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在孩子那里的执念,都是父母过去伤痛的回响

 好书欧 2022-07-07 发布于辽宁

文 | 周梵

本文由周梵公号(zerofield0)授权发布

一个朋友曾和我开玩笑说:

孩子刚出生时觉得TA以后会成为有卓越的成绩,非常了不起的人。

上幼儿园时觉得即使成不了人中龙凤,至少也会非常优秀。

上学之后就变成只要比爸妈强就行。

再后来就变成只要不啃老,自己养活自己就行。

很多父母都会有这个过程,一开始对自己的孩子有着许多的美好想象,但发现生活会不断撞击你想象的底线,让你学着接受现实。

然而很多父母在接受现实和认清现实这件事上表现的极其抗拒和悲壮。

桥水基金的创始人,也是《原则》这本书的作者,瑞·达利欧说过:

推动进步的前提,是对现实背后因果关系的深刻理解。”

就像我们头脑中的很多标准就是妄念,而这些妄念往往披着“这都是为了孩子好”的“正确”外衣,让你觉得这完全理所当然。

当你越觉得这理所当然,越执着头脑中的标准时,就会让父母和孩子都更加疲惫和痛苦,家庭关系和氛围都变得紧绷充满压力。

妄念有很多种,像期待孩子成龙成凤只是其中一种,而且比较容易辨识和自我修正。但还有很多非常隐蔽的,我们往往很难意识到。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养育孩子过程中那些常见的,又很难被意识到的妄念。

01

期待孩子少走弯路

这是几乎所有父母在干涉孩子行为决定时的初衷。

期待孩子少走弯路本质就是一种妄念,因为于此对应的,“相信人可以走直路”这件事,本身就是臆想出来的东西。

期待孩子少走弯路,因此而干涉孩子的决定,或者阻止孩子去经历某些事情,更多的是基于父母对自己过去错误的无法释怀,和对今天现状有隐秘不甘的一种外化表达。

因为父母自己还没有接受并深层次的反思自己的现实经验,从中拿到足够的智慧、信心和勇气,于是就会执着的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去引导孩子,这种引导极有可能是一种限制。

我们都是根据自身经验来做判断的,但孩子是生活在未来的,我们根本无法用过去的经验推测未来是什么样,需要怎样的人才,怎样的特质或能力,当然也无法去判断孩子的哪条路是弯路,哪条是直路。

当然,父母作为有了一些人生经验的成年人,必然可以对孩子目前做的某些事情,提前预判到结果。

眼见着他的这个性格如果不改,肯定要“吃亏”。他的某个习惯一定会让他付出代价。

从小时候孩子赖床,拖延,一直到长大后择偶,找工作,为人处世。父母都在想尽办法,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孩子好,让孩子不走“弯路”。

这时候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不走弯路,而提前制止孩子去做,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说教或责备。

就非要吃了亏才肯改吗?说了就不知道听吗?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早就告诉过你,不听我的,现在搞成这样······

但很遗憾,用说教的方式想让孩子少走弯路,直达目标,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要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是需要一系列的决策的。

可以说我们决策的质量决定了人生的质量。

但决策的能力如何发展出来呢,就是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做出选择,然后再根据选择的结果不断反思和优化自己的思维判断能力。

因为只有自己体验过的才会相信,他们只有走上了“弯路”,试过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并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找到方向,去学会应对各种状况,修正自己的道路。

很多人特别喜欢后悔过去自己不懂事所犯下的错误,付出的代价。甚至我们自己也会感叹:

当时明明有人提醒我别走弯路,我怎么就不听呢?

