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蜘蛛女之吻:“你再往下讲一点吧”

 陶鹿在读书 2022-07-07 发布于上海

王家卫之前曾经说过:南美作家影响我最大的是写《蜘蛛女之吻》的作者曼努埃尔·普伊格。1996年他将当时两位最好的男演员带或骗到了阿根廷,打算拍一部《布宜诺斯艾利斯情事》,这是曼努埃尔·普伊格短篇小说的名字,后来改名为大家熟知的《春光乍泄》。而这部电影很明显受到了《蜘蛛女之吻》的影响,不管是人设还是叙事结构。

阿根廷作家曼努埃尔·普伊格身份很特殊,他是一名作家,但本身所学是电影导演专业,也曾经担任电影助理导演。电影元素几乎散布在他大部分的作品里。他的作品很多,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运动后的后起之秀,与前辈们命运一样,注定了要逃亡他乡。他最为人所知的作品是1976年出版的《蜘蛛女之吻》,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夺得了奥斯卡小金人。

这部作品与阿根廷拉美这块神奇的土地一样充满了奇异的色彩。小说中讲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监狱的一间牢房中两个囚犯间发生的故事。多愁善感的同性恋者莫利纳与理想主义革命者者瓦伦丁通过谈论电影等各种故事打发时间开始慢慢了解改变对方,于是莫利纳为了瓦伦丁的理想牺牲了自己,而狱中的瓦伦丁在短暂的美梦中见到了蜘蛛女的眼泪。

一、读者都是偷窥者

整部小说大部分章节都是两个主人公的对话,作者似乎懒得介绍里面的人物,全依靠对话的细枝末节读者来揣测主人公的身份与关系,通过作者文字的孔隙之间看莫利纳与瓦伦丁两个人絮絮叨叨的零碎对话,此时,文字就是第四面墙,读者就是偷窥者。读者似乎拿到了希区柯克的望远镜,透过文字的后窗,探头观望牢房里的一切,故事就发生在狭窄的牢房,但并没有禁锢这两个人的思想。

莫利纳讲述了六部精彩的电影,金钱豹女人、女歌唱家雷妮与德国军官恋人的爱情悲剧、丑陋女仆与毁容男主人的相爱故事、自我毁灭向往革命的青年赛车手、索比女人、女歌星的爱情悲剧。电影与两人对话结合,情感与叙事环境也铺陈开来。读者在牢房与故事中穿插行走,迷失在作者的文字迷宫中。两个人物,固定的空间、居然衍生出如此复杂凄婉的故事,最终作者还能将电影情节与主人公情绪与行为串联起,曼努埃尔·普伊格可谓是零碎化对话、超叙事结构大师。

二、爱情与事业

六部电影故事拉近了莫利纳、瓦伦丁这原本两个世界的人。两人一开始的对话接近于剑拔弩张,莫利纳痴迷电影中的浪漫情节,瓦伦丁执着现实真实与理想抱负,他对于一开始来到自己牢房的莫利纳还是存有戒心的,他开莫利纳的玩笑“瓦伦第娜姑娘”,也直接告诉他“我不想对你提供证据”。他认为雷妮的故事“只是一堆纳粹垃圾”。而莫利纳对电影的热爱却一点点打动了瓦伦丁,在电影各自不同的评论中与回顾往事中,双方的认知差异开始慢慢被电影故事抹平,两个人的关系也因为相互的照顾,尤其是莫利纳对瓦伦丁的照顾慢慢消解了各自的误解。两人如此不同,然而他们却相爱了。

你是蜘蛛女人,用自己的网擒获男人。”“瓦伦丁,你和我妈妈是世界上我最爱的两个人。”莫利纳爱上了瓦伦丁,瓦伦丁认为莫利纳是蜘蛛女,与金钱豹女人的暴力伤害不同,蜘蛛女是爱和相互的吸引。

《蜘蛛女之吻》七十年代出版,这样的爱情题材绝对是当时社会的一大禁忌。莫利纳爱的纯粹认真,在狱中为瓦伦丁擦拭身体细心照料,为他骗狱方的美食为瓦伦丁补充营养,最后为瓦伦丁传递情报而牺牲。瓦伦丁更多是道路与人生道路的指引,让莫利纳不要贬低自己。一个是铮铮铁汉,一个如“宛转蛾眉”,两个人的结合反而十分和谐令人感动。

作者内敛的文字反而蕴含无限美感与哀愁。小说结尾处瓦伦丁浑身是伤,在药物的作用下梦见了莫利纳、玛尔塔与蜘蛛女不断流下的眼泪,如钻石一般。也许正是莫利纳的爱与自己的梦想让他依旧坚持斗争。

《春光乍泄》中所有的情感都倾泻而出,流进了伊瓜苏瀑布里。《蜘蛛女之吻》瓦伦丁的迷幻梦境中充满希望的展望中,读者感受到了更深层的孤独与迷茫。这个每个深夜在“你再往下讲一点吧”的话语中互道晚安,在暗无天日的牢房里,两人的对话与故事如同一个个童话,而悲伤的电影结局了,小说结束了,那个疯狂写实自由浪漫的时代也在波莱罗的歌声中随风而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