意味着小清河的水系系统已经开始恢复,水质得到了鱼类的认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想,都是可喜可贺的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