可事实上,那些我们所犯的错,付出的代价,然后变成更好自己的过程,才是我们的人生道路。如果不走这些所谓的弯路,我们也不会成为此刻的自己。

孩子就是要试了才知道这路该怎么走,就是要吃了亏才会改变,就是要在犯错中成长,这个成长过程,不是弯路,而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02

期待孩子少吃苦

这个跟期待孩子少走弯路是高度相似的,甚至更加带有父母的主观色彩。

比如有些事,在父母看来是吃苦,而孩子自己却不觉得苦,甚至有滋有味。

一些90后00后毕业以后,选择去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奋斗、创业,每天挤在窄小的出租房里,还加班工作到很晚。

他们的父母会不理解:

你回家找个稳定工作,再找个对象结婚不好吗?为什么要吃那个苦?

这些人追求事业梦想,在父母看来:

何必要折腾这些,这么辛苦还很难出头,在家里住的多舒服啊,而且还可以帮你找个离家近的清闲工作。

但是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是不苦的,那种置身于一个有无限可能的城市里的兴奋和心怀梦想的快乐,父母不懂。

父母想让孩子少吃苦是一种无效的念想。一个人无法完全体验到另一个人的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更无法懂得当下的苦痛对他的人生有着怎样深刻的意义。允许孩子去吃TA想吃的苦,吃必须吃的苦,是身为父母重要的自我修养。

除了努力阻止孩子吃苦,还有另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就是父母会人为地制造一些苦出来。

就是在当下,人为的设置一些挫折,明明家里经济条件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就是不同意,或者刻意制造一些艰难的状况让孩子去应对等等。

这也是想让孩子少吃点苦妄念的变种:

我必须先自己下狠手,先让他在我这里多吃点苦,长大了在外面就能少吃苦了。

但事实上,这样不仅会破坏父母和孩子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破坏孩子对爱的认知。

要么他们会感受到父母并不爱自己,否则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呢?

要么他们会对爱产生误解,原来爱就是要不断的折腾对方,让对方受苦,于是当他们长大建立各种关系的时候,也会分辨不出什么是爱,很容易被PUA,或者自己成为在关系中打着“为你好”的名义,不断折磨对方的人。

03

我只希望你开心

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很多父母说:

我什么都不求,作为父母只希望你开心。

“我只希望你开心”“我只希望你好好的”听上去是多么正确的期望啊,对身边的人抱持这个期望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已经领悟了爱的真谛:

我对你无欲无求,我不要求你任何东西,只希望你好好的,快乐、健康······难道这有什么不对吗?

确实没什么不对。

但当我们只能接受对方必须好,必须快乐,必须健康,也就代表在同时剥夺了对方不好,不快乐,不健康的权力,这就变成了一种变相的控制。

往往听上去太正确的话都值得我们警惕,毕竟任何一种争执中,左派或右派,也就是保守派还是激进派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极端派。

无论极端派冠以怎样的名目,当你任何时候都完全正确时,离疯狂就不远了。

然而任何的好和坏都是相对的,也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可以把生命当做一次爬山远足,无论在山底的茫然惶恐,还是半山腰的辗转力竭,或者在山顶巅峰的豁然开朗,心神辽阔,都是爬山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每个部分都在彼此成就,共同构建了彼此的意义。

如果只要求一个人一直留在山顶,不许这个人离开,那山顶的风景再美也会变成一个新的牢笼,并会失去其原有的意义。

我们执着的希望对方“开心”“好好的”,其实是在假设自己随时随地都可以对身边人所发生的事情所给出绝对正确的定义。你相信你有决定这件事是好还是不好的生杀大权。

剥夺一个人体验任何一极的权力都是一种控制,就像期待孩子“少走弯路”“少吃苦”一样,很多事直接为他们安排做选择,然而却剥夺了孩子完整体验生命和学习自己做选择的机会。

对所谓的“不好”“不快乐”“弯路”的认知都是个人化的,你所认定的这些,在更大的框架里却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讲个我自己的故事吧。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多多,小女儿当当。

有一次她俩在一块儿玩,多多已经跟妹妹说了:不要动我的宝贝,可当当非要去动。

我当时就在旁边,一看多多的表情,就知道妹妹马上要挨揍了,但是我也没介入这件事。

果然,姐姐给了当当一巴掌。

当当哇的一下当场就哭了。

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当当要提前经历的和要吃的苦,她需要知道人和人关系的边界在哪里,她触碰了边界,才会知道这样做的后果,这时候我是不能去干涉的。

如果这一次我提前阻止了两个孩子之间的争端,那以后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当当一样还是会因为“不守边界”而吃苦,可能还会遭到更重的惩罚和后果。

我经常说父母要讲究无为而治,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无为而治不是什么都不做,很多父母要么就对孩子的事横加干涉,要么就隔离:

我不管你行了吧!

这都是不对的。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成长历程,别想着去消除什么,预防什么。而是要保持陪伴的联接,保持接纳,包容和引导。

在当当哭了以后,姐姐也在旁边气得发抖,看妹妹哭得很伤心又有一点懊恼。

这时我来到当当身边,把她抱起来说:

哎呀,打疼了是不是?打哪里了给妈妈看看~

这时父母只需要安抚孩子的情绪,不要去蔓延很多东西,比如当面批评姐姐,给物资哄她······都不要。而是帮孩子描述一下情绪,然后认同她的情绪其实就好了。

等她委屈够了,再替姐姐表达:

姐姐打你,觉得很难过对不对?其实姐姐也不想打你,但是她很在意她画的画。

我相信姐姐现在也有一点后悔,我相信你也知道自己错了,下次别动姐姐心爱的东西啦。

然后再去安抚多多:

我知道你已经后悔了,看妹妹哭成那样是不是也觉得自己冲动了?

没事儿,你捍卫自己的东西没有错,以后可以想想有没有更好的,不让自己后悔的办法。

没过多久,两个孩子就和好了。

如果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这类的小事儿上,做到不干涉事件,兜住情绪,及时给予安抚,那孩子也不会走什么重大的弯路,或者吃重大的苦。

只是对很多父母来说,会觉得要这么做很难。是因为他们内在对这件事情已经有自己的好坏对错的评判了。

比如你对妹妹有评判:

本来就是你不对!姐姐不让你碰你还碰!你活该!

甚至再蔓延一点情绪投射,想到:

我小时候就遇到过这种人,随便动我的东西,把我喜欢的玩具弄坏了,还嘻嘻哈哈的,很讨厌。

如果是对姐姐有评判:

你怎么这么霸道!居然跟妹妹动手!妹妹比你小不知道吗?你怎么比她还不懂事?不就几幅画吗?有什么好计较的!

当你脑内有很多评判,自己勾引起了很多情绪,那当然就很难去平和地安抚好孩子,甚至是处理好家里的关系和矛盾。

但如果你有评判,你要把评判压下去,再做安抚工作,那确实非常难。

如果你能真实地看到他们的处境、想法和情感,你也知道以他们现在的阶段只能这么做,把所有的道德标准拿走,只看到两个在探索和学习的小生命,明白他们也需要不断的试探和学习,然后你就可以很自然就这么做了。

所以养娃这件事,核心资源还是我们自己底层有没有足够的力量和承托力。能真的做到不生气,看到每个人甚至孩子都有他们的不容易,真的从爱的角度来出发。

而想要消除内心的这些评判,就需要我们自己的成长和改变。

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要承认,我们的智慧是极其有限的,我们都受限于自己的认知,成长的经历 、原生家庭、时代、种族、群体文化······

我们之所以会认为孩子走的是弯路,之所以会想让孩子少吃点苦,想让孩子永远开心,说到底,是我们对自己人生中的所谓弯路和苦,不开心的事,不够接纳。觉得自己吃了很多不该吃的苦,并为此耿耿于怀,悔恨不甘,因此才格外不想让孩子继续这样。

所有在孩子那里的执念,都是父母自己过去伤痛的回响。

只有我们将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面对自己的伤痛和功课,去疗愈和超越,才能去接纳过去的经历和自己,变得越来越有力量。

当我们有更大的承托力后,就能慢慢对孩子的成长给出更多的信任和支持,让孩子拥有更加温馨和谐的家庭,在充满爱与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